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国内外“低碳发展”研究进展及展望

发布时间:2019-09-09 16:14
【摘要】: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深入发展,人类活动造成的能源安全与全球环境变化日益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以低消耗、低排放、低污染、高效益为特征"低碳"发展模式受到国际社会、政府、环境非政府组织(E-NGOs)等推崇,各界纷纷开展"低碳"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本文在简要概述"低碳"发展的时代背景的基础上,从理论研究与价值取向、宏观碳排放及驱动因素、低碳经济性与实现策略、微观碳排放与低碳生活方式、低碳城市发展与空间规划等5个方面对国内外的低碳研究进行回顾,并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研究重点的差异、研究尺度的缺失、机制的探讨等方面进行评价,并展望未来的低碳研究—全面并力求反映现实的、面向未来与强调适应的、全球变化下不确定性的、追求品质与促进公平的低碳研究。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
【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03A11-0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8140971098)
【分类号】:F06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陆大道;姚士谋;;中国城镇化进程的科学思辨[J];人文地理;2007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郑晓瑛;陈功;庞丽华;曹桂英;任强;刘玉博;张蕾;纪颖;;中国人口、人力资本变化趋势[J];市场与人口分析;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葛丹东;空间至机制[D];浙江大学;2008年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朱颖琼;城镇化: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有效途径[D];苏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袁丽丽,黄绿筠;城市土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驱动机制分析[J];城市发展研究;2005年01期

2 何兴华;管治思潮及其对人居环境领域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3 胡序威;;中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4 周一星;;关于中国城镇化速度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5 姚士谋;陈振光;;我国城市化健康发展策略的综合分析[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6 吕斌;陈睿;;实现健康城镇化的空间规划途径[J];城市规划;2006年S1期

7 栾维新,王茂军;提高城市化水平与耕地面积变化的的关系研究——对大连市的实证研究[J];地理科学;2002年02期

8 王黎明,关庆锋,冯仁国,郑景云;全球变化视角下人地系统研究面临的几个问题探讨[J];地理科学;2003年04期

9 高超,朱继业,戴科伟,高松,窦贻俭;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太湖水环境保护:困境与出路[J];地理科学;2003年06期

10 刘耀彬,宋学锋;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模式及判别[J];地理科学;2005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万达;刘宇;刘艺娉;;低碳政府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估[J];开放导报;2011年04期

2 曹坤源;周葆生;;低碳城市发展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以合肥市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樊艳丽;;基于气候变暖的中国低碳城市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7期

4 孙凤英;刘婵;;低碳城市客运交通的实现路径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5 胡洋;;关于我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15期

6 毛超;李世蓉;刘杨;;向“低碳城市”转型框架体系与途径[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杭建伟;;加快发展低碳经济 争做全国低碳城市领跑者[J];社科纵横;2011年06期

8 任慧玲;;常州市建设低碳城市可行性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19期

9 戴星翼;;低碳发展:国际大都市的定位——以上海为例[J];探索与争鸣;2011年06期

10 赵昕;郭晶;;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技术进步因素及其动态效应[J];经济学动态;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刘荣霞;张鹏鹏;夏建新;汲荣荣;;我国北方农村牧区生存性碳排放特征与实证研究——以内蒙古通辽地区为例[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2 谢园方;赵媛;;旅游业碳排放测度方法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分析[A];发挥资源科技优势 保障西部创新发展——中国自然资源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周建伟;许晨光;裴磊;张萍;;我国包装工业碳排放总量测算及分析[A];第十三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4 周永章;;广东部分城市提出规划、建设低碳城市的背景[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徐安;;基于STIRPAT模型的沿黄省份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A];黄河流域资源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交流材料[C];2011年

6 梁磊;吕伟娅;王晓玲;胡恒祥;;节水与低碳排放关联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二)[C];2010年

7 杨君伟;苏明彻;;浅析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问题和途径[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8 曹晓静;郭茹;李风亭;;气候变化背景下上海市节能减排双重效益研究[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李想;王仲智;;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江苏省碳排放驱动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10 张金锁;赵京;王喜莲;;陕西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对策思考[A];低碳陕西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见习记者 海燕;话语权缺失 中国碳排放疑被贱卖[N];中国商报;2009年

2 记者 徐风;让碳排放尽在掌握[N];中国质量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李丹;出行一千里,请种一棵树[N];四川日报;2009年

4 证券时报记者 杨丽花;深港签署碳排放交易合作备忘录[N];证券时报;2009年

5 曹学明;力拓要求澳政府修改碳排放税计划[N];中国冶金报;2011年

6 记者 陈姗姗 实习记者 罗茜;欧盟明年拟征碳排放费 中航协携航企反击[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7 李善;澳大利亚开征碳排放税 中企投资成本骤增[N];中国贸易报;2011年

8 王尔德;30省碳排放清单出炉 18省为高碳区[N];中国贸易报;2011年

9 记者 李舒瑜;我市将年度考核企业能耗碳排放[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证券时报记者 张旺;上市公司碳排放意识日渐增强[N];证券时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陈红敏;我国对外贸易的能源环境影响[D];复旦大学;2009年

2 艾轶伦;清洁发展机制下国际经济合作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邢继俊;发展低碳经济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席燕;我国工业品出口影响碳排放的机制及其实证检验[D];湖南大学;2010年

2 孙慧丽;清洁发展机制下我国碳排放市场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3 鞠双妹;对构建我国碳排放权期货交易市场若干问题的思考[D];江西财经大学;2012年

4 张浩;中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5 谭淳;跃进公司低碳发展途径与经济性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6 刘倩晨;考虑碳排放的冷链物流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7 卢艺芬;江西省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杨超;上海银行碳金融战略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陈文艺;关于中国低碳城市及其营建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10 韩琳慧;我国碳金融市场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3371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3371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a7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