理性经济人与财务舞弊之悖论研究
[Abstract]:The hypothesis of "rational economic man" means that as the main body of economic decision-making, the subject is full of reason, neither sentimental nor blind, but good at judgment and calculation, and its behavior is rational. Financial fraud refers to intentional, purposeful, premeditated, targeted financial fraud and fraud. The reason why rational economic man violates rational thinking lies in bad financial motive, bad self-esteem motive and self-actualization motive.
【作者单位】: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
【分类号】:F01;F23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俞丽辉,马静;加强会计监督 减少财务舞弊[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08期
2 肜芳珍;注册会计师审计与成本效益原则[J];洛阳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翟洪忠;分支机构财务舞弊及其对策[J];水利电力机械;2003年06期
4 路焘焘;;关于治理财务舞弊的探讨[J];当代经济;2006年11期
5 赵治纲;;理性看待“财务舞弊”——兼对“夏草”现象的评论[J];中国总会计师;2008年06期
6 王利红;;村干部财务舞弊审计思考[J];财会通讯;2009年25期
7 陈路红;;会计诚信问题浅析[J];商场现代化;2006年03期
8 杨云枢;;上市公司财务舞弊分析[J];财会研究;2006年05期
9 曹建新;孙娜;华峰;;内部审计与外部审计的协作探讨——基于公司财务舞弊分类的视角[J];现代商业;2007年17期
10 胡峗;都红雯;白雪蕊;;财务舞弊动因之博弈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年3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小勇;;企业财务舞弊的十大主要手法透视[A];第七届全国财务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梅丹;;内部控制、审计质量与财务舞弊[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孙长利;胡建华;;对如何防止企业财务舞弊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4 段永毅;;舞弊防范与检查方法的探讨[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5 陈怡璇;;高校校办产业财务舞弊及对策[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6 ;Empirical studies of chinese listed company's board characteristics and financial fraud[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09年学术会议(第十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李永臣;田晓蕾;;财务报告舞弊的预警信息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财务成本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19次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8 刘颖;杨大勇;;关于财务舞弊防范对策的思考[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9 宋小保;王杏芬;阳双凤;;独立董事制度遏制了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吗?[A];中国会计学会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黄华;徐亦云;;舞弊防范与检查之浅见[A];舞弊的防范与检查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旷;“上市公司财务舞弊案剖析”丛书引人瞩目[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2 牛永燕;财务舞弊及防范措施[N];莱芜日报;2009年
3 蒋悦音;财务舞弊已成全球难题[N];中国商报;2011年
4 王志毅;财务舞弊与监管的眼睛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5 ;德勤发布财报舞弊研究报告[N];财会信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方玉书;上证所历数天香集团“四宗罪”[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7 叶玉华;从科龙案看财务舞弊[N];财会信报;2007年
8 王志毅(浙江大学经济学院管理学学士);财务舞弊与监管的眼睛[N];中国图书商报;2003年
9 钟君君;做“熊市终结者”[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记者 贺斌;现金舞弊凸显治理缺陷[N];中国财经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小芳;财务舞弊公司董事会后续治理及其对外部审计的影响[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蔡峗;短视认知偏差与财务舞弊行为[D];暨南大学;2010年
3 袁春生;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监督失效假说及其实证检验[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蔡志岳;中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违规的动因、市场反应与预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王瑞;中美证券监管合作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韩东安;高科技企业经营者财务监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7 夏文贤;上市公司审计委员会设立与效率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邓庆山;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上市公司会计信息失真识别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9 陈守德;收入确认若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3年
10 武辉;公共政策分析视角下会计准则的政策过程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颖;基于舞弊三角理论的财务舞弊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2 单郁兴;中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3 杨宏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识别的实证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宏远;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人力资本、股权集中度与财务舞弊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莫觅达;中国上市公司董事会特征与高管财务舞弊关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6 张菡;我国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与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邱丽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效率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2年
8 梅超;财务舞弊的发现与公司治理的改善[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张艳华;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10 马迎森;新准则下上市公司财务舞弊问题及治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2040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04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