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际垂直专业化中污染工序转移研究——以我国为例

发布时间:2018-10-26 14:43
【摘要】:文章从工序的视角,以我国为例来研究国际垂直专业化中的污染工序转移问题。国际垂直专业化中研发和营销的污染强度比较低,生产的污染强度比较高,从而形成倒U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发达国家有向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转移污染工序的动力:劳动力不足和环境管制严格;而发展中国家存在承接污染工序转移的条件:劳动力丰富和环境管制相对松弛。通过省级面板数据和行业面板数据,验证了国际垂直专业化中污染工序向我国转移的存在。因此,我国一应积极推行技术创新,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承接、发展清洁工序;二应适当强化环境管制力度;三是呼吁国际社会增加对我国的环境援助。
[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pollution process transfer in international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s studie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working procedure and taking China as an example. In international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the pollution intensity of R & D and marketing is relatively low, and the pollution intensity of production is relatively high, thus forming the inverted U-shaped environmental Kuznets curve. According to factor endowment theory, developed countries have the power to transfer polluting processes to China and other developing countries: shortage of labor force and strict environmental control;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onditions exist for the transfer of polluting processes: abundant labour and relatively lax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Through provincial panel data and industry panel data, the existence of pollution transfer to China in international vertical specialization is verified. Therefore, China should actively promot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rain high-level talents, undertake and develop clean processes; second, appropriately strengthen environmental control; third, appeal to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o increase environmental assistance to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11BJL07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资助(项目批准号:11XJC790008) 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项目批准号:200911LX274)的资助
【分类号】:X19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张少华;陈浪南;;外包对于我国环境污染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行业面板数据[J];当代经济科学;2009年01期

2 金雪军;卢佳;张学勇;;两种典型贸易模式下的环境成本研究——基于浙、粤两省数据的对比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01期

3 牛海霞;罗希晨;;我国加工贸易污染排放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2期

4 刘婧;;我国加工贸易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9年08期

5 佘群芝;;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理论批评综论[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高明;余明妹;胡存华;;福建省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变化关系的分析[J];科技和产业;2011年08期

2 张学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批评综论[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韩润娥;张敬花;马晓娟;;环境成本内部化与加工贸易的可持续发展[J];对外经贸实务;2010年12期

4 杜运苏;;我国对外贸易中隐含碳排放的研究新进展[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5期

5 吴静;;浅谈广西加工贸易低碳化发展的策略[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7期

6 陈强强;窦学诚;;甘肃省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估计及其驱动因子分析[J];干旱区地理;2011年05期

7 钱慕梅;李怀政;;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基于低碳发展的视角[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06期

8 李怀政;;环境规制、技术进步与出口贸易扩张——基于我国28个工业大类VAR模型的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J];国际贸易问题;2011年12期

9 阳玉琼;俞海山;;不同贸易增长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基于浙、粤两种贸易增长模式的比较[J];国际经贸探索;2010年08期

10 邓涛;;环境税机制的博弈分析[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明明;;温室气体排放管制的经济学分析[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一册)[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尹珏林;企业社会责任前置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顾磊;国际产品内贸易的模式、效应与政策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牛海霞;跨国污染转移对中国的渗透特征及治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石红莲;低碳经济时代中美气候与能源合作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韩瑞玲;沈阳经济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学敏;江浙出口贸易与环境污染关系比较分析[D];江南大学;2010年

2 钱慕梅;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3 文兰兰;中国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D];山东经济学院;2011年

4 汪滢;开放经济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曾洁君;广东省出口贸易环境效应分析[D];暨南大学;2011年

7 朱雯君;我国加工贸易的环境效应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王云梅;广东省加工贸易环境效应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9 梁志扬;中国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探讨[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郭蕾;双重约束条件下我国环境税制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明珠;王建华;;对我国垂直专业化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2 韩智勇,魏一鸣,焦建玲,范英,张九天;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分析[J];系统工程;2004年12期

3 高敬峰;我国对外贸易模式分析[J];北方经贸;2004年01期

4 李秀香,张婷;出口增长对我国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以CO_2排放量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07期

5 乔生;我国区域经济国际化:动向与行为调整——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部分省市为例[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0期

6 钱方明;江苏、浙江两省外贸发展模式的比较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10期

7 李慕菡 ,陈建国 ,张连众;我国国际贸易中污染产品的跨境转移[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0期

8 潘申彪;余妙志;;江浙沪三省市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污染的因果关系检验[J];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12期

9 陈向东;王娜;;国际贸易框架下出口国能耗-环境成本问题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3期

10 张梅;;广东出口贸易对环境影响的实证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军;;试论国际贸易与环境问题——污染转移问题[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年18期

2 黄彬;陈庆华;;对空气敏感试剂的简便转移方法[J];大学化学;1992年04期

3 胡金华;黄孝城;;小型梳棉机锡林——道夫间的纤维转移问题[J];山东纺织科技;1979年02期

4 包晴;;对我国环境污染转移问题的理性思考[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5 王华梅;;城市污染转移视角下的农民环境权保护[J];前进;2008年08期

6 ;中国陶瓷城·陶瓷产业总部基地火热启动[J];佛山陶瓷;2007年07期

7 刘宝红;;持久结果[J];石油石化物资采购;2010年06期

8 陈仁;成涛;万嘉辉;吴弘;;举证责任的转移问题[J];中国环境管理;1983年02期

9 邵元华;邹珍富;吴成泰;赵藻藩;;一种新型24-冠-8醚推动钠离子转移的机理研究[J];化学学报;1989年11期

10 温薇;;加快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思考[J];黑龙江粮食;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郭玉芳;李建中;;产业集群在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分析——以苏、浙、粤三省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为例[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郭玉芳;李建中;;产业集群在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中的作用分析——以苏、浙、粤三省民营经济发展模式为例[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贾义文;蒋月;;四川省欠发达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思考——四川省蓬溪县鸣凤镇劳动力外出情况的调查报告[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董新光;;关于体育发展重点转向群众体育的讨论[A];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赵玉;;扩展RASCH模型在平衡秤任务上的应用研究[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与测量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海峡两岸心理与教育测验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6 吴志刚;彭海军;谭述君;;连续小推力Halo轨道转移的非线性最优控制方法[A];第四届全国动力学与控制青年学者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冯世新;;以人为本 城乡统筹发展 积极探索城乡合作发展的新形式[A];陕西统筹城乡发展研究[C];2011年

8 鄢毅平;;从国外经验认识我国农民增收的途径[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场-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曾宪琳;马明达;段广仁;;一种最小能量两脉冲轨道转移的新算法[A];中国自动化学会控制理论专业委员会B卷[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洪亮;日本推迟解决基地转移问题[N];文汇报;2009年

2 颖慧 玉平;解决地区间税源转移问题的总体构想[N];赤峰日报;2008年

3 记者 乌云斯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民“医保卡”联网[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江晓蚕 郑健阳 彭晨 赵川 实习生 张亦萌 罗凯燕 林蔚凡;打了一天电话总忙音[N];深圳商报;2010年

5 记者 董淑健;马应龙:从“药”到“医”的延伸[N];湖北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孙明海 傅成银 记者 焦同帅;走出家门天地宽[N];菏泽日报;2011年

7 记者 王志庆 才项什姐 通讯员 宋吉福;“陪你一起看草原”[N];祁连山报;2010年

8 记者 张瑾;从三方面入手,帮助返乡农民工群体[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9 记者 刘洪亮;日本敲定防卫预算基本指针[N];文汇报;2009年

10 本报记者 陈绵钦 通讯员 张伟明 廖镇洲;在改革的春风中嬗变[N];汕尾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浩军;搜索优势与转移问题:弱联系、结构洞和网络多样性对创新的曲线效应[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袁红莎;新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休闲农业转移问题研究[D];新疆大学;2010年

2 梁学荣;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及对策[D];重庆大学;2010年

3 刘曼华;嘉禾县承接沿海地区铸造业转移问题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1年

4 张慧琴;宁夏回族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5 肖晓琴;福建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6 金丹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分析[D];东北大学;2008年

7 王剑强;浙江省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问题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8 刘开衢;新生代农民工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9 徐春涛;基于矫正解的经过预定三位置的六杆机构设计[D];延边大学;2011年

10 杨曦娥;马克思主义区域经济理论视野下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296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6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6a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