惯例的理论位置及其市场秩序关系:一个初步框架
【图文】:
图1 社会学里主要的社会行动范畴的概念带有比较浓厚的个体主义色制度化水平。之所以将惯习、例行型行动、情感型行动、工具合理性行线以下,,是因为就这些行动而言,行将此类行动的规范、程序和技术内市场中的惯例之所以未能引起重视,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其限于其作为一项社会安排或非制度当我们从结构主义的视角更深入时,却会发现惯例是作为一种结构
图2 市场中惯例生成、演变及其与市场秩序关系的理论路径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2 符平;;迈向市场社会学的综合范式——评弗雷格斯坦《市场的结构》兼议其范式修正[J];社会学研究;2010年02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符平;;“嵌入性”:两种取向及其分歧[J];社会学研究;2009年05期
2 刘世定;嵌入性与关系合同[J];社会学研究;1999年04期
3 王绍光;;大转型:1980年代以来中国的双向运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彭文兵,桂勇;经济社会学视角下的企业研究[J];财经研究;2000年09期
2 周长城,吴慧君;社会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传统探源[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4期
3 周长城;经济社会学发展的三个阶段[J];国外社会科学;1995年12期
4 周长城;经济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J];学术研究;1994年06期
5 周长城;;西方社会学家中的经济社会学思想评介[J];探索;1994年04期
6 王汇群;市场经济社会学——市场经济研究的一个新视点[J];经济纵横;1998年06期
7 李培林;巴黎读书札记之四:经济社会学思潮和罗桑瓦龙[J];读书;1997年08期
8 柴振荣;经济社会学:讲义:教学参考书[J];管理科学文摘;1998年12期
9 张家树;;这个惯例早就应该改了[J];乡镇论坛;1992年06期
10 阙祥才;论凡勃伦的经济社会学思想[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荣芝;李彦双;;完善监管与服务体系 依法规范建设工程分包市场秩序[A];七省市第八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07年
2 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中国市场秩序监管研究[A];市场监管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国工商行政管理学会2001-2002年度课题研究成果集[C];2003年
3 林民书;;市场机制与政府管理在整顿市场秩序过程中的不同作用[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4 李治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秩序[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与实践[C];1993年
5 仉建涛;胡义刚;;现代市场秩序:自然秩序与人为秩序的耦合——基于经济史和经济思想史的分析[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6 张建;;市场秩序长效监管机制的原则和标志[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7 严清华;刘穷志;;市场秩序的诚信维系及其路径依赖偏好[A];与时俱进 开拓进取(下)[C];2002年
8 李正华;覃有土;贺文华;;论资本运营中的信用基础[A];中国商法年刊第三卷(2003)[C];2003年
9 温兴琦;;发展循环经济中我国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对策思考[A];煤矿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论文集[C];2005年
10 赵正龙;陈忠;;企业网络结构与惯例的自然选择[A];2006全国复杂网络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评论员 李富永;由下往上的追责惯例该变了[N];中华工商时报;2011年
2 艾丽;塑管市场秩序有待完善[N];中国化工报;2005年
3 记者 陈玮;市工商局着力解决影响市场秩序突出问题[N];兰州日报;2008年
4 谢泽玲 记者 曹湘黔 实习记者 林琳;有效维护粮食市场秩序[N];自贡日报;2008年
5 记者 常连喜;我市专项治理出租车市场秩序[N];营口日报;2008年
6 记者 李海涛;2009年整顿和规范农村市场秩序工作方案出台[N];农民日报;2009年
7 记者 粱真鹏;汉滨加强工商监管维护市场秩序稳定[N];安康日报;2009年
8 易勇;北京西城全力维护市场秩序[N];中国工商报;2009年
9 记者 巢宏伟;全市集中整治市场秩序领导小组(扩大)会召开[N];九江日报;2009年
10 孔德立;市场秩序不规范 “团险个做”问题多[N];中国保险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根荣;市场秩序理论研究——从利益博弈的角度[D];厦门大学;2004年
2 彭文兵;经济社会学理论方法与运用[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3 李津燕;地方政府行为与市场秩序构建[D];武汉大学;2005年
4 陈元贵;仪式与审美尺度问题[D];复旦大学;2006年
5 王博涛;组织信息系统演化机制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08年
6 刘希良;市场秩序基础理论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9年
7 王海英;学校组织的行动逻辑[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8 肖辉忠;市场秩序与消费者利益[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余浩;基于互搏意愿的颠覆性产品创新管理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10 姚德文;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闫丽娟;论诚信与市场秩序[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2 张舒;市场秩序的制度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雍天荣;市场秩序监管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4 聂火云;市场秩序的伦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5 朱娅;论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芳;经济伦理与市场秩序[D];首都师范大学;2003年
7 肖时秋;哈耶克的市场秩序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8 桂生春;证券市场行为主体利益与市场秩序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03年
9 王晓敏;企业竞争力:基于演化理论的分析[D];山西大学;2006年
10 梁彦;规范我国法律服务市场秩序的制度性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791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79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