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正确理解马克思“抽象劳动”的涵义

发布时间:2019-11-05 11:45
【摘要】:近期理论界有同仁认为马克思抽象劳动涵义"自相矛盾",并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生理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和"经济学意义上的抽象劳动"这两个概念,而且还提出"从商品二重性向产品二重性的历史演变"等观点,但这些观点是对马克思"抽象劳动"涵义的曲解。抽象劳动概念具有特定的涵义,它是和商品的价值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且和商品的价值共存亡。有人提出所谓生理学意义的抽象劳动、产品的二重性等概念,是脱离实际的形式逻辑推演。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罗荣渠;“现代化”的历史定位与对现代世界发展的再认识[J];历史研究;1994年03期

2 赵玲;对少数民族文化转型的哲学思考[J];学术探索;2004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田冠军;动态战略成本管理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瞿辉;电子媒介时代的技术悲观主义[D];兰州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刘有源,田辉玉,郭晓玲;论机器、土地为什么创造价值暨泛价值论[J];经济评论;2004年05期

2 刘有源;“泛价值论”何错之有——答屈炳祥先生的质疑与商榷[J];经济评论;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何干强;;也谈劳动生产率同价值创造的关系[J];教学与研究;2011年07期

2 唐斌;;试论金银成为货币的历史必然性——对我国现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的反思[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年08期

3 许光伟;;《资本论》第一卷的逻辑:历史发生学[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7期

4 刁连成;赵晓军;;如何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应对当代的市场经济[J];青春岁月;2011年14期

5 温汉华;邱岚;;从马克思商品价值理论解读品牌传播[J];商业时代;2011年22期

6 洛哇;;商品、货币与价值规律[J];商场现代化;2011年13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丁堡骏;;劳动二重性学说与实物量关系体系——关于新李嘉图主义的一个批判性研究[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2 雷震;;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主流经济学比较:逻辑体系与核心概念[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晓升;;具体劳动、抽象劳动和物化——评哈贝马斯对马克思劳动二重性思想的批评[A];全国"唯物史观的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当代意义"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张继良;;从市场演进看劳动价值理论的创新[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5 陈征;;现代科学劳动问题答客问[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6 陈俊明;;劳动者与劳动所有权:统一——离异——再统一——纪念《资本论》第一卷出版140周年[A];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第六届理事会暨第十一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赵驹;王秀婷;付师帅;;浅议大学生学习《资本论》的重要意义——对学生学习《资本论》后的调查[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第24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郭丽兰;;民主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资本论》与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A];“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世界社会主义”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玉海;付玉川;;破解“看不见的手”之“谜”——价值规律内涵结构的“耗散结构”研究[A];生产力理论创新与社会实践--中国生产力学会第15届年会暨世界生产力科学院(中国籍)院士研讨会文集[C];2010年

10 李克洲;;马克思和凯恩斯:经济学比较(一)比较的基础[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冯子标 焦斌龙;劳动同质性的假设是劳动价值论走不出困境的根[N];发展导报;2002年

2 沈建新(作者单位:上海生产力学会);劳动价值论没有过时[N];解放日报;2001年

3 初本德;发展地认识社会主义劳动价值论[N];金融时报;2002年

4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教授 谈敏;劳动价值理论应有新发展[N];文汇报;2001年

5 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靳共元;突破性理解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N];山西经济日报;2001年

6 笛清;《走出千年学术迷宫》创新解读劳动价值论[N];光明日报;2006年

7 靳共元;突破性地理解劳动价值理论[N];发展导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庄三红;劳动价值论的时代化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刘昌用;劳动强度理论探索[D];新疆大学;2002年

2 李接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胡月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创新和发展[D];渤海大学;2012年

4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史宏良;论当代管理劳动[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61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561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