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正确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由高校马克思理论教学引发的思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光元;丁俊萍;;政治文明视野中的农村基层民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张志海;消费模式与中国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J];中共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3 朱建波;;当前村民自治改革的制度变迁困境[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4 卢新波;中国经济学的基本假定:初步的综合[J];财经论丛;1998年03期
5 卢新波;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再认识:从方法论角度的说明[J];财经论丛;1999年06期
6 郭为桂;公共空间与公民参与:大众民主的困境及其出路[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9期
7 陆国庆;产业创新:超越传统企业创新理论的新范式[J];产业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8 李建平;掌握《资本论》方法,正确理解劳动价值论[J];当代经济研究;2002年01期
9 黄锐波,吕元礼;新加坡“托管式民主”分析[J];东南亚纵横;2004年06期
10 李淑云;中亚五国政治民主初探[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3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君栩;资本与生产力关系的哲学审视[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陈柳;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2年
3 董振华;创新劳动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秦远建;产业集约化理论与中国汽车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刘普照;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相关性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黄先海;蛙跳型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3年
7 陈波;利益变更论——中国经济利益关系演变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8 王廷惠;微观规制理论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张军;企业成长的系统控制论[D];四川大学;2003年
10 刘凤芹;农地制度与农业经济组织[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庄严;国际银行的混业经营趋势及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模式选择[D];湖南大学;2001年
2 王虎林;关于马克思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含义的再认识[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高豪彦;政治权力运行法治化[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陈雅丽;韩美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白正府;教育选择风险及其规避[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马和平;政治文明:社会主义政治的价值指向[D];华侨大学;2004年
7 高文博;技术创新经济学述评[D];吉林大学;2004年
8 曹国丽;论公共权力的制约与公共责任的实现[D];吉林大学;2004年
9 王晖;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与影响[D];吉林大学;2004年
10 李长宏;转型期中国反腐败策略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王曙光;经济学的贫困:科学反思与范式革命[J];天津社会科学;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许贶南;;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J];湖南农机;2011年07期
2 武建奇;陈立华;;虚假需求和金融危机——国际金融危机的马克思经济学思考[J];海派经济学;2009年04期
3 吴振磊;;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城乡关系理论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4 徐秋慧;;试论三足鼎立的中国经济学[J];云南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4期
5 颜鹏飞;;中国经济学逻辑体系的新探索——兼论马克思的经济学逻辑构建体系[J];海派经济学;2010年04期
6 孙继红;;马克思语境中的马克思主义内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年08期
7 任力;;马克思的金融危机理论研究[J];海派经济学;2009年05期
8 岳利萍;白永秀;;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生态经济思想的比较[J];经济纵横;2011年06期
9 刘鸿明;;“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10 杨虎涛;;马克思经济学与奥地利学派——能否以及如何实现演化分析的综合[J];海派经济学;2010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凤华;古家军;;诚信的产生、缺失和构建——基于马克思经济学理论的思考[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许崇正;;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经济学对西方经济学的超越[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唐思文;;重视经济学基础理论的研究和创新,,重视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璐;;有效需求问题探源:马克思和凯恩斯[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5 谷书堂;;面向21世纪的中国经济学的发展[A];理论·改革·发展[C];1998年
6 杨文进;;论宏观体系的马克思经济学[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暨第七次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4年
7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颜鹏飞;;关于中国特色的转轨型政治经济学体系的若干思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9 胡世祯;;不应把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变成—个空壳——读《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核心》一文的几点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杨玉华;;马克思“劳动力转移理论”与“拉尼斯-费”模式的比较[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福建师范大学代表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金燕;经济学的历史性、现实性和民族性[N];光明日报;2007年
2 清华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赵准;马克思经济学研究的两个着力点[N];光明日报;2011年
3 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马克思经济学说与当代社会主义[N];人民日报;2003年
4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朱柏铭;并不存在非此即彼的关系[N];社会科学报;2008年
5 冯颜利;刘国光获首届“世界马克思经济学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胡乐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融入主流”:一种可疑的取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7 ;中国经济学的重建与改革流派[N];文汇报;2004年
8 许崇正;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9 邹东涛;政治经济学范式的创新发展[N];人民日报;2006年
10 晏智杰;浅谈中国特色经济学的建设[N];光明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高嵩;马克思经济学的经济行为主体研究[D];北京大学;2005年
2 武建奇;马克思的产权思想[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3 岳宏志;马克思价值理论研究[D];西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范冬梅;马克思经济学时间观的当代思考[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云芳;《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经济学时间思想探析[D];新疆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敬寿;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方法论传统的现代意义[D];武汉科技大学;2002年
4 柏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5 张秋云;企业组织结构的马克思经济学分析及启示[D];河南大学;2001年
6 段迎晖;论经济学的人本精神[D];湘潭大学;2004年
7 吴颖林;经济学人性假设比较研究[D];贵州大学;2008年
8 朱高鹏;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9 郭艳倩;马克思价值转形问题研究述评[D];西北大学;2009年
10 郭玲;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有关争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D];山西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5860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5860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