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西方消费主义对中国主流价值观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10-29 09:23
【摘要】:当前中国人的消费方式正悄然遭受着西方消费主义价值观念的冲击。西方借助其强势的世界话语权,向中国兜售裹挟西方价值观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其真实目的是要通过消费领域的意识形态渗透来消解中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瓦解支撑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因而,在夯实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同时,加强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感召力,以物质成果的丰富和精神生活的充实来抵御西方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显得尤为必要。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hinese consumption mode is quietly suffering from the impact of western consumerism values. With the help of its powerful world discourse power, the West peddles to China material products and spiritual products that contain Western values. Its real purpose is to dispel the mainstream values of Chinese society through ideological infiltration in the field of consumption. Disintegrate the powerful spiritual forces that underpin China's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Therefore, while consolidating the socialist economic foundation, 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appeal of the socialist mainstream values and resist the infiltration of western consumerism ideology with the enrichment of material achievements and spiritual life. It is particularly necessary to safeguard national cultural security.
【作者单位】: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基金】:江苏省教育厅2012年项目“消费视阈下的文化安全问题研究”(项目编号CXZZ12_0964) 江苏师范大学2012年项目(项目编号2012YYB021)
【分类号】:D64;F014.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玲;;消费维度中的西方意识形态影响与批判[J];政治学研究;2011年03期

2 李雨燕;;马克思消费理论的现实意义——兼论当代中国消费文化之创新[J];求实;2011年10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器友;20世纪末我国文学颓废主义论纲[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2 姜继红;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视野下的消费观念嬗变[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田义贵;;试论《红岩》文本的传播效果[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4 张鹏飞;;论新生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情趣[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张倩;;文本·现象·文化——媒介批评视野中的博客写作[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6 李涛;;从美学的新视野到泛审美的理解——中国审美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洪永稳;;美学教学的难点与解决方法[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8 马娣子;后现代的城市文化[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车晓勤;试析转型期文学的发展[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10 姚石;;超越之维的丧失——对《大西洋─太平洋食品商场》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解读[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一川;;论艺术公赏力——艺术学与美学的一个新关键词[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2 张文东;;“诗性”的文学与批评的“诗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3 刘英杰;;从三个“悖论”看马克思意识形态概念的演变及重新界定[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4 徐晓峰;刘君;;品牌的文化底蕴[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5 王熙恩;;科学批评主体观的缺失与重建[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诗贵;肖凤仪;;社会公众推进消费文明的实践探讨[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7 兰辉耀;;庄子技术观的伦理精神及其现代价值[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8 周宪;;“后革命时代”的日常生活审美化[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9 周宇;;城市转型下创意产业空间的生产——以上海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康艳;;当代美学发展中的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康德强;传统体育养生的文化哲学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夏桂平;基于现代性理念的岭南建筑适应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4 及云辉;全景画美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郭星;二十世纪英国奇幻小说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董秀丽;20世纪90年代女性诗歌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孙敏明;庄子“游”的人生哲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廖述务;身体:美学的与实践的[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9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10 傅建安;20世纪中国文学都市“巫女”形象论[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艳丽;论漫画的影视剧改编[D];河北大学;2009年

2 于海霞;主体间性视域下高校德育主体间矛盾的消解[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甄媛圆;奥林匹克运动中技术异化问题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张小横;女性身体的丑怪书写[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赵苏丹;消费主义批判[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王海娜;法兰克福学派与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之比较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刘昌顶;以人为本的哲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8 陈庆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潘双华;基于两型社会的科技创新价值取向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八荣八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6年04期

2 ;报刊文摘[J];学习导报;2006年04期

3 ;高层声音[J];当代贵州;2006年07期

4 郑晖;;深入学习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大力推进农发行企业文化建设——郑晖同志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视频会议上的讲话[J];农业发展与金融;2006年07期

5 周建标;;弘扬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孟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先进文化的关系[J];党政干部论坛;2009年02期

7 温朝霞;;充分发挥党校期刊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中的作用[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中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当代中国的文化发展[J];科学社会主义;2010年06期

9 蒋敏华;;社会主义荣辱观与档案人的价值取向[J];武汉学刊;2006年05期

10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八荣八耻”[J];机械职业教育;200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贺善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谐文化的灵魂[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2 周中之;王霖;;“八荣八耻”:中国传统美德与时代精神的结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毛继洪;常海艳;;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占领思想和文化阵地[A];崇尚科学、反对邪教——中国反邪教协会第八次报告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周丰;;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下的精神文明建设[A];2007经济发展与构建和谐陕西论文集[C];2007年

5 戴木才;;建设和谐文化与公民道德建设[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张启才;;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青海省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高世春;;探析民主党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本溪市各民主党派统战理论研究联合体第十七次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0年

8 曾荣华;;促进三大文明协调发展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张梅辉;刘玉莲;;论新世纪新阶段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A];2003年“求实、创新、发展——面向新世纪的广西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尊学;;诚信教育是三个文明建设的契合点[A];陕西省社会科学界解放思想论坛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廖前进;坚持“三个代表”才能保持党的先进性[N];中国航空报;2000年

2 周 勇;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提高党在农村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N];楚雄日报(汉);2005年

3 张 云;全州五好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深入开展[N];楚雄日报(汉);2005年

4 王建军;贯彻四中全会精神 推进延安文化建设[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本报评论员;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道德建设的积极性[N];人民日报;2001年

6 本报记者 夏长勇;做好国企思想政治工作[N];人民日报;2002年

7 张文直;合力抓好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N];陕西日报;2004年

8 李英远;缩短认识差距 抓好精神文明[N];云南经济日报;2003年

9 王梅  ;推动“三个文明”协调发展[N];解放军报;2004年

10 张丽萍;公民道德建设要长抓不懈[N];山西日报;2002年



本文编号:22972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2972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ac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