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2 22:16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技术快速发展,新技术成果的应用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影响日益凸显,技术进步问题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和各类学者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学术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不仅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而且研究视角狭窄,很难对现实中的技术进步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并提供有效的指导。鉴于马克思在研究技术进步问题时所运用的科学方法及其所拥有的广阔视角,其理论在当代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而且技术进步思想在马克思理论体系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对马克思的技术进步理论进行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在对马克思文本进行认真梳理的基础上,运用文本解读法、唯物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对马克思的技术进步思想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透过马克思对众多具体技术进步问题的针对性论述,还原和提炼出了蕴涵于其背后的技术进步思想,进而揭示出了这些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构建了一个研究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基本框架,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理论体系。论文以技术进步与生产关系相互作用为主线,在对马克思视野中的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和类型等分析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了技术进步发生的机制,从五个方面详尽阐述了技术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正反两方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当代人们关于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中有争议的观点,彰显了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科学性和其强大的生命力。 论文的主要内容分为八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研究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的可能性、必要性和现实性,分析当前国内外关于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概括说明研究中使用的方法、主要内容、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等。第二章是技术与技术进步。本章对马克思关于技术和技术进步的内涵、特点、类型等进行了分析,为后面各章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技术进步发生机制论。本章从技术进步的主体、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以及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三个方面,对技术进步得以发生的机制进行了研究。第四章是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本章从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基本观点的阐述出发,对技术进步过程中,技术和技术劳动在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之间的复杂关系,指明了技术进步最终将会使资本主义经济发生灾难式崩溃。第五章是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本章从经济增长、财富创造、经济结构变迁和经济全球化四个角度探讨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六章是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本章首先对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以及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限度进行了阐述,然后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对技术进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劳动方式革新、生产关系变革过程中的具体作用机制和作用限度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技术进步在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和灭亡中的具体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第七章是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本章首先对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问题进行了研究,然后对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最后分析了技术进步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具体途径及其作用限度。第八章是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本章首先对其它学者关于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观点进行了一个大致概览,其次对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进行了详细论述,然后重点对技术异化给人的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进行了研究,最后对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进行了阐释,并指出了技术进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力杠杆和必经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 技术进步 生产关系 技术异化 作用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中文摘要5-7
  • Abstract7-15
  • 第一章 绪论15-47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15-29
  • 1.1.1 技术进步的现实背景15-17
  • 1.1.2 理论界对技术进步问题的研究17-24
  • 1.1.3 马克思对技术进步问题的探索24-27
  • 1.1.4 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的意义27-29
  • 第二节 国内外马克思技术进步思想研究现状29-42
  • 1.2.1 国外研究现状29-35
  • 1.2.2 国内研究现状35-42
  • 第三节 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之处42-47
  • 1.3.1 论文的研究方法42-43
  • 1.3.2 论文的主要内容43-45
  • 1.3.3 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45-47
  • 第二章 技术与技术进步47-69
  • 第一节 对技术范畴的追问47-57
  • 2.1.1 历史上的技术范畴47-49
  • 2.1.2 技术定义之争49-52
  • 2.1.3 马克思视野中的技术52-54
  • 2.1.4 技术与科学的关系54-57
  •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属性及特点57-63
  • 2.2.1 技术的本质57-58
  • 2.2.2 技术的属性58-61
  • 2.2.3 技术的特点61-63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涵义、类型及特点63-69
  • 2.3.1 技术进步的涵义63-64
  • 2.3.2 技术进步的类型64-66
  • 2.3.3 技术进步的特点66-69
  • 第三章 技术进步发生机制论69-91
  • 第一节 技术进步的主体69-76
  • 3.1.1 技术进步主体的类型69-74
  • 3.1.2 主体在推动技术进步过程中的能动作用74-75
  • 3.1.3 主体在技术进步中的作用限度75-76
  • 第二节 技术进步的源泉和动力76-83
  • 3.2.1 技术进步的根本源泉:知识的积累77-78
  • 3.2.2 技术进步的动力——辩证唯物主义的角度78-81
  • 3.2.3 技术进步的动力——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81-83
  • 第三节 技术进步的影响因素83-91
  • 3.3.1 生产关系83-86
  • 3.3.2 物质基础86-87
  • 3.3.3 阶级斗争87-88
  • 3.3.4 社会交往状况88
  • 3.3.5 生产要素的聚集程度88-91
  • 第四章 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和价值增殖91-112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价值形成91-99
  • 4.1.1 劳动价值论的基本观点91-95
  • 4.1.2 技术本身不创造价值95-96
  • 4.1.3 技术劳动创造价值的条件96-97
  • 4.1.4 技术进步对价值形成的影响97-99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价值增殖99-104
  • 4.2.1 资本的价值增殖99-100
  • 4.2.2 技术进步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100-102
  • 4.2.3 技术进步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102-104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04-112
  • 4.3.1 技术进步是经济危机的加速剂104-107
  • 4.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危机的缓冲作用107-109
  • 4.3.3.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109-112
  • 第五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发展112-139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112-118
  • 5.1.1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观点112-115
  • 5.1.2 技术进步与资本积累115-116
  • 5.1.3 技术进步与资本利用效率的提高116-118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财富创造118-124
  • 5.2.1 马克思的财富观118-123
  • 5.2.2 技术进步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123-124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结构变迁124-131
  • 5.3.1 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125-128
  • 5.3.2 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128-131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经济全球化131-139
  • 5.4.1 经济全球化的基本思想131-134
  • 5.4.2 技术进步在经济全球化中的作用134-136
  • 5.4.3. 技术进步与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136-139
  • 第六章 技术进步与社会发展139-168
  • 第一节 社会发展的基本观点139-148
  • 6.1.1 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139-144
  • 6.1.2 社会制度变迁的动力144-146
  • 6.1.3 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限度146-148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生产力发展148-152
  • 6.2.1 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具体途径148-151
  • 6.2.2 技术进步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作用限度151-152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劳动方式革新152-158
  • 6.3.1 技术进步与劳动工具的变革152-153
  • 6.3.2 技术进步与分工、协作的发展153-157
  • 6.3.3 技术进步与生产组织的变迁157-158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生产关系变革158-161
  • 6.4.1 技术进步与所有制关系的变化158-159
  • 6.4.2 技术进步与利益冲突159-161
  • 6.4.3 技术进步与社会变革161
  • 第五节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灭亡161-168
  • 6.5.1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162-164
  • 6.5.2 技术进步与资本主义社会的灭亡164-168
  •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168-185
  • 第一节 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观点168-174
  • 7.1.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和制约性169-171
  • 7.1.2 人对自然的能动性171-172
  • 7.1.3 人与自然矛盾的历史发展172-174
  • 第二节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恶化174-180
  • 7.2.1 技术进步是生态环境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174-175
  • 7.2.2 资本主义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表现175-178
  • 7.2.3 技术进步引发生态问题的根源178-180
  • 第三节 技术进步与生态环境改善180-185
  • 7.3.1 技术进步与生产的生态化181-183
  • 7.3.2 技术进步在改善生态环境中的作用限度183-185
  • 第八章 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185-217
  • 第一节 技术进步与人的发展观点概览185-192
  • 8.1.1 早期的技术乐观主义与浪漫的人文主义186-187
  • 8.1.2 当代各类学者的不同观点187-192
  • 第二节 技术进步在人类发展中的巨大作用192-199
  • 8.2.1 技术活动与人的形成193-194
  • 8.2.2 技术进步与人类能力的提升194-197
  • 8.2.3 技术进步与人类生活条件的改善197-198
  • 8.2.4 技术进步与人类自由度的提高198-199
  • 第三节 技术异化、影响及其社会根源199-209
  • 8.3.1 劳动异化理论的基本观点200-202
  • 8.3.2 技术异化对工人的影响202-206
  • 8.3.3 技术异化的社会根源206-209
  • 第四节 技术进步与人的全面自由发展209-217
  • 8.4.1 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内涵209-214
  • 8.4.2 技术异化消除的技术途径214-217
  • 参考文献217-225
  • 致谢225-227
  •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27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文新;;深入挖掘马克思技术哲学的思想资源——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研究一个不可或缺的领域[J];长白学刊;2005年06期

2 孟捷;产品创新与马克思的分工理论——兼答高峰教授[J];当代经济研究;2004年09期

3 任力;;马克思对技术创新理论的贡献[J];当代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4 张荣芳;;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研究的现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S1期

5 王志伟;;技术活动与人的生成——兼论马克思技术思想的当代意义[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6 R.米什拉 ,汲自信;马克思理论中的技术和社会结构——探索性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1980年01期

7 马丽;技术进步和社会变迁——试论马克思的技术观[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1期

8 陈桂香;吴刚;郭泽忠;;论马克思的科技创新思想[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9 杨勇华;;马克思关于技术变迁的演化经济思想[J];经济学家;2007年04期

10 吴孙华,周世祥;技术进化中的选择机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4年07期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技术进步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18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3418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bc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