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交易的分配机制设计——基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经验

发布时间:2019-11-01 07:28
【摘要】:本文归纳了欧盟排放交易体系配给机制的特征,采用文献分析法对配给机制的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进行评估。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第一阶段实现了减排,第二阶段不存在过度配给,故减排能力将有所提高,但对节能减排技术投资的引致效应有限。碳配额带来的经济租金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较小,但意外收益的存在导致了收入分配的扭曲。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本文认为我国应加快完善碳市场的顶层设计,制定排放交易体系的纲领性指引,在国家五年规划中明确减排目标,将交通、农业等排放量较大且边际减排成本较低的行业融入到管控对象之中,由各个省份制定本省的分配细则,以基准排放作为分配原则,采用100%拍卖的形式,建立健全配给机制的配套政策安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高莹;郭琨;;全球碳交易市场格局及其价格特征——以欧洲气候交易体系为例[J];国际金融研究;2012年12期

2 林坦;宁俊飞;;基于零和DEA模型的欧盟国家碳排放权分配效率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作人;周德群;周鹏;苗壮;;基于环境ZSG-DEA的我国省区节能指标分配[J];系统工程;2012年01期

2 刘佳宁;;国际碳减排社会化制度创新回顾与借鉴——以排放权交易为视角[J];广东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3 郑立群;;中国各省区碳减排责任分摊——基于公平与效率权衡模型的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3年05期

4 王荧;李敏飞;;碳排放权核配研究综述[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5 杨正东;;北京市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可持续发展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6 刘佳宁;;中国发展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核心机制设计研究[J];经济问题;2012年07期

7 杜莉;张云;;碳金融交易问题研究述评[J];江汉论坛;2013年01期

8 汤维祺;吴力波;;公平与效率的协调和统一——基于中国区域间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减排政策模拟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9 王锋;冯根福;;中国碳强度对行业发展、能源效率及中间投入系数的弹性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2年05期

10 张程;马志良;;碳税理论及其实践经验借鉴[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Regional allocation of CO_2 emission allowance in China by 2020[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杨琛琛;基于能源环境效率的相关组织决策分析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2 刘红琴;中国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分配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峗峗;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机制研究[D];南京邮电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黄明皓;李永宁;肖翔;;国际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有效性研究——基于CER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联动效应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1期

2 李布;;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特征、绩效与启示[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3 曾刚;万志宏;;碳排放权交易:理论及应用研究综述[J];金融评论;2010年04期

4 邓凯旭;宋宝瑞;;小波变换在金融数据分析中的应用[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6年02期

5 刘勇;李志祥;李静;;环境效率评价方法的比较研究[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10年01期

6 周宏春;;世界碳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软科学;2009年12期

7 洪涓;陈静;;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关系实证研究[J];中国物价;2010年01期

8 成思危;;虚拟经济的基本理论及研究方法[J];管理评论;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腾;连惠宇;王修川;;浅谈循环经济与畜禽粪便资源化[J];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2 苏荣辉;;戴云山主峰区域—德化县生态功能区划分研究与实践[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年10期

3 杜立新;郭宏伟;余晓;;水泥行业节能减排与清洁生产——以鞍山某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清洁生产为例[J];环境保护科学;2010年03期

4 李志宏;;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方法简析[J];科技风;2008年12期

5 周兴;高庆杰;;沈阳市大学绿化建设与污水再生资源化利用[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10期

6 ;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的统一[J];重庆环境科学;1984年04期

7 潘炳炎;;深化改革中企业环保员的职能转变[J];上海环境科学;1988年09期

8 朱根民;庄频;;预防大型石油库环境安全事件对策浅析[J];现代商业;2010年05期

9 曹型荣;;工业节水中的环境效益问题[J];环境保护;1986年05期

10 李建柱;李晓鸥;封瑞江;刘洁;李东胜;;油泥及其处理工艺发展现状[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9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晓东;孙大光;刘可为;;实现东北老工业基地环境保护的新模式——清洁生产[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唐开敬;;企业发展与污染治理并举 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A];中国造纸学会第八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1997年

3 潘卫东;张丹阳;刘珂;;坚持节水与环境保护 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4 蒋胜利;孙国庆;;我厂的清洁生产工作总结[A];北京电镀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王云慧;张嘉勋;郝芳华;;水电站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四卷)[C];2009年

6 金成浩;刘铁菊;周冰;;论通化市实施“蓝天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7 王金秋;段雪松;;生物陶粒废水处理与回用技术初探[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8 刘利;;政府决策的环境效益——试论上海市政府有关机动车政策对环境的影响[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9 张静;;企业的清洁生产与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10 綦守荣;郭军民;;全厂工业、生活污水的综合利用[A];山东电机工程学会发电单位会员“节水与环境保护”交流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辛华;使环境效益转化为经济利益[N];民营经济报;2009年

2 记者 赵关良;上海开发风电环境效益巨大[N];中国环境报;2003年

3 通讯员 字正张;永平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双赢”[N];大理日报(汉);2009年

4 李新林邋胡俭;江都“治污运营权”外包[N];扬州日报;2008年

5 叶国宝 吴行才 黄瑛;去年创循环经济效益4000万元[N];闽北日报;2006年

6 云峰 本报记者 高岩;农村垃圾咋处理?[N];锦州日报;2009年

7 万晓玲;牛粪也能做出大文章[N];中国工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张焱;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9 郭举 姜志军 首席记者 于森 记者 袁英;实现环保与经济效益双赢[N];盘锦日报;2006年

10 孙玉阳 黄祥川;鲁西化工向治污要效益[N];中国环境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孔建;景观水体功能恢复技术研究及其环境效益评价[D];吉林大学;2006年

2 洪荣标;滨海湿地入侵植物的生态经济和生态安全管理[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3 牛皓;绿色屋顶环境效益评估方法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于合军;三峡库区和贵州石漠化地区生态治理模式及经济敏感性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5 张风春;沙质荒漠化损失的价值核算研究[D];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陈荣;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统的构建理论与方法[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7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捧莲;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李铌;城市居民固体废弃物收运与规划布局优化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10 李大鹏;以秸秆和谷氨酸废液制取生物絮凝剂及其净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俊艳;电子废弃物提金技术研究及其效益分析探讨[D];东华大学;2006年

2 杨慧;基于GIS的发展营养体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益评价[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7年

3 王玮;不同梯度区域间的环境补偿[D];浙江工商大学;2008年

4 梁玉斯;橡胶园农林复合生态系统评价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7年

5 孟大琳;山阳县皂素废水回用的技术可行性研究[D];长安大学;2006年

6 王灵会;万和电厂脱硫项目经济评价[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8年

7 周飞;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9 谭婷莉;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郑萍;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40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40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54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