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网络化时代的公共服务模块化供给机制

发布时间:2019-11-01 22:20
【摘要】:公共服务短缺特别是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足正成为各国面临的严峻考验,学界主要在供给主体多元化方面寻找出路。本文旨在通过解析网络化机制下公共服务需求和供给间的内生互动关系,得出提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破解之道。从模块化原理出发,本文指出模块化分解和联结基础上的网络化是累积循环的发展机制,因私人品向公共品变型,以及异质企业的行为选择等,异质公共服务需求攀升内生于网络化发展,累积异质人力资本渐趋占据其核心地位,公共服务供给与异质产品市场走向共生演进;为应对异质公共品需求,应转向以"公共服务发展中心"、"分层模块"、"需求拉动"、"扁平化"、"联结化"等为主要构成的公共服务模块化供给机制,新加坡的实践业已取得显著发展实绩。本研究对于中国应对公共服务短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及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昝廷全;系统经济:新经济的本质——兼论模块化理论[J];中国工业经济;2003年09期

2 周鹏;DIY:企业组织分析的另一个视角[J];中国工业经济;2004年02期

3 马莉莉;;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发展基础与选择[J];国际问题研究;2012年06期

4 迟福林;方栓喜;;公共产品短缺时代的政府转型[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5 郁建兴;吴玉霞;;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学术月刊;2009年12期

6 侯若石;;全球生产组织方式变化与企业社会责任[J];珠江经济;2004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峰;;论公司的出资形式和出资监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2 宁立志;曹亚玲;;从经济法视角看社会团体的法主体地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2期

3 李朝林;论人力资本优先投资战略[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4 范逢春;我国地方政府建设服务型政府述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徐俊峰;;人事管理的逻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6 刘祖云;汪洋;;公共政府:综述、比较与反思[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7 徐谷波;;教师薪酬制度设计中人力资本因素的思考[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8 郭剑平;;论我国法律秩序的法律文化匹配[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9 周忠华;;实践教学:学业和就业(创业)的基础[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10 吴小建;;政府雇员制的困境及其路径选择[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詹承豫;刘星宇;;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预警中的社会参与机制研究[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危机预警预控管理系统研究”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陈冲;洪中发;;服务型政府理念下公共政策的制定[A];“经济转型与政府转型”理论研讨会暨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上)[C];2011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曲振涛;陈彦丽;;食品安全多中心治理体制构建研究[A];2012年度(第十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周笑梅;;公共文化服务视域下的学习型政党建设[A];全国社科院系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第十六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下)[C];2009年

6 朱观艺;;行政文化的现代化探析[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7 帅学明;徐涛;;培育非政府组织推进我国行政体制改革[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8 刘惠贤;杨如龙;;我国公共服务市场化问题研究[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四辑)[C];2009年

9 杨志军;;多中心协同治理模式:基于三项内容的考察[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五辑2009)[C];2010年

10 曾保根;;基本公共服务导入“顾客”理念的隐患及其超越[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陆前安;社区体育俱乐部与政府、市场、社区关系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漆振光;新时期我国竞技武术人才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3 杨世木;我国体育信息资源配置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刘明生;公共服务背景下城市社会体育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5 徐婷;全球气候治理中的非正式国际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吴奇志;经济全球化下金融危机的治理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李俊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律地位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刘文菁;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9 李晓霞;中国基层公务员素质建设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陈春常;转型中的中国国家治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永木;人力资本对农村家庭贫困的影响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李凤兰;湖北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侯成智;国际环境非政府组织与国际环境法的发展:参与·创新·推动[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燕;区域科技型人才聚集下的知识溢出效应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王艳;政府在群众性体育赛事中的角色定位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7 乔宇;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都市社区治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何斌;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汪德荣;北部湾港口产业集群发展中的政府治理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饶亚娟;研究型大学教师参与学术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昝廷全;资源位理论及其政策启示[J];中国工业经济;2000年09期

2 昝廷全;制度的数学模型与制度设计的两个基本准则[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2期

3 昝廷全;特征尺度理论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层级结构[J];中国工业经济;2002年05期

4 平新乔;“新经济”的经济学——从《信息规则》谈起[J];国际经济评论;2000年Z4期

5 迟福林,方栓喜;加快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若干建议(24条)[J];经济研究参考;2004年13期

6 侯玉兰;论建设服务型政府:内涵及意义[J];理论前沿;2003年23期

7 昝廷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位对策[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02期

8 昝廷全;层级战略[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4期

9 昝廷全;制度的拓扑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10 余芳东;;扩大我国居民消费潜力的国际比较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金镖;;谈电视媒介的资金供给机制[J];中国财政;2005年11期

2 刘永功;余璐;;村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3 张瑞昌;;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探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4 袁伟;;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J];法制与社会;2007年09期

5 杨波;;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年S1期

6 郭存德;;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对策分析[J];甘肃农业;2008年06期

7 赵成福;;寻绎与审视:行政供给导向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J];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8 李齐云;张维娜;;农村垃圾治理服务:第三部门供给的可行性研究[J];山东经济;2010年01期

9 巨凡;;农村公共产品的选择和供给机制研究[J];世界经济情况;2010年01期

10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多元化供给机制重构研究[J];地方财政研究;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卢芳霞;;组团式服务:农村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创新[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汤尚颖;李泽红;;论建立消费型农副产品供给机制[A];湖北省人民政府第三届湖北科技论坛“三农问题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分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崔忠仁;;创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推进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袁伟;;构建以地方政府为主体的农村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王向东;陈毕雪;唐霖;;创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机制是毕节试验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当务之急[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6 张茂林;;武术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2)[C];2011年

7 范可旭;;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背景下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康志平;;乡镇政府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A];地方政府发展研究(第二辑)[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于慎澄;完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努力构建和谐青岛[N];青岛日报;2008年

2 肖万春;要形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N];中国改革报;2004年

3 南通市委党校“新农村建设”课题组 提供 课题组成员 姜作培 季建林 费凡 曹胜 陈峰燕;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的长效机制[N];南通日报;2006年

4 刘瑞华 李诗华;如何创新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中国经济时报;2003年

5 张晓山;农产品供给机制要避免“一少就喊,一多就砍”[N];第一财经日报;2008年

6 中国气象局计财司预算处;改革财政供给机制推进建立公共财政[N];中国气象报;2003年

7 华中师范大学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 陈伟东;社区是个什么样的“筐”?[N];社会科学报;2002年

8 中共运城市委党校 王海峰;浅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保障[N];山西党校报;2010年

9 广西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 刘东燕;优化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N];广西日报;2014年

10 本报评论员;希望的田野[N];丹东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董明涛;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3 王大伟;农村公共产品协同供给机制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4 于印辉;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李雪萍;城市社区公共产品供给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王永莲;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部金洲;转型期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2 汪培南;树型结构供给机制: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理性选择[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3 刘丹;我国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4 胡雯莉;完善我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5 万英;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林蜀;中国古代社会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李笼彦;整体性治理视域下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8 柳娃;村级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9 龚冬生;税费改革后农村公共产品的多元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王健康;中国公共产品有效供给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541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41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26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