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进步、计算机使用与劳动收入占比——来自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证据
[Abstract]:This paper examines how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production leads to a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labor income. We assume that computers can replace conventional tasks provided by the labour force, but not unconventional tasks. Advances in technology have prompted manufacturers to replace conventional tasks provided by the workforce with more computers, resulting in a decline in the share of labour income. We use the data of industrial enterprises to verify the above conclus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re the number of computers per person in enterprises, the lower the proportion of total wages and benefits to the gross output value of enterprises. It is also found that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can be increased by increasing the proportion of enterprises' export, while the proportion of labor income is decreased by the deepening of capital.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71103019) 北京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李实教授主持的教育部重大课题《提高居民收入份额研究》的资助
【分类号】:F249.24;F01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2 周明海;肖文;姚先国;;企业异质性、所有制结构与劳动收入份额[J];管理世界;2010年10期
3 陈玉宇;吴玉立;;信息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个人电脑使用回报率的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8年04期
4 邵敏;黄玖立;;外资与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基于工业行业的经验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4期
5 张莉;李捷瑜;徐现祥;;国际贸易、偏向型技术进步与要素收入分配[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6 白重恩;钱震杰;武康平;;中国工业部门要素分配份额决定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2008年08期
7 李稻葵;刘霖林;王红领;;GDP中劳动份额演变的U型规律[J];经济研究;2009年01期
8 方文全;;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结构调整抑或财政效应?[J];金融研究;2011年02期
9 唐东波;王洁华;;贸易扩张、危机与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基于中国工业行业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1年09期
10 罗长远;陈琳;;融资约束会导致劳动收入份额下降吗?——基于世界银行提供的中国企业数据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铁通;;管理劳动:价值创造及财富分配[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2 王秀模;李研妮;刘茜;;中国工业劳动收入份额变动趋势与政策取向[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3 张全红;;我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及变化原因——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财经科学;2010年06期
4 姜国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构失衡与矫正[J];财经科学;2010年11期
5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6 王晓芳;高榴;;教育提升了劳动收入占比吗——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9期
7 高东胜;冯涛;;房地产价格与国民收入分配的互动关系——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科学;2011年11期
8 闫肃;;产业结构变迁、劳动力转移与收入分配——基于VAR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论丛;2012年01期
9 浦勇超;王祥;潘祺志;;我国省际能耗强度影响因素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10 蒋含明;李非;;经济发展、企业家精神与劳动报酬份额下降[J];财经问题研究;2012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丽;;经济增长过程中中国工资水平对产业结构升级的效应分析[A];江苏省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超;;超金融化与美国金融危机:基于具体劳动分配与金融资本分配的维度[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延安经济社会发展新思路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孙永平;叶初升;;资源开发是否恶化了西部地区的收入不平等?[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1年
4 王维国;潘祺志;;价格扭曲、要素替代、相对效率与工业节能路径选择——基于我国制造业行业数据的实证分析[A];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C];2010年
5 王丰;;第五十一章 人态和谐视域的企业内部风险规避探析[A];国际金融危机与中国企业发展: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年度报告(2009~2010)[C];2009年
6 丛屹;闫亚玲;;劳动要素份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解释[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7 张长生;;优化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基于“三步走”现代化战略实施以来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演变的分析[A];现代化的特征与前途——第九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8 谢攀;;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A];2009年全国博士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刘志国;;扩大消费需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第27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沈坤荣;刘东皇;;中国劳动者报酬提升的需求效应分析[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2010)——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2 李树培;我国的加速工业化战略与内需不足[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杨光;哈罗德模型难题的破解及其对中国内需结构演变规律的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4 潘祺志;我国工业能耗强度变动与节能路径选择[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唐志军;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之“谜”的若干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6 周明海;中国劳动收入份额变动的测度与机理分析[D];浙江大学;2011年
7 徐圣;中国劳动收入比重变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汤向俊;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投资消费结构转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9 许娜;工资差距对技术偏向选择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陈瑞祥;公共部门人力资本定价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波强;我国劳动力要素价格扭曲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杨巨;初次收入分配、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潜力[D];湘潭大学;2010年
3 吕强;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与居民消费[D];湘潭大学;2010年
4 戴劲;和谐社会下中国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5 孙磊;劳动者收入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D];山东大学;2010年
6 郑誉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7 郭望庆;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居民家庭收入不平等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卢寅昊;中美劳动成本比较[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乃文;现阶段中国初次分配劳动报酬份额实证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乔宁宁;我国国民收入部门间流量模型分析[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磊;王昭凤;;中国现代部门劳动分配比例的变动趋势与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财贸研究;2009年01期
2 李雪筠;建立正常的国民收入分配机制 缩小居民收入差距[J];财政研究;2003年06期
3 胡晓鹏,刘继广,张目纲;转型期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问题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3年06期
4 姜磊;张媛;;对外贸易对劳动分配比例的影响——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国际贸易问题;2008年10期
5 李慧中;黄平;;中国FDI净流入与贸易条件恶化:悖论及解释[J];国际经济评论;2006年03期
6 陈志武;;为什么百姓收入赶不上GDP增长[J];国际融资;2008年09期
7 高帆;;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一个实证研究——兼论地区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差距的关联性[J];管理世界;2007年09期
8 周业安;章泉;;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J];管理世界;2008年03期
9 罗长远;张军;;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经济学解释——基于中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5期
10 杨瑞龙,周业安,张玉仁;国有企业双层分配合约下的效率工资假说及其检验——对“工资侵蚀利润”命题的质疑[J];管理世界;1998年01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徐平生;[N];上海证券报;2006年
2 蔡f ;[N];文汇报;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锦和;开发计算机在HR管理中的应用[J];人力资源;2003年05期
2 王景峰;对科技人员进行计算机培训的探讨[J];内蒙古水利;1996年04期
3 潘飞;释佳佳;;江苏省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人才供给与需求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年24期
4 王曰松;人事管理中的计算机问题[J];科技.人才.市场;1999年06期
5 郭茜;;计算机与工资[J];IT经理世界;2000年01期
6 ;合格行政秘书必备的电脑技能[J];成才与就业;2001年12期
7 澄海;;上海石化计算机、外语培训成绩裴然[J];上海成人教育;1995年03期
8 ;石家庄方正电脑学校[J];电脑知识与技术(经验技巧);2007年07期
9 贾福泉 ,张迎新;下岗青年和他的计算机学校[J];北京工商;1999年12期
10 ;部分外语、计算机类培训学费行情[J];成才与就业;200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陈皓文;;青岛的发展靠人才[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四)[C];2007年
2 昌乐县职业中专课题组;刘汉卿;陈建平;刘晓东;邓成杰;秦继君;张国海;;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存在的问题和应该采取的措施[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技术学校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调查和研究》山东课题组结题报告[C];2005年
3 夏安邦;程明熙;;人才预测的微观集成法[A];发展战略与系统工程——第五届系统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1986年
4 苏光明;;远程合作一引进国外智力的新视点[A];纪念邓小平《利用国外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重要谈话二十周年征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徐恬;五类人评职称可免试计算机[N];深圳商报;2003年
2 杨丽萍;我市今年将组织7批技能鉴定[N];深圳特区报;2007年
3 特约记者 岳平 通讯员 谢玉刚 康建新 赵恩寓;湖南双峰全面启动职称评审农村活动[N];中国人事报;2008年
4 ;计算机等四领域人才紧缺[N];深圳商报;2004年
5 马涛;今后就业 考职也考计算机[N];经济日报;2002年
6 沈沁斌;我市夏季大型人才交流会成果丰[N];长治日报;2006年
7 新华;债务转嫁拖垮北京长城计算机学校[N];经理日报;2007年
8 通讯员 杨金玲 记者 王巍;全国计算机调试员大赛我省获团体第四[N];河北日报;2006年
9 记者王心见;计算机让人工作更辛苦[N];科技日报;2002年
10 潘秀慧;职称评审政策今年起调整[N];温州日报;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卫春勇;人机人才测评的有效应用研究[D];贵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42875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2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