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失灵与公共产品的多元化提供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ain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diversification of public goods. Starting with the analysis of the phenomenon of government failure in the provision of public goods,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hree factors that lead to the failure of the government: the defects of political system, the inherent problems of organ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as the monopoly of public power. These important factors that lead to government failure are endogenous and fundamental, which can hardly be overcome by the improvement of government itself. The countermeasures are to introduce market, voluntary sector and so on, to form a diversified pattern of public goods providers with the government, and then to create competition and improve services.
【作者单位】: 国家行政学院;
【分类号】:F062.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贾康;冯俏彬;;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2 冯俏彬;贾康;;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关于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其阐释[J];经济学动态;2010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邓沛琦;;我国城镇职工社会养老保险公共性流失及其防范[J];当代经济;2011年12期
2 贾康;冯俏彬;;从替代走向合作:论公共产品提供中政府、市场、志愿部门之间的新型关系[J];财贸经济;2012年08期
3 贾康;徐林;李万寿;姚余栋;黄剑辉;刘培林;李宏瑾;;中国需要构建和发展以改革为核心的新供给经济学[J];财政研究;2013年01期
4 崔潮;;论公共品理论的局限性——从历史演进的视角[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1期
5 郭岭;;城市生活垃圾处理BOT,新型的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J];商;2012年07期
6 刘鸿渊;;农村社区性公共产品供给合作行为研究——基于嵌入的理论视角[J];社会科学研究;2012年06期
7 刘继同;;论中国特色公共福利财政制度框架建设——以转型财政学为视角[J];学习与实践;2012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余桔云;新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变迁与绩效评估[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2 杨小东;我国农村财政分级治理结构:演进的基本逻辑与趋向[D];西南大学;2011年
3 吴丹;欠发达地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及其效应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4 单顺安;“土地财政”治理路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殷继旺;基于多个城市因子分析模型的北京市交通拥堵治理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贾康;孙洁;;公私伙伴关系(PPP)的概念、起源、特征与功能[J];财政研究;2009年10期
2 赵萌;;慈善金融:欧美公益风险投资的含义、历史与现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0年04期
3 冯俏彬;贾康;;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关于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及其阐释[J];经济学动态;2010年07期
4 吕恒立;试论公共产品的私人供给[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玉;;关于公共产品NPO供给基础理论的文献综述[J];大众商务;2009年24期
2 别超;浅析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J];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年12期
3 包国宪,何翔舟,何文盛;公共产品生产经营中的政府成本[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4 曾健生;饶文英;;浅谈市场经济中的政府干预[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5 胡穗;康铁庚;;契约失灵:第三部门缘起的新思考[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林绍澜;;公共选择理论的逻辑路线分析[J];金卡工程(经济与法);2008年06期
7 陈清;;公共产品:基于政府失灵的市场化运营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0年06期
8 梁海音;高鹤文;;市场失灵与政府失灵[J];经济视角(下);2010年08期
9 王科;;公共服务市场化改革的逻辑分析:以政府失灵为视角[J];西部财会;2011年03期
10 陈亚平,王俊恒;市场失效·国家干预[J];北方经贸;1994年Z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曹颖;;从公共产品理论看公共服务改革[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陈国权;;论公共行政的低效率倾向与监督补救[A];发展的信息技术对管理的挑战——99’管理科学学术会议专辑(下)[C];1999年
3 王亚卓;任志华;;七、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提供方式探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许彬;;蒂布特模型与地方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5 李增刚;;从公共选择视角看国际组织[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闫海;;和谐社会与公共物品的自治化供给[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燕;梁j;;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观念的演进及启示[A];首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研讨会2005年论文集(下)[C];2005年
8 马培荣;陈永尚;张冬来;;市场场的熵与调控策略[A];企业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1992年
9 张翼;;政府与市场的博弈——教育产品的提供与生产分析[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10 梅继霞;;公共服务民营化:公共服务职能提供方式的变革[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大学廉政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 政治学博士 庄德水;如何防范公共产品分配领域的利益冲突[N];检察日报;2011年
2 南京财经大学公共管理系教授 朱广忠;重估公共管理中的公平与效率[N];中国人事报;2007年
3 陈国营;公共产品及服务的市场化边界[N];上海证券报;2007年
4 刘立峰;公共产品与服务收费准则[N];中国建设报;2009年
5 上海商学院教授 韩狄明;提高公共产品的社会和经济效应[N];文汇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岳振;利益与成本“均沾”[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7 本报记者 岳振;资源类公共产品涨价时机已到?[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8 林立彬;关于公共产品的交易费用问题[N];江苏经济报;2009年
9 金太军;走出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的简单互补循环[N];社会科学报;2000年
10 张道航;“灯塔经济”与“穷人经济学”[N];光明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董少林;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地方政府利益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闫留义;中国县级政府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成;从市场失灵到政府失灵:外部性理论及其政策的演进[D];辽宁大学;2007年
4 项松林;苏格兰启蒙思想家的市民社会理论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5 邓金堂;高技术经济的制度演化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3年
6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7 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8 孙晓峰;支持科技进步的政府经济行为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9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10 李延均;公共善、供求关系构型与三方契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朱虹;论网络基础设施的构建、运营及管理——基于公共产品理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2 樊远翔;论政府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措施选择[D];西南师范大学;2002年
3 于雪;准市政公共产品民营化后的价格管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许沂书;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形象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5 廖嵘;从公共产品的供给看政府职能的转变[D];重庆大学;2005年
6 周俊;公共物品供给领域中的“政府失灵”及其规避[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顾勇;西方政府失灵问题对我国的启示[D];苏州大学;2007年
8 石娅;国家干预主义:理论与实践[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喻s,
本文编号:24302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0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