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借贷与资源配置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8 17:15
【摘要】:资源配置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但现有经济学理论以交换为主研究资源配置,忽略了资源配置的另一种途径——借贷。借贷活动在经济生活中长期存在,具有资源配置作用,并与交换活动一起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各种资源。研究资源配置问题,需要从交换和借贷两方面入手,才能更好地认识和发现实际经济活动中资源配置的规律。
[Abstract]:Resource allocation has always been an important issue in economic research, but the existing economic theory focuses on resource allocation, neglecting another way of resource allocation-borrowing. Loan activities exist for a long time in economic life, have the function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allocate all kinds of resources in the whole society together with the exchange activities.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find out the law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ctual economic activities, it is necessary to study the problem of resource allocation from two aspects: exchange and borrowing in order to better understand and discover the law of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ctual economic activities.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F019.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葛兆强;;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成长[J];金融论坛;2006年02期

2 刘伟;;和谐社会建设中的经济增长质量问题[J];当代经济研究;2006年12期

3 高玉林;资本的视角与劳动的视角——企业理论研究的两种角度[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5年01期

4 林建华;任保平;;西方经济学经济利益和谐理论的述评及其启示[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5 葛兆强;;资本约束、风险管理与商业银行成长[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朱富强;分工效率:演进主义的观点[J];上海经济研究;2004年01期

7 席酉民;新世纪:中国管理科学界的挑战、机遇与对策[J];管理科学学报;2000年01期

8 陆伟刚;产权明晰:国有制企业改革的误区[J];经济评论;2000年04期

9 程大中;商品与服务:从分离到综合[J];经济学家;2002年02期

10 王晓升;马克思从个人出发的历史主体观及其对利己主义的批判[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淳燕;;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当代中国区域经济研究的行政学思考[A];2004中国区域经济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志广;;“自由交换-掠夺”视野下《资本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基于“人性”的政治经济学探索[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迎春;;矛盾与和谐:马克思社会理论的核心范畴论析[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虹;中国保险产业组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2 崔佳颖;组织的管理沟通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朱富强;博弈、协调和社会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4 张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5 何炼红;工业版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廖萍萍;马克思的合作思想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金泉;国家公园运作的经济学分析[D];四川大学;2006年

8 刘大远;中国商业银行信贷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9 朱文莉;基于资本运动矛盾与平衡的企业财务管理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10 张弥;城市网络体系的经济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友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价值观冲突与建构[D];新疆大学;2004年

2 李乐;我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3 赵含韫;和谐人文力及其对企业管理效能作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4 方向阳;穗深港服务业结构的比较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宝国;《盐铁论》的经济伦理思想及其历史影响[D];华侨大学;2005年

6 郭霞;我国农用地价值构成及其估价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宋洪飞;1913年《联邦储备法》的制定及作用[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叶海豹;学校和谐管理的理论与实践[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任海彬;对当代我国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10 柴玉美;论和谐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法律制度的构建[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常林;论市场经济的生产本质[J];经济问题探索;1994年04期

2 周晓唯;资源配置活动的契约性制度[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3 王元培;;论当代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4 刘yN;;简论“市场社会主义理论”[J];科技创业月刊;2006年05期

5 魏晨;;社会问题研究路径新探——基于经济学的视角[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6年10期

6 朱爱茹;高媛;;略论司马迁的经济思想[J];商场现代化;2008年23期

7 于金富;资源配置方式的转换与产权制度的改革[J];南开经济研究;1995年04期

8 夏兴园;;资源配置理论体系的新探索——评《军事资源有效配置研究》[J];江汉论坛;1995年10期

9 赵淑英;纪红坤;;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研究对象新探[J];鸡西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10 石雪郊;;论我国现阶段个人消费品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必然性[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寄涛;;建国40周年的回顾与思考 历史的争论与现实的思考[A];回顾·探索·选择(1949-1989)[C];1989年

2 陈英姿;;循环经济对环境资源优化配置的影响分析[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史登峰;孙婧;;论资源优化配置与可持续发展[A];资源·环境·循环经济——中国地质矿产经济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4 华中煜;;马克思资源配置理论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A];《资本论》与贫困问题研究——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董长瑞;张志勇;;论经济增长中的物质资本配置[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山东经济学院与会人员论文汇编[C];2006年

6 毕世宏;;中国产业经济思想的历史演变[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7 夏兴园;李洪斌;;政府配置资源机制与市场配置资源机制相融合的改革取向[A];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C];1999年

8 唐志军;王玉霞;谌莹;;经济学的“手”的理论及对中国改革的启示[A];2008年中国经济特区论坛: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胡家勇;;改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几个主要问题[A];邓小平理论与我国经济学的发展[C];1997年

10 陈惠雄;;分工与制度演化:关于家庭与道德意识淡化的一些新理解[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胡小娟;资源配置的机制分析[N];金融时报;2002年

2 李新家;从劳动价值论角度研究资源配置[N];人民日报;2009年

3 孙立平;资源配置与社会心态[N];经济观察报;2003年

4 刘炜(作者单位:中共马鞍山市委党校);对“市场失灵”现象的思考[N];安徽经济报;2006年

5 刘国光;市场经济也要有“计划”[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林纯洁;凯恩斯主义回潮[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7 山东省临朐县环卫处党组书记、主任 顾廷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功能及一般规律[N];市场报;2000年

8 刘平;不畏浮云遮望眼[N];上海金融报;2010年

9 阎刚平;让公共资源走向市场[N];人民代表报;2007年

10 刘国光;刘国光:反思改革不等于反改革[N];经济观察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周少波;随机优化方法在资源配置模型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周晓唯;经济主体及其权利: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法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3 李延均;公共善、供求关系构型与三方契约治理[D];厦门大学;2007年

4 胡碧玉;流域经济论[D];四川大学;2004年

5 陈丽萍;可持续发展经济理论及指标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王淼;县级政府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职能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7 吕玉广;资源产业制度变迁与经济可持续发展[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8 吕宗耀;消费餍足性假设下的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永森;第三部门:资源配置的制度创新[D];苏州大学;2003年

2 贾晋;信息资源配置的理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黄勇;产权、交易成本与资源配置:新制度经济学的新范式[D];武汉大学;2005年

4 余育青;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实训资源配置评估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5 夏海波;产权理论的发展与产权制度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7 严欢;寻租的成本分析[D];吉林大学;2010年

8 丛旭文;微观经济行为外在性问题及政府的解决措施[D];吉林大学;2006年

9 王龙锋;论马克思的市场配置资源理论及其现实指导意义[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10 屈兴锋;新制度经济学产权界定理论演进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547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547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d84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