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区域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动态关系探究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average annual carbon emissions of every province from 2000 to 2009, the whole country is divided into heavy, moderate and light emission regions. On this basis, the factors affecting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three major regions are analyzed empirically,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is high. The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industrial structure are the common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of the three regions. Finally, the dynamic evolu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s discuss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whole country. The results show that carbon emission intensity is inversely U-shaped w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energy consumption structure and N type with industrial structure.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财经学院;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711730094)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项目(10YJA790258) 江苏省博士后基金项目(1102128c) 江苏大学高级人才启动资金项目(11JDG001)
【分类号】:X196;F124;F2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5期
2 邹秀萍;陈劭锋;宁淼;刘扬;;中国省级区域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09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永明;;经济增长、环境因素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2 靳俊喜;雷攀;韩玮;袁桂林;;低碳经济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J];西部论坛;2010年04期
3 彭觅;吕斌;张纯;黄斌;;中国能源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10年07期
4 杨桂元;李璐;;影响我国碳排放量因素分析与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科技和产业;2011年01期
5 吴建新;;全国区域间碳汇投资机制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1年03期
6 吴殿廷;吴昊;姜晔;;碳排放强度及其变化——基于截面数据定量分析的初步推断[J];地理研究;2011年04期
7 陈春桥;汤小华;;中国能源消费导致的CO_2排放量的时空演变分析[J];地球与环境;2010年04期
8 袁鹏;程施;;中国工业环境效率的库兹涅茨曲线检验[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2期
9 潘家华;张丽峰;;我国碳生产率区域差异性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1年05期
10 万敏;;低碳经济与绿色增长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薛黎明;中国能源需求影响因素分析[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0年
2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3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4 李波;我国农地资源利用的碳排放及减排政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5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6 宋马林;环境效率评价方法及其统计属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7 周慧;面向产业低碳发展的金融服务系统及传导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陈青青;面板数据空间误差分量模型估计方法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贺红兵;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10 石昶;中国污染控制政策作用与设计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雯;中国工业品出口结构低碳转型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程健;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朱莉娜;成都市碳排放量及排放特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0年
4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5 马晓哲;中国分省碳排放系统—模型和GIS[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齐敏;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估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8 王春杰;基于低碳经济的西安城市发展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程晓妹;全要素能源效率评价及演变机理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10 章莉莉;国际贸易与我国工业CO_2排放的实证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2 查冬兰;周德群;;地区能源效率与二氧化碳排放的差异性——基于Kaya因素分解[J];系统工程;2007年11期
3 庄贵阳;;气候变化挑战与中国经济低碳发展[J];国际经济评论;2007年05期
4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5 徐玉高,郭元,吴宗鑫;经济发展,碳排放和经济演化[J];环境科学进展;1999年02期
6 韩玉军;陆e,
本文编号:22968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6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