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孔子俭约思想的当代意义

发布时间:2019-02-26 11:57
【摘要】:俭约是中国文化中衡量做人,做事,成为君子的一项重要参数。普通民众要以俭约作为行事准则,为政者要以俭约作为提升政绩、练达品性坚守的信义。人们不能以发展经济作为可以恣意挥霍资财的借口,因为只有知足者才能真正实现富裕。孔子置身于"礼坏乐崩"的大混乱中,特立独行,创立"仁"学思想体系,期望以"仁"释"礼"的方式规范上层社会的行为,使社会各阶层能继续尊崇贵本俭省的祖训,实现俭以养德的目的。孔子的俭约思想是和谐社会所必需的根基,是当代中国社会必须大力提倡的美德,是必须坚守的生活理念。
[Abstract]:Frugality is an important parameter of being a man and doing things in Chinese culture. Ordinary people should take frugality as the rule of conduct, and those in government should take thrift as the promotion of political achievements, and achieve good faith. Economic development cannot be used as an excuse for profligacy, for only contenders can truly achieve prosperity. In the chaos of "etiquette, bad music and collapse," Confucius set up a "benevolence" thought system, hoping to regulate the behavior of the upper class in the way of "benevolence" explaining "ceremony", so that all levels of society can continue to respect the patriarchal motto of the province of high value and frugality.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rift in order to nourish virtue. Confucius' thought of frugality is the essential foundation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a virtue that the contemporary Chinese society must vigorously advocate, and a life idea that must be adhered to.
【作者单位】: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院;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2&ZD138)
【分类号】:F092.2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姚颖;;“双美共侍一夫”故事模式的背后——以《聊斋志异》和子弟书“志目”为例[J];蒲松龄研究;2011年04期

2 孙其香;;古老与现代的合奏——从《聊斋俚曲·穷汉词》中的叠音词谈起[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3 夏当英;孔子道德本位的社会秩序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4 陆建华;;墨子之礼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王谋寅;;对中国成文法起源问题的思考[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6 程宏亮;;论韩驹诗学观[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7 樊俊利;;试论郑珍《说文逸字》的贡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杨增宏;;甲骨文会意字的象似性[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9 倪晋波;最后的瞻望——《左传》人物濒亡心理描写初窥[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杨柳;;先秦道家思想中的“大”美[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洪伯;;秦汉“稗官”考 秦汉基层机构的组织方式(其一)[A];述往而通古今,知史以明大道——第七届北京大学史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孙秋霞;;艺术类博物馆与青少年美育[A];新世纪博物馆的实践与思考——北京博物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3 夏慧茹;;《说文解字》与中医基础理论[A];全国第十二次中医诊断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周怀宇;曹怀锋;;论《管子·地员》篇生态学价值及其现代意义(论文提纲)[A];管子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安徽省管子研究会第四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09年

5 黄薇;;微探建瓯方言熟语歌谣的语言[A];福建省辞书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十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李品素;;《歧路灯》中的“讫”[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7 徐福艳;;“裸”字古今探[A];中国训诂学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8 虞万里;;商周称谓与中国古代避讳起源[A];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一辑)[C];2005年

9 沈阳;;论“神仙思想”在汉画舞蹈身体语言上的体现[A];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二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娟;;“臣”义发展演变——兼谈古代君臣关系的演变[A];江西省语言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吕利;律简身份法考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宝春;南朝东海徐氏家族文化与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艳清;清代“六书”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尉博博;春秋大都耦国政治现象剖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廖文婕;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系统结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7 卢建平;基于拓扑学和统计学的无字库汉字智能造字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8 姜宁;《春秋》义疏学研究(南北朝—唐初)[D];南开大学;2010年

9 吕庙军;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符号[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张欣;先秦饮食审美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秋利;《醒世姻缘传》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许庆玲;试论孝观念向封建孝道的转化[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马晶晶;表人名词类词缀“X手”、“X者”、“X员”分析比较[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晓娜;《史记》与齐鲁文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7 岳亚莉;豫北地区战国墓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杨海宾;民事连带责任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杨迎春;观念、制度与春秋邦交模式变迁[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10 王秀梅;休闲食品包装的趣味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正文;;孔子思想是否具有现代意义[J];当代经理人;2006年21期

2 范晓丽;;论孔子心性学说的现代价值[J];新西部(下半月);2007年01期

3 梅晶磊;;发乎情,止乎礼——孔子思想中情与礼的辩证关系[J];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年12期

4 夏都颖;;论孔子的为政思想[J];经济师;2008年12期

5 李冰;;孔子的和谐思想对维护社会秩序的现代启示[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2期

6 刘升;;再观孔子的仁与礼之关系的思想特点[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1期

7 陈宁宁;;生命之“和”与和谐社会的建立——孔子“人学”思想再发现[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8 贾曦;;从传播学角度看孔子思想[J];现代经济信息;2008年02期

9 迪派克·詹恩;马特·高卢辛斯基;;孔子的管理智慧[J];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2009年09期

10 周冰洋;;试论孔子的和谐思想[J];消费导刊;2009年2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鹏飞;;必也正名乎——试论孔子研究中的是与非[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杨爱民;;孔子政治思想小议[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3 刘家贵;;孔子经济思想散论[A];孔学研究(第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首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首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4 杨爱民;;试论孔子的主流文化建设思想[A];孔学研究(第五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五次学术研讨会暨海峡两岸第三次孔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5 李荣;;孔子“仁”学新解[A];孔学研究(第四辑)[C];1998年

6 丁绍仲;;浅析孔子的勤劳致富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7 杨德华;;论孔子“信”的思想[A];孔学研究(第三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海峡两岸第二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8 樊泳湄;;孔子思想的现代价值[A];孔学研究(第七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七次暨海峡两岸第五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王任才;;孔子学术研讨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闭幕词[A];孔学研究(第十一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十一次暨海峡两岸第七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杨爱民;;略论孔子的激励思想[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孔子在中国与世界历史上的十种形象[N];解放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刘蓓蓓;鲍鹏山:对孔子要怀着敬畏之心[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0年

3 佛山日报评论员 陈莎;《孔子》:镜头让历史活起来[N];佛山日报;2014年

4 侯博觉;我们离孔子有多远[N];深圳特区报;2014年

5 赵家治;仁爱是孔子思想的精髓[N];吉林日报;2014年

6 黄家章;教师节更宜定在孔子诞辰日[N];深圳特区报;2014年

7 佛山日报记者 王紫君;孔子思想指引世人向善向美[N];佛山日报;2014年

8 李传根;孔子从荧屏走来[N];北京日报;2003年

9 周文彬 杨健;美国人眼中的孔子之礼[N];中国教育报;2003年

10 ;陈德述认为:孔子思想主要是从社会生活中概括出来的[N];光明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天圣;孔子民族观与宗教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王锟;孔子与20世纪三大社会思潮[D];西北大学;2002年

3 杨松贺;德在孔子思想体系中的地位[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李军政;从“义以建利”到“志于道”[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高连福;孔子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及其会通[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6 陈卫;孔子的人格[D];吉林大学;2011年

7 邢千里;中国历代孔子图像演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洪晓丽;仁:作为道德本体的构成[D];复旦大学;2008年

9 黄梓根;孔老关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10 贝尔库;孔子与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和政治关系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伟;从《论语》看孔子思想的遇挫[D];山东大学;2008年

2 牛冠恒;孔子教育目标的再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3 温召贤;农耕文明与孔子孝道[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斯思;孔子“成人”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苗磊;孔子“学”思想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吴金花;文化人格美学视野下的孔子人格魅力[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红春;论孔子人生审美化的当代价值[D];云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齐文杰;论孔子的人学[D];河北大学;2008年

9 白梦安;论《论语》中孔子的非理论性思想[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0年

10 李丹丹;《季庚子问於孔子》集释及相关问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4307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307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46b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