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时空差异性分析

发布时间:2019-12-06 08:06
【摘要】:结合SEEA理论与方法,核算了中国西部城市——西安市1997-2009年的主要资源环境成本,基于市、县2级尺度探究其时空差异性,并计算了资源环境成本占GDP比例情况。结果表明:①按1990年可比价,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由177197.9万元增大到396031.8万元,年均增长率10.29%,高于同期GDP(7.25%)增长率。②资源耗减成本大于环境退化成本,但前者比重有所降低,由84.84%降为69.45%。③各区县占总成本比例差异明显。2009年,占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比重大于15%的是雁塔区,居于10%~15%的是未央区、莲湖区、户县;居于5%~10%的是新城区、碑林区、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其他区县小于5%。④据资环密度可将西安市分为3个圈层:碑林区、新城区、莲湖区属于I圈,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属于II圈,其他各区属于III圈;资环密度I圈集聚、II圈和III圈渐次降低;资源环境成本总量I圈最小,II圈和III圈比重相当;按组分分析,能源耗减成本总量在I圈较低,II圈和III圈较高,耕地耗减成本主要产生于II圈和III圈,污染成本I圈II圈III圈,生态成本集中于III圈。⑤资源环境成本占GDP比例1997年为7.58%,2005年达到11.27%,之后降低,2009年降为9.05%,呈现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空间上I圈II圈III圈。
【图文】:

密度图,资源环境,空间格局,成本


84830.75899.013769.7雁塔区4451.27599.79182.119867.5灞桥区1607.12653.63262.68341.3未央区3627.85744.26986.417909.9阎良区1271.51990.12112.53355.9长安区1471.62306.24000.510496.7临潼区1535.22007.63180.65809.2蓝田县1077.81302.91704.92825.3高陵县633.9779.01887.06451.9户县3778.94150.95036.86632.9周至县1104.21105.91342.12818.2西安市26677.443425.155411.21210045表3西安市环境退化成本(104元)Tab.3TheenvironmentaldegradationcostinXi'ancity(104yuanRMB)图52009年西安市资源环境成本密度空间格局Fig.5ThespatialpatternofresourcesandenvironmentcostdensityinXi'ancityin2009图3西安市各区县资源环境成本变化时空动态Fig.3Thetrendsofresourcesdepletion&environmentcostofeachcountyinXi'ancity0.02.04.06.08.0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户县新城区碑林区长安区灞桥区临潼区高陵县蓝田县周至县阎良区资环成本(108元)0100200300400500600增长率(%)1997年2009年增长率0%5%10%15%20%雁塔区未央区莲湖区户县新城区碑林区灞桥区长安区临潼区高陵县蓝田县周至县阎良区0.002.004.006.008.0010.0012.0014.0016.00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雁塔区未央区灞桥区高陵县阎良区户县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区域资源环境成本密度(万元/hm2)a.b.44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王广成;基于绿色核算的矿产资源定价方法研究[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2 杨友孝,蔡运龙;中国农村资源、环境与发展的可持续性评估——SEEA方法及其应用[J];地理学报;2000年05期

3 李松,赵英才;论环境成本及其属性[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年05期

4 石培礼,李文华,何维明,谢高地;川西天然林生态服务功能的经济价值[J];山地学报;2002年01期

5 赵同谦,欧阳志云,贾良清,郑华;中国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间接价值评价[J];生态学报;2004年06期

6 王树功,周永章;大城市群(圈)资源环境一体化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2年03期

7 谢高地,张钇锂,鲁春霞,郑度,成升魁;中国自然草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J];自然资源学报;2001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海燕,刘国彬,王继军;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产业结构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2003年08期

2 王洪翠;吴承祯;洪伟;何东进;林琴琴;王萍兰;陈灿;;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2期

3 程国栋;黑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学研究[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4 苏华,王忠静;内蒙古中西部区域发展与水资源合理配置的多目标分析[J];冰川冻土;2002年04期

5 黄湘;李卫红;;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6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7 郑景明,罗菊春,曾德慧;森林生态系统管理的研究进展[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8 校建民,马履一,王小平,徐晋涛,杨军;密云集水区森林树木固C动态经济效益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9 于格;鲁春霞;谢高地;;青藏高原北缘地区高寒草甸土壤保持功能及其价值的实验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刘学敏,史培军;生态建设产业化──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思路[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尚;;我国海洋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A];中国海洋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杜群;;生态保护及其利益补偿的法理判断——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法理解析[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四)[C];2006年

3 庞正轰;;广西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A];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广西生态学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4 褚艳玲;武剑锋;;绿色GDP研究的回顾与前瞻[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上册)[C];2005年

5 韩凌;宁淼;李金龙;刘萍;;区域环境规划中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以珠江三角洲区域为例[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6 饶胜;万军;张惠远;;关于开展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的总体构想[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7 洪华生;彭本荣;;或然价值法在绿色核算中的应用[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乔荣锋;高进云;;山地丘陵地区农地非市场价值评估——以湖北省宜昌市为例[A];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土地问题研究[C];2006年

9 戴波;;生态资产评估研究综述[A];云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10 祝廷成;杨允菲;王正文;;吉林省西部的草地[A];草业与西部大开发——草业与西部大开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草原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昭阳;多源遥感数据支持下的松嫩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卢远;吉林西部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及其生态效应[D];吉林大学;2005年

3 叶属峰;滩涂湿地泥螺(Bullacta exarata)的空间分布、重金属积累特征及其生态经济价值评估[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4 郭清和;广州市城市森林服务功能及价值研究[D];中南林学院;2005年

5 李金发;矿产资源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4年

6 许健民;黄河三角洲(东营市)湿地评价与可持续利用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7 张建华;环境经济综合核算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8 王庆日;城市绿地的价值及其评估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9 曹建华;林业投资项目环境影响价值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10 董孝斌;北方农牧交错带农业生态系统生产力分析评价及实证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新艳;北京市居民对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环境价值的支付意愿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2 蔡学彩;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植物研究所);2005年

3 张杰;企业环境成本管理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6年

4 郭晓泽;水坝工程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利弊关系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5 陈风琴;川西原始森林土壤大孔隙特征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建勤;旅游资源开发损益分析[D];新疆大学;2005年

7 王海春;内蒙古达里诺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游憩文化服务功能价值评估[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梁燕;羊草草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植物群落学指标[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9 谢红霞;铜川市城郊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LUCC)中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10 陈秀端;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生态效应及粮食安全的时空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广成,刘效参;矿产资源核算的理论框架[J];中国煤炭经济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2 何兴华;管治思潮及其对人居环境领域的影响[J];城市规划;2001年09期

3 彭文英,张科利,江忠善,孔亚平;黄土高原坡耕地退耕还草的水沙变化特征[J];地理科学;2002年04期

4 赵鹏大;地球科学的新使命——认知和发现非传统矿产资源[J];地球物理学进展;2001年04期

5 张金香,钱金娥;太行山草被水土保持功能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1996年02期

6 蒋志学;城市群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注意的若干问题[J];环境保护;1999年11期

7 杨士弘;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持续发展对策[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03期

8 刘君德;论中国大陆大都市区行政组织与管理模式创新——兼论珠江三角洲的政区改革[J];经济地理;2001年02期

9 金兆成;一体化与可持续发展思辨——兼论在城市规划领域的应用[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黄欠如,贺湘逸,周慕卿,蔡浔之,胡建业;红壤丘陵果农复合系统的小气候效应初步观察[J];江西农业学报;1998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理论与实践[A];江西省抚州市社科联论文集(2002-2003)教育文化类[C];2003年



本文编号:25703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703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c2f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