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制度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
[Abstract]:Property right system is the most basic system of market economy. Without property right system, market economy cannot produce. Property right is the foundation of law and credit system. Property right incentive is stable, lasting and regular, it is the most powerful motive mechanism of market economy. Property right is the core 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 which restricts the government power and determine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government and the market function. Although the theory of super property rights can explain the problem of enterprise efficiency in reality, it cannot explain how the market and competition are generated.
【作者单位】: 浙江财经学院经济与国际贸易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制度基础”(项目批准号:06JD79001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F123.9;F014.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卫军,韦苇;化解村级债务的对策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张宏军;国有企业制度变迁的路径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3 孙义飞;王晋新;;多元化、多样化、拓展化与开放性——西方学术界“17世纪普遍危机”论争及其启示[J];安徽史学;2006年01期
4 高山平;;解决土地补偿的有效手段——供需对接[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11期
5 徐德信;权力市场的制度安排——政治概念的一个经济分析框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6 姚芳;我国构建电子政府的现状与完善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会华;;论政府主导型制度创新[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朱立奎;;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角色定位[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9 许鹿;西部开发与制度创新[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S1期
10 邹东涛,席涛;制度变迁中个人、企业和政府行为主体的经济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向东;杜伟;;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环境分析[A];透过互联经济体系创造财富——第12届世界生产力大会北京阶段会议文集[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丽军;行业协会的制度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彬;短缺与治理:对中国水短缺问题的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04年
3 戴敏敏;中国地方政府转型的新政治经济学解释——上海经验与范式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徐海成;公路资产论[D];长安大学;1999年
5 冯巧根;竞争财务论[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6 董维春;现代化进程中区域经济非均衡与协调发展[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7 李洪江;转轨时期国有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1年
8 康永久;教育制度的生成与变革——新制度教育学论纲[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9 郑林;中国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1年
10 罗晓春;对外贸易与江苏农村产业结构的变动(1895—1936)[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童睿;产权多元化和老工业基地振兴[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学政;企业信用与公司治理[D];湖南大学;2006年
3 刘巍;中国电信行业的有效竞争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4 施筱勇;母子公司制下上市公司国有大股东侵害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5 王立群;高校后勤社会化与管理改革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6 胡杰;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结构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00年
7 纪昀;战略性贸易政策与中国[D];天津财经学院;2000年
8 管宇强;国有企业相机治理机制的设计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0年
9 李士凌;风险投资及其在中国动作机制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10 段滔;地下经济核算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艳红;;市场经济秩序形成理论研究述评[J];河南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2 桂玉;制度化的信用法制体系建设与市场健康运行[J];商场现代化;2005年24期
3 阎颖;;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呼唤诚信[J];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4 ;来稿摘编[J];求实;1993年08期
5 文和平;当好打假主力为国为民争光──学习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文件随笔[J];城市技术监督;2001年05期
6 房海燕,上官鸣;整顿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引起的思考[J];西北轻工业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7 ;从六个方面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J];中国橡胶;2001年08期
8 ;转轨时期市场经济秩序存在的五个问题[J];金融信息参考;2001年04期
9 蒋万胜;;非正式制度对市场经济秩序作用的二重解读[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蒋万胜;;文化传承与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的完善[J];商业时代;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柏福;彭秀丽;;试论循环经济的产权制度创新[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代庆成;;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反思[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3 辛才;;浅谈影响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问题及对策[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4 吴申元;徐建华;;诚信:现代市场经济有效运行的道德基础[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5 杨宝成;杨致中;;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为促进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服务[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6 李中义;高元禄;;产权改革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创新[A];“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国有经济长春论坛文集[C];2003年
7 陈钟廉;曹雪松;;学会用发展观点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整顿和规范南极小食品市场的调查与思考[A];哈尔滨市工商行政管理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会刊暨2001年度获奖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汇编[C];2003年
8 余典范;;适宜技术、制度与产业绩效——基于中国制造业的实证检验[A];上海市经济学会学术年刊(2008)[C];2009年
9 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正义[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10 谢地;赵欣颖;;工业化、城市化需要与农民权益衡平的土地产权制度设计[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1次会议论文(2007)[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州工商局;把握机遇 全面推进工商工作[N];甘孜日报(汉文);2010年
2 记者 赵民望;剑指六类违法行为[N];中华工商时报;2001年
3 记者 姚刘权 通讯员 梅芳;全面规范市场经济秩序[N];嘉兴日报;2009年
4 记者 白季;蒙自 “3·15”宣传活动有声有色[N];红河日报;2009年
5 本报通讯员 王开琮;抓创建 强素质 树形象[N];陇南日报;2010年
6 记者 肖建生;96%的消费者投诉获解决[N];湖南日报;2009年
7 扬州工商局维扬分局局长 韩家山;如何增强基层工商履职能力[N];江苏经济报;2009年
8 李健平;保持集中整治的强劲态势[N];九江日报;2009年
9 通讯员赵松柏 记者 王绪波 王进文;前三季度 手机消费投诉位居榜首[N];连云港日报;2008年
10 张修宁 魏寿榕 记者 石巍 供稿;泸县工商局开门纳谏共谋经济发展[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蒋万胜;中国市场经济秩序型构的非正式制度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2 王金柱;双产权制度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3 曾祥炎;基于宏观产权制度分析框架的中国经济增长研究[D];辽宁大学;2009年
4 莫鸿;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正式制度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5 陈辞;中国农业水利设施的产权安排与投融资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武兰芬;我国城市土地产权制度有关问题的探讨[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2 栗楠;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利用制度的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3 任滨;以洞口县自来水公司为例论城镇供水企业产权制度改革[D];湖南大学;2005年
4 廖祖海;论我国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D];江西财经大学;2003年
5 张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产权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黄小雄;关于我国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反常规关系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7 谢英;基于产权角度的国有商业银行效率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安静;西部地区人力资本产权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9 胡华田;关于我国国有经济产权制度变迁中劳动者经济权利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张澜;“城中村”存在的土地问题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07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2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