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社会保障理论研究综述
[Abstract]: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led to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and the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al security theory has show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iversified perspectiv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and combs the present research situation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social security theor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internal mechanism of social securit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security and distribu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avings and investment, and the influence of social security on human capital. It is helpful to grasp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ment trend of its research and provide enlightenment for China's research in this field.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商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和谐社会建构中的劳资关系研究》(NCET-10-0523)
【分类号】:F06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江先蓉;邓晓宇;;高校贫困生现象:效率与道德的思考[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2 李昌麒;李永成;;科学发展观与政府角色定位的经济法思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丁文广;秦静;;甘肃省文县自然—社会环境与贫困危机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5期
4 吴艳美;任建兰;;山东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村贫困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5 叶明;;城乡收入差距的制度检视及展望——基于户籍制度的视角[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2期
6 吴春梅;路宏伟;;江苏“脱贫攻坚”工程解读[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7 屈晓娟;;失地农民市民化过程中城市生活能力研究——以陕西省渭南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05期
8 陈平;;安徽省农民进城务工对“三农”建设的推动[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8期
9 张树全;;基于福利经济学视角的出租车数量管制分析[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10 张占斌;;关于改革收入分配问题的探讨[J];安徽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俊武;卢现祥;;公共支出、政府治理、部门效应与共享式增长——基于中国时间序列数据的分析[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张曙光;;政府经济管制的法律经济分析[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C];2008年
3 曲振涛;周方召;仲深;;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观——效率与公平相统一的法经济学视角解读[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韩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分配:演进与问题[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5 王勇;李广斌;;新农村建设下的苏南农村生活世界合理化隐忧——基于哈贝马斯生活世界理论[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胡道玖;;可行能力视野下的公共财政制度[A];“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公共文明论坛文集[C];2007年
8 王东;;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源、哲学基础与四大难题[A];“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黄斌;;保险与经济发展:新发展视角[A];改革开放三十年:保险、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挑战——北大赛瑟(CCISSR)论坛文集·2008[C];2008年
10 宋天和;洪伟达;;以低碳经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选择[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伟;经济福利测度:理论分析与中国经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张映芹;制度理性与福利公正[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慧;公共产品供给过程中的市场机制[D];南开大学;2010年
5 罗国亮;灾害应对与中国政府治理方式变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青;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调控体系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7 王昱;中国上市公司股票期权激励契约治理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8 吴练达;制度、行为与经济发展[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9 汪毅霖;以自由作为发展的理论框架和经验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10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齐自琨;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裴雅青;香江苑建设项目经济效益评价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张小妹;“自然状态”范式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宋委倩;诸城市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6 彭光灿;马克思人学理论视野下的人本管理理论重构[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石凯;北京市农村基本医疗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8 吕武;转基因农产品推广的伦理审视[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马立峰;民族乡镇的贫困与反贫困探析[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秦枫;建国以来我国残疾人教育保障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岩;储蓄——引导消费的构想[J];经济师;1992年07期
2 刘军;对资本积累过程的分析[J];税务与经济;1995年04期
3 张倩肖;储蓄与投资相关性理论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03年10期
4 郭际;;短缺经济学与我国社会保障税费改革分析[J];统计科学与实践;2010年02期
5 宋慧中;正确认识消费储蓄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兼论节俭仍然是美德[J];黑龙江金融;2000年03期
6 刘若阳;论通货膨胀的分配效应[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7 吴国玺;李长坡;郑敬刚;;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形成的机理及发展模式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12期
8 祁林德;探析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J];商场现代化;2005年27期
9 张湛;;多维视角下的民族经济融合:内在机理和实现途径[J];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01期
10 陈彩虹;储蓄·消费支出·城乡居民投资[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刘远风;;公共物品资本化及其分配效应[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梁东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批评与建设[A];第一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应征论文集[C];2007年
3 丁任重;孟庆红;李刚;;资本、增长与储蓄一投资转化机制[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4 江可申;;自辟蹊径的历史考察——凯恩斯关于消费不足说的经济思想史研究[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李晓西;赵少钦;;可持续发展的成本效益分析[A];第二届中国(海南)生态文化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张万朋;;试论当前我国教育产业投融资体制改革面临的挑战[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卿志琼;;拆迁中的情绪事件:禀赋效应、财政幻觉与公共政策——一个行为经济学视角[A];第六届(2011)中国管理学年会——公共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特约作者 郑秉文;普雷斯科特:解决社会保障公平与缴费难题[N];财经时报;2004年
2 山东经济学院规制与发展研究中心 张红凤;政府规制视角下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双赢[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3 王国刚 朱庆华 ;主要农产品价格上升不属于通货膨胀[N];经济参考报;2004年
4 梁怡;贫困陷阱理论的嬗变[N];上海证券报;2007年
5 李义平;两种选择下的重复建设[N];厂长经理日报;2000年
6 本报记者 葛明 江山;经世济民方成大家[N];无锡日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马蕾;中国经济学家点评“诺奖”大师观点[N];中国商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胡永平;储蓄、投资和经济增长的关系:模型构建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朱运法;资本形成理论和测度方法[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黄建宏;经济发展与利率的决定:一个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4年
4 刘芳;项目利益相关方的动态治理关系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银鸽;李约瑟之谜新探:基于货币——价格分配效应角度的分析[D];暨南大学;2010年
2 周银香;我国储蓄—投资转化模式的经济分析和现实选择[D];天津财经学院;2003年
3 唐钉波;区域经济增长与区域金融发展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洪莲;技术进步与并购的互动机理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5 毛丽娟;金融部门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的动态分析[D];江苏大学;2008年
6 邵萱婷;消费领域的环境费[D];复旦大学;2009年
7 王磊;“文化资本全要素生产率”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9年
8 刘文明;现代知识观念下理论与实践关系探讨[D];天津大学;2012年
9 张衍明;社会主义总需求管理问题探讨[D];山东大学;1986年
10 姜巍;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4550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4550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