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粮食安全造成的生态价值损失评估模型及应用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8条
1 蔡运龙,傅泽强,戴尔阜;区域最小人均耕地面积与耕地资源调控[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2 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3 冉圣宏;吕昌河;贾克敬;齐永华;;基于生态服务价值的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环境影响评价[J];环境科学;2006年10期
4 韩书成,谢永生,郝明德;长武王东沟小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水土保持通报;2005年05期
5 肖玉,谢高地,安凯;莽措湖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经济价值变化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3年05期
6 尹飞;毛任钊;傅伯杰;刘国华;;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形成机制[J];应用生态学报;2006年05期
7 白晓飞,陈焕伟;不同土地利用结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变化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年01期
8 彭本荣,洪华生,陈伟琪,薛雄志,曹秀丽,彭晋平;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湘;李卫红;;荒漠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7期
2 彭建,王仰麟,陈燕飞,李卫锋,蒋依依;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3 李玉平;蔡运龙;;区域耕地-人口-粮食系统动态分析与耕地压力预测——以河北省邢台市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红侠,刘普幸;额济纳旗耕地压力动态变化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5 李春华;李宁;史培军;;自组织特征映射神经网络原理和应用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6 陈增奇,陈飞星,李占玲,陈奕;滨海湿地生态经济的综合评价模型[J];东海海洋;2005年03期
7 刘艳中;李江风;张祚;张娟;;县域耕地保有量目标约束机制及预测研究——以广西灌阳县为例[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6年05期
8 王良健;陈秧分;林目轩;何琼峰;;近十年长沙市区建设用地扩张的理性思考[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1期
9 陈士银;刘耀林;周飞;;湛江市土地利用结构及生态服务价值研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7年03期
10 龙花楼;李秀彬;;中国耕地转型与土地整理:研究进展与框架[J];地理科学进展;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曹蕾;陈志强;;福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2 乔荣锋;高进云;张安录;;我国城乡结合部农地城市流转的数量控制[A];“三农”问题与新农村建设——湖北省首届涉农领域青年博士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曹蕾;陈志强;;福建耕地压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A];土地利用的城乡统筹和区域统筹——2007中国科协年会8.3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4 申俊鹏;;基于总量动态平衡的耕地保护制度及其绩效评价——以河南省为例[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高雪松;邓良基;凌静;方从刚;林正雨;任秋容;;基于系统平衡的四川省耕地面积预测研究[A];2007年中国土地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余平;;基于HEA方法的受损植被的生态补偿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蒲金涌;姚小英;赵宏;;甘肃省天水市粮食安全生产初探[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8 陈增奇;陈飞星;李占玲;陈奕;;滨海湿地生态经济综合评价模型研究[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4)——瓯江河口综合考察论文集[C];2004年
9 吴姗姗;刘容子;齐连明;梁湘波;;渤海海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2)[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洪波;系统化耕地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应用[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2 郭淑敏;都市型农业土地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3 李加林;杭州湾南岸滨海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庄;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承载力评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5 唐文静;建国以来中国农地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6 郧文聚;农用地分等及其应用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7 吴玲;新中国农地产权制度变迁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2005年
8 何国松;多尺度丘陵山区耕地演变机理及预警系统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9 杨晓艳;土地开发整理规划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李有斌;生态脆弱区植被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霞;塔里木河中下游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研究[D];新疆大学;2007年
2 胡明;基于GIS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趋势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3 孔雪松;武汉市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环境安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陈秀端;基于LUCC的黄土丘陵沟壑区城郊生态效应及粮食安全的时空动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瑞改;三峡库区城市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王百川;中国耕地动态变化及其环境背景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2年
7 焦彩霞;榆阳区土地利用动态变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8 尹海伟;山东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时空变动及区域调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徐峰;不同生态环境背景下近十年中国耕地动态变化分析[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遥感应用研究所);2003年
10 许榕峰;基于遥感的龙海市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监测与专题研究[D];福州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白晓飞,陈焕伟;土地利用的生态服务价值——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2 徐俏,何孟常,杨志峰,鱼京善,毛显强;广州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3 程亨华,肖春阳;中国粮食安全及其主要指标研究[J];财贸经济;2002年12期
4 张秋菊,傅伯杰,陈利顶;关于景观格局演变研究的几个问题[J];地理科学;2003年03期
5 黎夏,叶嘉安;基于神经网络的单元自动机CA及真实和忧化的城市模拟[J];地理学报;2002年02期
6 何春阳,陈晋,史培军,范一大;大都市区城市扩展模型——以北京城市扩展模拟为例[J];地理学报;2003年02期
7 何春阳,史培军,李景刚,潘耀忠,陈晋;中国北方未来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J];地理学报;2004年04期
8 刘小平;黎夏;;从高维特征空间中获取元胞自动机的非线性转换规则[J];地理学报;2006年06期
9 宗跃光,陈红春,郭瑞华,徐宏彦;地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价值结构分析——以宁夏灵武市为例[J];地理研究;2000年02期
10 陈百明;未来中国的农业资源综合生产能力与食物保障[J];地理研究;2002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路子显;;粮食重金属污染对粮食安全、人体健康的影响[J];粮食科技与经济;2011年04期
2 王立志;;黑土地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及机遇[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8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兆良;孙波;;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原因和控制对策[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邹玉川;;实施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立耕地资源安全体系[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李志博;宋静;骆永明;;Cd在土壤-水稻系统中的传输及其潜在健康风险评估:个案研究[A];全国耕地土壤污染监测与评价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许娟;刘雪;白薇;朱昌雄;;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现状与防控策略[A];全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王军;崔秀丽;赵金龙;;构建河北省农业生态安全预警机制的理论探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6 钱正敏;冉景丞;;贵州农业生态安全探讨[A];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商照荣;;生态安全与核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赖力;;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9 张光辉;刘中培;张行南;连英立;严明疆;;河北平原地下水安全情势及施用农药化肥影响[A];环境与健康:河北省环境科学学会环境与健康论坛暨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国刚;杨德刚;;生态足迹模型及其改进模型在耕地评价中的应用[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映;防治土壤污染保证粮食安全[N];河南日报;2008年
2 田玉龙;水资源管理:粮食安全与环境友好的保障[N];中国水利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薛秀泓;生物多样性与人类粮食安全并存[N];中国改革报;2008年
4 鄂竟平;水土保持:山丘区新农村建设的生命线[N];人民日报;2006年
5 ;GEO—4阐述的几个关键[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6 张小青;水土保卫战全面打响[N];中国环境报;2007年
7 陆振华;专家称过量使用合成氮肥 致严重污染[N];粮油市场报;2010年
8 郭冰;世界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N];健康报;2002年
9 本版编辑邋 农业部副部长 张宝文 第十届全国政协常委、农业部原副部长 洪绂曾 原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十届常委 路明 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 宗锦耀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张福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教授 郝明德 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副院长 路战远 现代农装北方(北京)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崔刚 中国农科院植保所研究员 张克诚 中加可持续农业发展项目办公室 张治 博士 李玉霞 博士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 赵秉强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教授 李洪文 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教授 高焕文 山西省农机局副局长 许继光 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方宪法 吉林省农业委员会副主任 陈巳;发展保护性耕作 保障粮食安全 建设生态文明[N];农民日报;2008年
10 记者 胡顺涛 聂飞 纪文玲;划定限种禁种区 莫让重金属“傍”大米[N];重庆商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马林;中国食物链氮素流动规律及调控策略[D];河北农业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芦蔚叶;保障粮食安全导致的生态价值损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2 刘伟;西安市LUCC预测和优化配置研究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损失[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3 潘冰;辽宁省水资源足迹的计算及评价[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杨操静;水安全评价及其在渭河中的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07年
5 董依欣;引黄灌区水质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2年
6 胡乔利;冀中南地区农田生物量及碳截获能力时空变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贾静;近20年内蒙古土地利用/覆盖变化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估算[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0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80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