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婴安乐死的法学与经济学分析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经济学院;
【分类号】:D920.4;F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华;;科学分析老年人监护制度[J];中国科技信息;2006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士丽;我国居住权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包学刚;从身份权到派生人格权[D];贵州大学;2006年
3 张蓉;英美法之效率违约理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4 龙余;论民商事登记和公证错误的民事责任[D];四川大学;2007年
5 周娅莉;物业管理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6 胡静贤;论婚姻家庭的保护与非婚同居立法[D];四川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章伟芳,方曙;关于有缺陷新生儿临床处置的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04期
2 吴擢春,励晓红,Kirsi Viisainen,Elina Hemminli;欠发达地区农村围产儿死亡率及其影响因素[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3期
3 谭丽华,肖现民;环境激素与小儿外科常见畸形[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2004年06期
4 刘玲;192例围产儿死亡资料分析[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4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习根;肖杰文;;中国特色人权发展道路的早期探索与启示——纪念董必武同志诞辰125周年[J];湖北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2 ;书讯[J];法学研究;2010年04期
3 李f;;浅论法律的公平性和严肃性[J];江南论坛;2011年06期
4 葛倍倍;;面对死亡的抉择——浅谈安乐死[J];法学天地;2000年02期
5 刘仁文;;法学与数学[J];法制资讯;2011年07期
6 龙子昂;;美国逮捕制度探析[J];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刘建军;;论基本权利效力的理论构造——基于德、法两国的比较研究[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8 王勇;;浅析法治与法治政府[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9 向仁富;;近代广东保护奴婢权利述评——以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为例[J];延边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10 邱碧蓉;;人文主义视角下的法学[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马念珍;;从容隐原则析儒家思想的人权色彩[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谷春德;;依法治国方略与中国人权保障[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苏金智;;论语言权[A];语言与法律研究的新视野——语言与法律首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黄景钧;;法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A];中国法学会财税法学研究会2007年会暨第五届全国财税法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金国;;政治文明的法律视域[A];贵州省2004年宪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闵熙;胡继桃;;论安乐死立法[A];第四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上卷)[C];199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校长 博士生导师 徐显明;法治的真谛是人权[N];人民法院报;2002年
2 谭兵;人权入宪的意义[N];海南日报;2004年
3 郝铁川;容忍与人权[N];检察日报;2003年
4 乔新生;普适的人权与地方性法律[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5 记者 王 鑫 通讯员 米文勇;恶意串通损害他人权益的抵押行为可申请撤销[N];人民法院报;2003年
6 王志华;俄罗斯迈上融入欧洲之路主权向人权让步[N];法制日报;2004年
7 林颖;英国新反恐法面临尴尬[N];人民法院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罗峥嵘;以史为鉴 捍卫人权[N];人民法院报;2001年
9 王靓;英国新反恐法草案遭遇人权阻击[N];东方早报;2005年
10 中国法学会理事 四川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左卫民 张晓薇;人权·法治·国家[N];人民法院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吴宁;社会弱势群体权利保护的法理[D];吉林大学;2005年
2 王培舒;知识产权与人权的联系、冲突与协调发展[D];吉林大学;2007年
3 刘薇;日本第三次司法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葛明珍;论权利冲突[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5 张继良;中共人权理论与中国人权立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6 常保国;民主、人权与中道[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7 杨阳;严复宪政思想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8 李光宇;农民工作权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林;关于弱势群体和改善我国民工人权若干问题的研究[D];延边大学;2004年
2 张立荣;法律的人文精神之现代意义解读[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永平;民族发展权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石河子大学;2007年
4 汤道路;人权视野下的性权利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5 李超;人权派的法治思想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6 王锐;克隆人问题的法理思考[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7 李晓丹;中共法治理念的变迁与中国法治建设[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8 马晓;德沃金的“原则论”诠释[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伟;论“以人为本”视阈下的当代法治观[D];上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王勇;浅论清末的狱政改良[D];山东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313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313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