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空间视角下的区域非均衡再研究:回顾与展望

发布时间:2019-01-09 18:11
【摘要】:文章根据新经济地理学理论和空间数据分析技术的最新发展,针对区域经济非均衡中出现的空间集聚、区域差异、增长收敛三种表现方式,分类梳理和归纳了国内外学者在该领域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和实证成果。这些研究或对其进行了成因分析,或测度了非均衡程度,或完善了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强调了地理因素在区域非均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拓展了该领域的发展空间。文章的最后进一步提出需要将挖掘微观因素、将社会性变量纳入模型、拓宽研究尺度等下一步研究方向。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new economic geography theory 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 of spatial data analysis technology, this paper aims at three kinds of expression ways of regional economic disequilibrium, such as spatial agglomeration, regional difference and growth convergence. Classifies and summarizes the representative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ults of domestic and foreign scholars in this field. These studies have analyzed the cause of formation, or measured the degree of disequilibrium, or perfected the industrial policy and regional policy, emphasized the important role of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regional unbalanced development, and expanded the development space in this field. At the end of the paper, it is pointed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mine micro factors, bring social variables into the model and broaden the research scale.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商学院经济贸易与统计学院;
【基金】: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163)
【分类号】:F0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2 王铮,马翠芳,王莹,翁桂兰;区域间知识溢出的空间认识[J];地理学报;2003年05期

3 陈晓玲;李国平;;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面板数据模型分析[J];经济科学;2006年05期

4 梁琦;中国制造业分工、地方专业化及其国际比较[J];世界经济;2004年12期

5 刘旭华,王劲峰,孟斌;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J];地理研究;2004年04期

6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我国地区经济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1978—2002年[J];经济学(季刊);2005年S1期

7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8 吴玉鸣;;中国省域经济增长趋同的空间计量经济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9 林光平;龙志和;吴梅;;中国地区经济σ-收敛的空间计量实证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亮;;地理空间因素对广西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4期

2 孙伟;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对策研究[J];商业研究;2004年23期

3 高帆;产业依赖假说与地区发展:理论描述及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03年10期

4 彭中文;知识员工流动、技术溢出与高技术产业聚集[J];财经研究;2005年04期

5 范飞龙;跨国公司投资对中国经济的溢出效应——上海市的实证研究[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6 赵伟;何莉;;中国对外贸易发展地区差异的收敛性分析[J];财贸经济;2006年09期

7 许箫迪;王子龙;李晓雯;;区域知识溢出的集群效应研究[J];财贸研究;2006年02期

8 李新安;;我国FDI集聚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性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6年04期

9 杨文举,龙睿峗;外商直接投资与区域产业结构差异关系的实证分析[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10 黄钟仪;西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人力资源瓶颈[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经济论坛);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范剑勇;;要素聚集与地区差距:来自中国的证据[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范剑勇;;中国产业集聚效应及其省际差异估计[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一部分)[C];2005年

3 唐丽艳;王秉坤;;面向学习网络的产业集群知识传导路径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6年

4 《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曾昭宁;阎自全;王晓烨;党文朗;杨志俊;任晓今;余秀丽;;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A];陕西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盖翊中;IT业空间集聚、产业网络与厂商行为的关联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2 郑胜利;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中国产业集群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3年

3 孙伟;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王钦;跨国公司并购中国企业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5 邵强;基于空间结构理论的城市发展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4年

6 吴玉鸣;中国经济增长与收入分配差异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高帆;交易效率、分工演进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D];西北大学;2004年

8 吴秋明;集成管理理论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9 苏方林;中国R&D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统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滕丽;GIS环境下的区域溢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锋;网络外部性条件下高技术企业技术标准控制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杜英志;吉林市工业集中区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何彬;中国地区工业经济差异的实证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世杰;装备制造业集群网络结构与创新优势研究[D];东北大学;2005年

5 王永强;装备制造业集群的国际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6 罗正东;东川农业资源及产业结构调整分析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姜海燕;临港产业集聚程度评估指标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8 蔡玉荣;走产业集聚道路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谭绍鹏;辽宁省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3年

10 何颖琦;产业集群的经济效应研究——理论模型与实践效果的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史晋川;战明华;;聚集效应、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城市增长机制的重构——转轨时期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新古典模型的拓展[J];财经研究;2006年01期

2 樊杰;近期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基本态势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1997年03期

3 吴玉鸣,徐建华;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集聚的空间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4年06期

4 孟斌,王劲峰,张文忠,刘旭华;基于空间分析方法的中国区域差异研究[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5 李小建,乔家君;20世纪90年代中国县际经济差异的空间分析[J];地理学报;2001年02期

6 郭腾云,陆大道,甘国辉;中国开放政策对区域发展的作用[J];地理学报;2001年05期

7 许学强,王欣,阎小培;技术流的动力机制、渠道与模式——以珠江三角洲为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8 顾朝林,王恩儒,石爱华;“新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地理学的分异与对立[J];地理学报;2002年04期

9 杨晓光,樊杰,赵燕霞;20世纪90年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要素分析[J];地理学报;2002年06期

10 王铮,邓峰,杨云彦;人口扩散与空间相互作用的联系[J];地理研究;1991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孟;从全要素生产率看中国的地区收入差距[D];天津财经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景海;陈雪梅;;空间经济学的发展脉络与研究展望[J];江淮论坛;2011年04期

2 于铭;;技术本地溢出条件下的集聚与增长——基于NEGG模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赵作权;;空间分布经济学研究综述[A];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沈蔚;彭光雄;;湖南省生态资产遥感测量与GDP空间分布研究[A];全国国土资源与环境遥感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唐锡晋;刘怡君;;有关项目管理办法制定的群体研讨——集思广益的一个试验[A];Well-off Society Strategies and Systems Engineering--Proceedings of the 13th Annual Conference of System Engineering Society of China[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上海社会科学院 谢康 梁军;“狭义相对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N];社会科学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龚勤林;区域产业链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王润亮;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的生产力空间分布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周二黑;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规律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059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059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68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