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深入剖析制度因素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利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配合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定性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比较中外发展模式,最终得出若干结论和建议,从而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本文着重区分制度缺失和制度低效,分别剖析它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探索产业技术升级的最优路径。 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概述全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第二章介绍本文分析所使用的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第三章从制度经济学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制度因素的关系;第四章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制度制约因素解析为两个方面,制度缺失和制度低效;第六章对本文提出的相关结论和判断利用经验分析的办法给予证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就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案例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启示和借鉴,理解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最后一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高新技术产业 制度 知识产权 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276.44;F091.349;F224
【目录】:
- 内容提要4-10
- 第1章 绪论10-16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11-12
- 1.3 主要研究方法12-13
- 1.4 主要观点和理论创新13-16
- 第2章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16-32
- 2.1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范畴16-21
- 2.1.1 制度的基本定义16-17
- 2.1.2 从老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17-20
- 2.1.3 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20-21
- 2.2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内容21-30
- 2.2.1 交易费用理论21-23
- 2.2.2 产权理论23-24
- 2.2.3 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24-26
- 2.2.4 制度变迁和演化理论26-29
- 2.2.5 新政治经济学29-30
- 2.3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的影响30-32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分析32-48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32-36
- 3.1.1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念32-34
- 3.1.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34-36
- 3.2 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6-45
- 3.2.1 知识产权制度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36-37
- 3.2.2 激励、契约与高新技术发展37-41
- 3.2.3 政府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41-44
- 3.2.4 非正式制度与技术创新44-45
- 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45-48
- 3.3.1 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条件与制度安排的意义45-46
- 3.3.2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制度安排模式46-48
- 第4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制度变迁48-62
- 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和状况48-58
- 4.1.1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48-49
- 4.1.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49-53
- 4.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53-58
- 4.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58-62
- 4.2.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的特点58
- 4.2.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路径的选择58-60
- 4.2.3 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建设的不足60-62
- 第5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62-82
- 5.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62-71
- 5.1.1 企业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62-67
- 5.1.2 政府管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67-71
- 5.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低效的制度经济学分析71-82
- 5.2.1 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文化发展现状71-75
- 5.2.2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75-77
- 5.2.3 发展中国家的“模仿陷阱”——山寨与路径依赖77-79
- 5.2.4 新政治经济学解读79-82
-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解析82-108
- 6.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解析82-95
- 6.1.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经济指标间的关系解析82-84
- 6.1.2 高新技术产业R& D 投入解析84-90
- 6.1.3 我国技术进步率的解析90-93
- 6.1.4 人才资本产权激励障碍因素分析93-95
- 6.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东中西部地区比较95-97
- 6.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行业分析97-108
- 6.3.1 电子信息产业97-99
- 6.3.2 生物产业99-102
- 6.3.3 软件产业102-108
-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城市考察108-120
- 7.1 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108-114
- 7.1.1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109-110
- 7.1.2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110-111
- 7.1.3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111-114
- 7.2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比较114-120
- 7.2.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实施比较115-117
- 7.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供给比较117-120
- 第8章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比较与借鉴120-127
- 8.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特点120-122
- 8.1.1 重视研发经费投入和支持120-121
- 8.1.2 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和风险投资政策121-122
- 8.1.3 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特定领域的发展122
- 8.2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122-123
- 8.2.1 积极倡导产业政策122-123
- 8.2.2 法律保障与政策鼓励相结合123
- 8.3 美日等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启示123-127
- 8.3.1 法律制度建设124
- 8.3.2 税收优惠政策124-126
- 8.3.3 公共采购政策126-127
- 第9章 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制度保障127-138
- 9.1 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中的主导地位127-131
- 9.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127-129
- 9.1.2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主导作用129-131
- 9.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财税政策的积极推动131-134
- 9.2.1 财税政策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三大作用131-132
- 9.2.2 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132-134
- 9.3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良好发展的环境134-135
- 9.3.1 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的制度环境134-135
- 9.3.2 推动企业竞争力创新机制的形成135
- 9.4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35-138
- 9.4.1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136
- 9.4.2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136-138
- 参考文献138-144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144-145
- 致谢145-146
- 中文摘要146-149
- Abstract149-1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飞跃;;粤港联手推进高新技术产业[J];港澳经济;1998年09期
2 王选;;王选等17位科技界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扶持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若干建议[J];科技与企业;1995年03期
3 罗跃平;;企业体育文化对现代企业发展的影响[J];企业研究;2011年12期
4 谢朝德;;我国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J];金融与经济;2011年05期
5 刘美霞;;试论如何构建事业单位的的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外资;2011年13期
6 陈宏宇;;关于加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思考[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6期
7 尹思雨;;是否应该回归金本位制(英文)[J];中国外资;2011年16期
8 ;科技在线[J];安徽科技;2011年08期
9 王奇;;浅析企业应收帐款日常管理制度[J];才智;2011年16期
10 张洁晶;;留学人员创业园发展策略研究[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洁;杨悦;;浅议临床药师制度的建立[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2 廖华;;论《环境保护法》中制度条款的完善[A];环境法治与建设和谐社会——2007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7年
3 李艳峰;;技术手法·管理效能·制度建设——公司治理中的全面预算管理[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4 剧宇宏;赵园园;;绿色经济与绿色金融法律制度创新[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孟海清;;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A];云南冶金集团总公司“百日安全无事故活动”论文集[C];2005年
6 李瑜;;论排污权交易及其配套制度的构想[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7 李争;冯中朝;;对新形势下构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思考[A];县域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研究——2007中国科协年会专题论坛暨第四届湖北科技论坛分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王世杰;;对农机维修体制和制度的几点思考[A];第十一次全国农机维修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王晶;;我国公民参与公共决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21世纪中国公民教育的机遇与挑战——两岸四地公民教育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陈瑞清;;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型和谐社会[A];循环·整合·和谐——第二届全国复合生态与循环经济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李月明;济南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大关[N];科技日报;2008年
2 李华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N];经济日报;2005年
3 本报驻京首席记者 苏小和;背时的制度[N];经理日报;2005年
4 通讯员 白瑞东 雷爱军 汪立新;三河高新技术产业引领经济发展[N];廊坊日报;2005年
5 敖海燕;严格执勤制度[N];人民武警;2005年
6 本报记者 钱丽;携手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N];贵阳日报;2008年
7 记者 徐斐;确保完成全年高新技术产业既定目标[N];济宁日报;2008年
8 记者 宋茜 实习生 黄晓龙;高新技术产业逆势上扬[N];江西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史秋实;汤宝昌:高新区是民族高新技术产业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史秋实;汤宝昌:高新区是发展民族高新技术产业的基地[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艺瑾;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2 张丙乾;权力与资源[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穆子砺;论中国商事调解制度之构建[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朱拥政;刑事诉讼中的财产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王越;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2005年
6 战松;制度与效率[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7 熊琳;日本劳动争议解决制度及其最新发展[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8 周飞;土地征用制度改革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10 王孝伟;政府信用问题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增辉;武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2 胡志强;国际金融危机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体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侯海苏;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张弓;甘肃高新技术产业融资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5 王琦;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6 陈东升;新疆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直接介入及限度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8 史蕾;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投资环境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9 方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法律制度分析[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10 王春利;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1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261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