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工业碳排放影子价格计量
【作者单位】: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深圳市国际低碳发展研究院;
【分类号】:X196;F42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颜蕾;巫腾飞;;基于影子价格的排污权初始分配和交易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2 胡民;;排污权定价的影子价格模型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3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4 黄文若;魏楚;;中国各省份二氧化碳影子价格研究[J];鄱阳湖学刊;2012年02期
5 陈诗一;;工业二氧化碳的影子价格:参数化和非参数化方法[J];世界经济;2010年08期
6 袁鹏;程施;;我国工业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估计[J];统计研究;2011年09期
7 窦育民;李富有;;环境污染物的影子价格:一种新的参数化度量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2年19期
8 赵丽霞;一个改进的CO2排放影子价格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9 叶斌;唐杰;陆强;;碳排放影子价格模型——以深圳市电力行业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云华;;排污权影子价格模型的分析及启示[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年02期
2 颜蕾;巫腾飞;;基于影子价格的排污权初始分配和交易模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2期
3 储益萍;;排污权交易初始价格定价方案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年S2期
4 林涛;;排污权交易制度中的价格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10年11期
5 赖伟捷;陈浩珲;温步瀛;江岳文;;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初始排污权分配[J];广东电力;2013年07期
6 李肖男;赵文会;高岩;张凌;;基于纳什均衡的排污权交易模型研究[J];华东电力;2010年01期
7 林涛;储益萍;江家骅;;排污权交易初始分配价格的制定与调节[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8 许民利;陈宇;;排污权定价研究综述[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9 谢文理;王之龙;陈志宁;陈俐伟;;经济开发区危险废物排放权交易模型[J];环境监控与预警;2009年02期
10 秦少俊;张文奎;尹海涛;;上海市火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估算——基于产出距离函数方法[J];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帅;基于计算实验的排污权交易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董敏杰;环境规制对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王群伟;全要素视角下的能源利用和二氧化碳排放效率测度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4 李金颖;电力—经济—环境协调与监管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5 吴强;矿产资源开发环境代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6 毛明来;和谐理念下的投资项目经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7 吴仕岩;城市土地资源开发环境成本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8 王文普;环境规制的经济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9 王陟昀;碳排放权交易模式比较研究与中国碳排放权市场设计[D];中南大学;2012年
10 刘伟明;中国的环境规制与地区经济增长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丽;排污权交易制度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0年
2 马晶晶;基于拍卖理论的排污权定价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1年
3 赵娜;碳排放权交易定价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宇;湘江流域排污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唐婷婷;我国城市居民生活用水价格管制问题探讨[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程施;中国工业部门二氧化碳减排成本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7 耿春建;大连市排污权交易系统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8 金雪;中国房地产业发展与碳排放相关性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9 郝靖戎;排污权初始分配模式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10 程擎擎;基于二级市场视角的企业排污权价值评估研究[D];贵州财经学院;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磊,张世秋;排污权交易中企业行为的微观博弈分析[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6期
2 张明喜;;我国开征碳税的CGE模拟与碳税法条文设计[J];财贸经济;2010年03期
3 丁乐群;于红红;董术涛;;电力系统备用容量模型[J];东北电力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4 赵文会;;初始排污权分配理论研究综述[J];工业技术经济;2008年08期
5 李小平;朱钟棣;;中国工业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基于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研究[J];管理世界;2005年04期
6 涂正革;肖耿;;中国工业增长模式的转变——大中型企业劳动生产率的非参数生产前沿动态分析[J];管理世界;2006年10期
7 肖江文,罗云峰,赵勇,岳超源;初始排污权拍卖的博弈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9期
8 秦少俊;张文奎;尹海涛;;上海市火电企业二氧化碳减排成本估算——基于产出距离函数方法[J];工程管理学报;2011年06期
9 胡民;;排污权定价的影子价格模型分析[J];价格月刊;2007年02期
10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经济研究参考;2009年7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丽霞;一个改进的CO2排放影子价格模型[J];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5期
2 王晟;刘青青;霍恺欣;;基于影子价格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期
3 涂正革;;工业二氧化硫排放的影子价格: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经济学(季刊);2010年01期
4 王彦佳;;实践低碳经济:兼顾GDP创造和CO_2排放[J];WTO经济导刊;2010年02期
5 刘燕娜;洪燕真;余建辉;;福建省碳排放的因素分解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2010年08期
6 潘雄锋;舒涛;徐大伟;;中国制造业碳排放强度变动及其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年05期
7 楚春礼;郭彩霞;鞠美庭;王雁南;;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能源消耗与碳排放分析[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1年08期
8 胡初枝;黄贤金;钟太洋;谭丹;;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年03期
9 李艳梅;张雷;程晓凌;;中国碳排放变化的因素分解与减排途径分析[J];资源科学;2010年02期
10 赵荣钦;刘英;丁明磊;焦士兴;;河南省农田生态系统碳源/汇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秦耀辰;;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A];第八届博士生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2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3 郑欣;程久苗;;基于土地利用结构的芜湖市碳排放效应研究[A];中国农业工程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刘晓;王铮;;中美碳排放量趋势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王志远;郑伯红;;城市空间紧凑度与碳排放强度相关性分析[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黄金碧;黄贤金;;江苏省城市碳排放核算及减排潜力分析[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7 黄静;高良敏;;淮南市碳排放定量核算研究[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8 董会娟;张智勇;李晓娴;薛冰;;基于IPCC方法的区域碳排放研究—以沈阳市和平区为例[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9 郭朝先;;中国碳排放因素分解:基于LMDI分解技术[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高杰;太湖六大行业治污提标升级[N];中国化工报;2008年
2 钱珊珊;小厂是关键 开源是重点[N];中国环境报;2009年
3 钟欣;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中国贸易报;2009年
4 周兆军;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商务时报;2009年
5 记者 冯洁;中国将试行碳排放强度考核制度[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颖春;相关行业或开展碳排放强度试点[N];中国证券报;2011年
7 郭一信;中国碳交易机制五年内成型 三大问题待解[N];中国贸易报;2010年
8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工程院院士 杜祥琬;练好内功是根本[N];人民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王晶;增长中转变 调整中成长[N];中国石油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公欣;政策信号明确 中国碳交易“谜局”将破[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海玲;管制政策下中国出口贸易的二氧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山东大学;2013年
2 马卓;吉林省碳排放峰值预测与控制策略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赵敏;上海碳源碳汇结构变化及其驱动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广为;中国碳排放强度预测及其影响因素动态效应建模[D];天津大学;2012年
5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6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范英英;基于碳排放总量控制的低碳经济发展优化模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8 李旭;经济快速发展区域碳排放机制与低碳发展策略[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9 汝醒君;中国和欧盟低碳发展比较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10 卢祖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制度变迁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琴;河西走廊灌溉农业区的人口生存碳排放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2 黄慧儒;中国出口贸易隐含碳排放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3 夏德建;基于情景分析的发电侧碳排放生命周期计量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4 方勇;中国碳排放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5 金汝蕾;碳排放演化动力系统理论及演化情景分析[D];江苏大学;2011年
6 李娜;低碳经济背景下公路运输碳排放交易体系构建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7 张春燕;气候变暖下的长江三角洲碳排放强度测算及减排政策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2年
8 牛晓婧;甘肃省碳排放特征及行业碳排放强度贡献率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9 李燕;西北省会城市家庭碳排放及影响因素分析[D];兰州大学;2012年
10 杨晓冬;宜宾市不同交通运输形式碳排放特征及演进动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32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32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