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论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发布时间:2019-08-27 09:39
【摘要】: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都是唯物史观的应有之义,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唯物主义标准。价值标准既有相对性又有绝对性,从价值标准的相对性来看,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与生产力标准是相统一的;从价值标准的绝对性来看,社会主义以前的社会制度无法把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统一起来,只有到了社会主义社会,才具备了把绝对的价值标准与生产力标准相统一的条件。因此,要摒弃"唯生产力标准论",坚持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
【作者单位】: 淮北师范大学经济学院;
【基金】:2009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资本论》与当代资本主义金融危机研究”(项目编号:09BKS03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092.7;F014.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卫兴华;;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2 汪海波;;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对“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的商榷意见[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3 侯为民;;评价社会经济制度不能忽视价值标准——兼评对“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内在统一论”的质疑[J];经济学动态;2011年12期

4 姚先国;不要神化“生产力标准”[J];经济问题;1989年05期

5 何伟;;评价社会经济制度标准的我见——生产力是评价社会经济制度的唯一标准[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6 梁展崇 ,吕家欣;应该全面、科学、准确地把握生产力标准——生产力标准研究综述[J];生产力研究;1990年01期

7 陈仕平;林岩峰;;从生产力标准到综合多元的价值标准体系——论社会发展价值评估体系的新进展[J];生产力研究;2009年2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卫兴华;张福军;;2010年理论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1年02期

2 汪海波;;必须坚持“生产力标准”——对“论社会主义生产力和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的商榷意见[J];经济学动态;2011年06期

3 汪海波;;对《再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与价值标准的统一》一文的商榷意见——答卫兴华教授对我的批评[J];经济学动态;2011年10期

4 卫兴华;侯为民;;2011年理论经济学若干热点问题研究综述[J];经济学动态;2012年02期

5 程承坪;;行为方式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J];长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姜学敏;;辩证地把握生产力标准[J];北京社会科学;1989年01期

2 谭学峰;实践标准和检验实践标准[J];东岳论丛;1990年01期

3 卫兴华;;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4 张德霖;;对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互关系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1989年06期

5 毛建儒;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J];生产力研究;1989年01期

6 张德霖;生产力进步与人的全面发展[J];生产力研究;1989年04期

7 李新实,付锐;浅论生产力标准与道德标准的统一[J];生产力研究;1989年06期

8 刘芳;;四项基本原则与生产力标准[J];山东社会科学;1989年05期

9 樊瑞平;邹广文;;生产力标准与人的全面发展[J];文史哲;1989年01期

10 刘建柱;;对生产力标准的几点思考[J];文史哲;1989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怀东,刘世文;论生产力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历史化展开[J];文史哲;1999年05期

2 陈承德;;生产力标准的实质[J];探索与争鸣;1989年03期

3 胡义成;论生产力标准——兼议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贡献[J];平顶山师专学报;2002年06期

4 刘树勋;学习唯物史观,坚持生产力标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1988年05期

5 徐冲德;;辩证地理解生产力标准的作用[J];同济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01期

6 刘井山;生产力标准的两层涵义[J];求索;1988年03期

7 胡寿鹤;生产力标准不是实践标准──评《论生产力标准就是实践标准》[J];海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3期

8 李景源;生产力标准是邓小平理论的基石[J];哲学研究;2004年07期

9 巨乃岐,邢润川;生产力标准新探[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1期

10 卫兴华;;论社会主义生产力标准和价值标准的统一[J];经济学动态;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锐生;;唯物史观:走出历史客观主义的阴影[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八届暨第七届全国人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研究会议论文集(上)[C];2005年

4 丰子义;;全球化与唯物史观研究范式[A];第二届中国南北哲学论坛暨“哲学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5 陶笑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唯物史观五原则[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王锐生;;唯物史观:走出历史客观主义的阴影[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赵利栋;;略论20世纪20年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资源[A];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青年学术论坛2003年卷[C];2003年

8 常晋芳;;唯物史观的历史前提与逻辑前提[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凌云;;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理论内容和理论定位——马克思的发现片论之一[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10 李鸿烈;;唯物史观生产力范畴三题[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邓仕超;创新唯物史观的有益探索[N];山西经济日报;2003年

2 贾高建;“三个代表”与唯物史观[N];光明日报;2001年

3 董欣洁;我院史学片举行“唯物史观与历史科学”学术报告会[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6年

4 瞿林东;唯物史观与中国史学发展[N];光明日报;2002年

5 黄楠森;文化研究应以唯物史观为指导[N];光明日报;2002年

6 北京大学教授 黄g,

本文编号:25296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296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21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