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行政化成因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Abstract]: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is the main problem existing in the urban community system of our country, it lurks huge system risk and moral hazard. This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mon evolution of historical tradition, ideology, macro-system and social organization behavior in China. The effective ways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community administration are to realize the proper separation between government and community, to cultivate community autonomous organizations, to strengthen community party building and to establish community democratic consultation mechanism.
【作者单位】: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河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
【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构建城市新型社区管理体制研究》(2008B630024)
【分类号】:F091.34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陈伟东,李雪萍;社区治理与公民社会的发育[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郭坚刚,席晓勤;全能主义政治在中国的兴起、高潮及其未来[J];浙江学刊;2003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明霞;;浅析孙中山大同学说之终极关怀与其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轨迹[J];安康师专学报;2006年04期
2 陶士和;试论中国留日学生与晚清政局的大变动[J];北方论丛;2003年05期
3 李少兵;爱国、启蒙和文艺复兴——五四运动的定性及其历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左玉河;孙中山的“德治”思想[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郝彦辉;刘威;;制度变迁与社区公共物品生产——从“单位制”到“社区制”[J];城市发展研究;2006年05期
6 包爱芹;孙中山侨务思想析论[J];东方论坛;2004年01期
7 刘娴静;城市社区:治理与重构[J];党政干部论坛;2003年11期
8 刘新华;;论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的空前觉醒[J];湖北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9 陈剑安;试论孙中山的政治素质——兼论孙中山的政治凝聚力[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刘娴静,邝凤霞;中国城市社区治理:现状与路径[J];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尚明轩;;孙中山塑造国民素质的思想[A];“辛亥革命与20世纪中华民族振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毛满长;陈伟东;;社会资本:候选人“区别动员”的行为逻辑——以武汉市J社区直接选举为个案[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曾凡斌;;互联网的“实名制”与虚拟社区的“治理”[A];媒介产业全球化·多样性·认同——第七届世界传媒经济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4 段云章;;陈炯明“六·一六”兵变造因再探[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严泉;民国初年的制宪与民主转型[D];上海大学;2005年
2 闻丽;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复旦大学;2006年
3 刘杰;孙中山政治民族主义思想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4 翟桂萍;公共空间的历史性建构:上海社区发展的政治学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闫东;中国共产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6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教军章;中国近代国民性问题研究的理论视阈及其价值[D];黑龙江大学;2007年
8 徐君;街道职能社会化研究[D];中国人民大学;2004年
9 宋海春;国共两党的宪法思想与中国宪政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淑娟;吴景濂与民国政治:1916~1923[D];复旦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瑞存;治理视域下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创新[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2 朱鹏程;社区公共产品与社区治理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3 罗青青;转型时期中国城市社区民间组织发展研究——以上海为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孙海英;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北伐观的多维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5 尹振华;新时期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模式建构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余坤明;转型期城市社区自治:行政权边界外的自组织[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张鸣宇;三重角色:转型时期城市社区居委会的角色[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姜洁晶;民国时期政党政治模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陈承新;公民社会与治理[D];浙江大学;2006年
10 康晓强;新时期民间组织党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肖鹏;;我国公共服务政府与社会分担机制研究[J];经济纵横;2007年05期
2 宋鑫华;周玉琴;;公民社会:制约政府权力的第三道防线[J];学习与实践;2007年05期
3 马庆钰;关于腐败的文化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4 张新光;;论社会制约权力[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 迟福林;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公益机构改革[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2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袁东;为试错创造条件[N];上海证券报;2011年
,本文编号:24305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0515.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