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低碳家装消费行为实现路径研究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敏;刘焕新;;湖南发展低碳消费对策研究[J];湖南社会科学;2010年04期
2 李国强;;推行低碳消费的障碍及对策[J];经济导刊;2010年12期
3 龚建文;;低碳经济:中国的现实选择[J];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07期
4 王建明;贺爱忠;;消费者低碳消费行为的心理归因和政策干预路径:一个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1年04期
5 余艳;乐永海;陈曲;;低碳经济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0年31期
6 黄李琴;;和谐社会与绿色消费[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02期
7 杨敬舒;;中国居民攀比性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8 陶蕊;;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环保型产品购买行为分析[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潘家华;朱仙丽;;人文发展的基本需要分析及其在国际气候制度设计中的应用——以中国能源与碳排放需要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年06期
10 杨选梅;葛幼松;曾红鹰;;基于个体消费行为的家庭碳排放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汤红娜;申彩虹;;政府在推进和发展农村低碳经济中的责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2年03期
2 刘长松;;北京市家庭生活用能消费的基本格局与政策取向[J];北京社会科学;2011年05期
3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课题组;;低碳城市的基本特点与建设策略[J];创新;2010年04期
4 ;Carbon Budget for Basic Needs:Implications of International Equity and Sustainability[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1年02期
5 盖宏伟;冯昭;;中国低碳城市发展模式构建[J];城市;2011年02期
6 李卢霞;黄旭;;低碳金融模式研究:实践考察与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10年10期
7 李卢霞;黄旭;;低碳金融模式研究:实践考察与战略思考[J];金融论坛;2010年S1期
8 刘岚;;城乡和谐视角下的农村环境问题探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7年01期
9 张健;张再生;陈宏毅;;低碳经济与政府作用分析[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刘艳芳;;江西发展低碳经济可行性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秦婧;;关于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的若干思考[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一卷)[C];2010年
2 王磊;;浅析碳税、碳交易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3 徐大佑;张杰;;社会转型背景下的中国企业绿色营销创新[A];中国高等院校市场学研究会2011年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吕兆芳;;物联网,中部崛起的低碳选择[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刘红专;;关于湖南低碳商业发展的研究[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薛小荣;郑传亮;;实现商业低碳化的对策建议[A];第四届中部地区商业经济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崔海兴;孔祥智;郑风田;;低碳经济下林业的作用及应对策略[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8 赵雄伟;;低碳经济机制下乡村旅游发展研究[A];低碳经济与林业发展论——中国林业学术论坛·第6辑[C];2009年
9 刘长松;;北京市城镇家庭生活用能碳排放基本格局与政策涵义[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4应对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C];2011年
10 王华荣;;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运行机制探讨[A];第六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姚宇;我国产业低碳化经济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晨;我国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复合系统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李年君;肖家河水电站CDM开发与创建国家碳交易所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4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段向云;物流企业低碳化发展的影响机理与运营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6 张文磊;基于国家利益分析的国际碳减排合作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7 孙秀梅;资源型城市低碳转型机理与调控对策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8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9 易艳春;外商直接投资、经经增长与我国碳排放关系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纪明;低碳经济背景下的碳博弈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梅燕;苏州建设低碳城市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王捷;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云南低碳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天舒;可持续发展视域下我国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庞博;促进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税收对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5 钱慕梅;中国东中西部出口贸易环境效应比较分析[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6 朱秉男;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与政策问题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7 王欣欣;低碳经济背景下煤炭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机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娣;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国际经验借鉴及对策[D];吉林大学;2011年
9 朱贝妮;发展低碳城市的公共政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丹;山西煤炭产业低碳发展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中英;王礼茂;;中国经济增长对碳排放的影响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6年05期
2 朱永彬;王铮;庞丽;王丽娟;邹秀萍;;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J];地理学报;2009年08期
3 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2009年02期
4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5 武永春;我国绿色消费的障碍因素分析[J];经济体制改革;2004年04期
6 潘家华;;怎样发展中国的低碳经济[J];绿叶;2009年05期
7 薛红燕;王成;刘春艳;;试论我国居民低碳生活方式建立途径[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0年08期
8 潘家华;后京都国际气候协定的谈判趋势与对策思考[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05年01期
9 龚建文;;从科学发展观视角看循环经济发展[J];企业经济;2008年02期
10 张一鹏;;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J];中外能源;2009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湖南大学 陈晓春 谭娟 陈文婕;[N];光明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孙岩;居民环境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宇伟;;基于TPB的中国消费者绿色消费行为的综合模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8年02期
2 吕志国;;基于数据挖掘的移动资费套餐设计模型的建立与实现[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7年12期
3 曹大宇;;中国股票市场财富效应的再检验——以城镇居民为例[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04期
4 邹红;喻开志;;股市收益率波动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分析[J];消费经济;2010年02期
5 徐鼎;中国货币需求函数模型实证研究[J];统计与信息论坛;1998年03期
6 孙继湖,彭建萍;时间序列分析技术在煤炭价格预测中的应用[J];地质技术经济管理;2000年03期
7 钟旭东,胡智荣,胡鹏;企业人力资本的测度和利用效果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8 吕久琴,陈晓芳;购并创造价值的估值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1年04期
9 徐建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区域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沙漠;2001年02期
10 廖福元,黄国石;警戒控制在投资中的应用[J];仪器仪表学报;2002年S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付兴方;李宗植;;可修复性航材修理间隔期的确定策略[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2 吴清一;张伟;李苏剑;;企业生产物流系统中的库存策略[A];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物料搬运分会第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2年
3 王道劬;李芸;;企业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博弈分析[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8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湖北恩施州财政局总会计师素质能力研究课题组;刘国文;;我国总会计师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A];2009年度中国总会计师优秀论文选[C];2011年
5 晁钢令;;论“阶段性消费行为”对我国居民消费增长的影响[A];中国经济60年 道路、模式与发展: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9年
6 黄国石;;有关我国国民总需求模型及其控制的探讨[A];1997年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1997年
7 杨国兴;刘振武;刘延跃;杨德宏;;轧钢系统生产计划辅助决策模型[A];1994中国控制与决策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8 范鹏飞;马泉生;;邮区中心局转运系统优化的理论分析及模型[A];2001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9 柳思维;黄毅;张国政;;农产品营销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A];纪念农村改革30周年学术论文集[C];2008年
10 柳思维;黄毅;张国政;;农产品营销力影响因素模型与实证研究[A];第三届(2008)中国管理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鹏;江西亿元打造“模型鄱阳湖”[N];人民长江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苏文龙 陈月飞 王晓映;天价航母模型卖的究竟是啥[N];新华日报;2011年
3 海通股指期货联合研究中心 李子婧;基于BIRR模型的宏观因子套利策略[N];期货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王巍;木模型怎能练成数控车工[N];河北日报;2010年
5 记者 仝春建;中再产险推出超赔再保险定价模型[N];中国保险报;2009年
6 黄久平;滁州针对基本药物新建快检模型[N];中国医药报;2010年
7 ;蔡f :中国版雁阵模型将会形成[N];中国经营报;2011年
8 北京 郭松民;强化节约意识不能仅仅靠教育[N];中国改革报;2007年
9 本报记者 任震宇;“明知驾车劝饮酒”等当选[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朱周良;裁员潮或进一步加重经济困局[N];上海证券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春;供应链管理系统的信息技术与模型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李松青;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矿业权价值评估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3 刘承水;基于数据挖掘的客户序位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06年
4 吕波;基于商圈发展动力机制的商业地产选址模式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5 王建伟;房地产开发企业持续经营投资决策研究[D];同济大学;2005年
6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李秉荣;包头生态城市建设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05年
8 孟利清;基于Multi-Agent的林产品供应链管理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张子坤;在线点评平台如何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一个信息性社会影响的观点[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10 汪浩瀚;转型期中国居民消费的不确定性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征宇;河南省足球彩票消费者消费行为的研究与对策[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2 陈欣欣;对我国城市中青年女性消费行为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徐军泰;大学生消费者决策风格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4 张方杰;商业银行个人金融产品的比较分析与营销策略研究[D];青岛大学;2006年
5 高明;流动性约束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行为[D];山东大学;2006年
6 薛薇;基于消费行为的市场细分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7 周小红;有关北京市城镇居民消费行为的某些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之茵;CRM的投资回报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9 吕娜;社会资本视角下的农村劳动力流动研究[D];西北大学;2007年
10 牛智慧;旅游景区生态足迹定量测算模型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5852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85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