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的产业有序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6 13:54
【摘要】:"熵"和系统有序性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系统熵值的变化代表着系统有序发展程度的变化。对于封闭状态下的耗散结构系统来说,其内部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系统的熵值增加,系统运行开始变得不稳定。具体表现为围绕目标而有效运行的秩序受到破坏,出现控制失灵、功能紊乱的无序现象。由此,构造耗散结构系统熵模型并测量系统熵值的变化,就可以有效反映系统运行的有序程度。本文研究发现,产业系统是一个典型的耗散结构系统,其发展的有序度可以用静态意义上的"结构熵"和动态意义上的"运行熵"来反映。因此,建立产业系统熵分析模型,进而解析产业系统的"结构熵"和"运行熵",可以有效解决产业系统有序发展程度的测定问题。利用我国风电产业发展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在我国风电产业超高速发展的背后隐藏着一定程度的无序性,但随着产业整合的不断推进,其结构有序度将得到提高,运行有序度开始有所改进。
[Abstract]: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entropy and system order,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entropy represents the change of system orderly development degree. For a dissipative structure system in a closed state,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ternal elements will increase the entropy value of the system, and the system operation will become unstable. The concrete manifestation is that the order of the effective operation around the goal is destroyed, the control is out of order and the function is disordered. Thus, the system entropy model of dissipative structure is constructed and the change of system entropy is measured, which can effectively reflect the order degree of system operation. In this paper, it is found that the industrial system is a typical dissipative structure system, and the order degree of its development can be reflected by the "structure entropy" in the static sense and the "operational entropy" in the dynamic sense. Theref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entropy analysis model of industrial system and the analysis of "structural entropy" and "operational entropy" of industrial system can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 of determining the degree of orderly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system. By using the relevant data of wind power industry development in China, it is found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degree of disorder behind the super high speed development of wind power industry in China, but with the continuous promotion of industrial integration, its structural order degree will be improved. Operational order is beginning to improve.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2009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资源禀赋与能源需求双重约束下的我国风能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编号:09YA630052)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培育与规制问题研究”(编号:2012-2-9)
【分类号】:F062.9;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阳波;强茂山;;系统结构有序度负熵评价模型的改进[J];系统工程;2007年05期

2 李有福;黄淮海农林生态系统经济效益评价[J];农业技术经济;1995年05期

3 黄溶冰;胡运权;;产业结构有序度的测算方法-基于熵的视角[J];中国管理科学;2006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闫丽娟;张恩和;;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的线性规划——以定西县为例[J];草业科学;2007年08期

2 阳波;强茂山;;系统结构有序度负熵评价模型的改进[J];系统工程;2007年05期

3 陈君彦;齐二石;刘亮;;基于多色集合和熵理论的业务流程结构对比评估方法[J];系统工程;2009年10期

4 王冬梅;杨慧力;邱继洲;;山东省制造业产业关联研究——基于投入产出表与熵理论结合的山东制造业产业总关联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志华;高杰;;苏州外资与民营制造业同构与协调的关系分析[J];经济问题;2009年09期

6 刘洋;胡开波;刘凯;杨远;张健;;农林复合系统结构设计探讨[J];林业经济;2010年10期

7 李广;黄高宝;;北方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结构的最优规划[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8年02期

8 陈伟;田世海;;基于耗散结构的高技术虚拟企业组织负熵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年14期

9 刘记;;基于Web2.0的信息有序结构及其测度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08年03期

10 李继宏;司莹莹;;生态产业链网结构有序的算法研究——基于熵理论和耗散结构论[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陈群元;喻定权;;泛长株潭城市群产业目标结构的制定研究[A];城市规划和科学发展——200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张延平;区域人才结构动态适配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2 尚欣;吉林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及仿生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路正南;产业结构优化与竞争力评价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4 张立柱;区域产业结构动态性评价与应用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王浩;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6 王敏;核心产品协作开发的计划决策与风险控制[D];天津大学;2009年

7 陈君彦;业务流程管理耦合问题识别与优化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贺丹;基于生态经济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2年

9 段丽娜;中国生产性服务贸易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耦合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秦璇;协同知识结构序化测度模型及演化规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2 王晓明;山东省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测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3 王传鹏;煤炭资源整合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广;北方农牧交错带复合生态系统的气候响应与不同配置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D];甘肃农业大学;2003年

5 徐状;黑龙江省区域产业结构发展对策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6 曾春晖;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研究[D];江南大学;2009年

7 李鑫懿;浙江省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8 褚良子;产业空心化趋势对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9 冀鹏伟;基于熵理论的部队指挥作战系统的描述与评价方法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斌,王兵;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经济系统内外部效益评价[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01期

2 宋华岭;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管理学的新研究领域[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3 于景元,周晓纪;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的发展[J];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04年03期

4 宋一中;熵能否度量管理系统的组织化程度[J];系统工程;1995年04期

5 来源,季福新,毕长剑;基于结构熵模型的指挥控制系统组织结构评价[J];系统工程;2001年04期

6 宋华岭,王今,翟从敏;广义与狭义管理熵理论[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7 高瑞霞,罗树成,高迎平;熵理论在BPR中的应用[J];河北工业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8 宋华岭,刘全顺,刘丽娟,刘仁宝,Cornelis Reiman;管理熵理论——企业组织管理系统复杂性评价的新尺度[J];管理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9 成思危;复杂科学与系统工程[J];管理科学学报;1999年02期

10 陈志祥,马士华,陈荣秋;精细化供应链的研究[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1999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志峰;肖人彬;刘美玲;;基于耗散结构的企业系统熵变模型[J];工业工程与管理;2007年01期

2 宗刚;程建润;;论转型中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自组织[J];商场现代化;2006年10期

3 李骞;佘桂荣;;耗散结构、发展极与城市商业银行发展策略[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张虹;;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集群创新系统形成及演化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8年14期

5 岑威;;本科物流教学的耗散结构理论视角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0期

6 梅沁芳;;基于耗散结构构建有序中小企业信用链系统[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李松;崔大树;;城市空间耗散结构演化的特征和“熵”机制——关于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综述[J];企业导报;2011年10期

8 李松;崔大树;;关于城市空间耗散结构研究的文献综述[J];经济论坛;2011年06期

9 黄天栋;;果品生产中若干耗散结构理论问题[J];中国果菜;1984年01期

10 任天忠;门富云;;浅谈熵增原理对经济的作用[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欧阳赞;马继汇;吕永成;韦学敏;;从耗散结构理论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动态发展与宏观调控[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3卷)[C];1995年

2 张得志;谢如鹤;罗荣武;;区域物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A];可持续发展的中国交通——2005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论文集(上册)[C];2005年

3 金镭;;基于复杂系统的产业集群形成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金华市物流与采购协会开展物流企业基本情况调查[A];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员通讯总第85—95期(2005年)[C];2005年

5 李锐;鞠晓峰;;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6 代兴国;杨金成;张礼强;;工商部门在建立诚信体系中的地位作用[A];重庆市工商行政管理系统优秀论文集(2003-2004)[C];2005年

7 陈瑞生;;强化工程招投标管理及合同管理的理论与实践[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8 易伟义;余博;;基于自主创新联盟的区域创新能力提升路径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技术与创新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9 云建东;蒙华;;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现代化生态首府城市[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10 陶建勇;李和平;;浅谈如何加强招投标综合监管[A];科学发展——七省市第九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莉;推动我区循环经济有序发展[N];西藏日报;2006年

2 记者  郝军;推动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N];大同日报;2006年

3 记者 李永武;我市将增供低价小套型住房[N];兰州日报;2006年

4 马野;城市健康有序发展要增强科学修编城市总体规划意识[N];铁岭日报;2006年

5 李维 张瑞芳 王永刚;我省房地产业健康有序发展[N];云南日报;2006年

6 张莎;促进药品市场有序发展[N];闽北日报;2007年

7 记者 孙开远;城市规划要能保证城市科学合理有序发展[N];日喀则报;2007年

8 英涛;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 建设新能源产业示范基地[N];保定日报;2007年

9 魏广军;促进网吧健康有序发展[N];平顶山日报;2008年

10 支春明;风电产业发展呼唤自主知识产权[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峻;复杂生态系统的无标度理论研究及其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正明;我国风力发电产业链的培育与发展问题研究[D];江苏大学;2009年

3 张志峰;离散制造企业生产物流的熵模型评价及其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唐敏;基于熵的矿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7年

5 吴旭晓;基于复杂系统理论的区域中心城市内涵式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6 杨玉珍;区域EEES耦合系统演化机理与协同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7 徐君;基于熵理论的资源型城市转型与产业演替机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8 王琦;产业集群与区域经济空间耦合机理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丁铭华;基于自组织的企业集团资源协同管理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杨尊琦;基于耦合度的虚拟企业自组织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云;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我国循环工业发展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年

2 张磊;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河北省物流业发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曹悠琦;熵及耗散结构理论在企业物流系统中的应用[D];重庆大学;2007年

4 岑威;基于熵及耗散结构理论的逆向物流系统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5 程建润;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自组织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7年

6 刘小平;我国地方政府在产业集群中的作用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凡兵;基于耗散结构的产业创新系统运行机制与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8 史帝文;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绿洲农业系统发展研究[D];新疆大学;2009年

9 何国建;供应链熵的分析与测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10 何铭强;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陕煤化集团销售物流研究[D];长安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959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59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65c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