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
发布时间:2017-06-01 01:06
本文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让·鲍德里亚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社会学家,也被认为是法国旗帜最为鲜明、著作最为晦涩、创作力最为丰富的后现代理论家,是“现时代最重要和最具煽动性的作者”。他一生著述十分丰富,生前出版的50多部著作广泛涉及哲学、社会学、精神分析学、符号学等学科领域,甚至还包括种族、恐怖主义、性别政治、文学理论以及摄影艺术等内容,是一位具有鲜明跨学科特征的理论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的转变,不仅使劳动和生产性质发生改变,更深深地影响着大众的日常消费领域。鲍德里亚从分析物品和消费入手,把符号学引入其研究领域,以全新的视角考察了当代西方社会异化的种种新形式,开创出独树一帜的符号消费思想,将对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的考察和批判引领到新的境界。鲍德里亚的符号消费思想一开始遵循着马克思的生产逻辑,尔后与之分离进入符号逻辑中,本文沿着这一线索,对他的符号消费思想进行梳理。 除了前言和后记之外,本文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介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形成的背景。首先从鲍德里亚的生平、思想发展历程以及学术影响等方面展开论述。其次分别叙述了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罗兰·巴特的大众文化解码思想、列斐伏尔的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揭示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产生的理论根源。 第二部分: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理论构成。依据鲍德里亚著作创作的顺序,探寻其符号消费思想的发展脉络。首先在系统研读其著作的基础上,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生成,即对他的“物-符号”、消费社会、符号逻辑等理论层层展开,从中理清其消费思想的初期脉络;其次考察了鲍德里亚在走向后马克思思潮之后,通过对西方社会消费文化层面的批判,揭露符号对消费社会的全面操纵,使主体性逐渐丧失,凸现出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批判性。 第三部分: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评析。首先比较了鲍德里亚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批判理论之间的关系。其次阐述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启示意义。其符号消费思想,对异化理论、马克思商品的“二重价值”理论以及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都有所发展,拓展了马克思批判的新视野,为马克思理论补充了新的思想资源。最后考察了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局限性。由于符号学方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生产理论的全盘否定,他的符号消费思想逐渐走入“符号决定论”的理论困境,最终陷入“无根”的消费悲观主义,对符号消费的认识走向了极端。
【关键词】:符号消费 消费社会 异化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91.3;F014.5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8
- 引言8-11
- 一、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背景及其理论根源11-26
- (一) 鲍德里亚其人及其思想历程11-15
- (二)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理论根源15-26
- 二、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理论构成26-40
- (一) 符号消费思想的生成26-35
- 1. 物-符号:消费社会兴起的标志26-30
- 2. 生产逻辑和符号逻辑:消费社会的双重逻辑30-31
- 3. 符号消费:消费社会的显著特征31-35
- (二) 符号消费思想的批判性35-40
- 1. 人的主体性丧失35-37
- 2. 虚假的大众传媒37-39
- 3. 失却精神力量的消费文化39-40
- 三、对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评析40-48
- (一) 鲍德里亚与西方马克思主义消费批判理论的关系40-41
- (二)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的启示意义41-45
- (三) 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存在的局限性45-48
- 结语48-50
- 参考文献50-54
- 致谢54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江翠峰;电视广告中“健康”的符号化及其消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弘韬;消费社会背景下的房地产广告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学军;符号的神话——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思想批判[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郭珊;美国商业性设计的广告符号学解读[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鲍德里亚符号消费思想评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1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11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