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2010年开始,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为标志,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分析,有两种主要的经济学方法。一种是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即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上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对立统一关系的分析方法。一种是凯恩斯的总需求分析方法。按照马克思基本原理分析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原因,虽然结构性需求不足也是原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的原因在生产领域,生产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创新不足,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畅,要素生产率较低等,这实际是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表现的阶段性特征。所以,认识引领新常态,保持国民经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要牢牢把握我国所处发展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位,坚持发展是硬道理不动摇;要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着力创新驱动,创造新供给;要妥善处理质量、效益和速度关系,保持经济稳定的中高速增长;把深化改革和惠民生紧密结合。而对于需求和消费不足要客观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我国出现的需求不足是结构性需求不足,不宜笼统地认为我国已经是"过剩经济"。
【作者单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南开大学经济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 马克思 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 经济新常态 社会主要矛盾 发展生产力
【分类号】:F091.91
【正文快照】: 大致从2010年开始,由内生因素决定并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种新常态在“十三五“期间乃至更长时期还会持续。在新常态下,如何保持国民经济以合理的速度持续健康发展,如何保证经济发展方式顺利实现转变,如何能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由传统的要素投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荣海,,王月光;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问题的辨析──与吉彦波同志商榷[J];桂海论丛;1994年02期
2 李冠瑶;集中精力发展生产力[J];生产力研究;1998年02期
3 刘明珍;我国小康社会主要矛盾的阶段性特征[J];岭南学刊;2002年05期
4 孙玉凡;董家忠;;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理论前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5 黄仁伟;;改革开放有创新[J];经营管理者;2008年02期
6 李文学;;重新审视社会主要矛盾[J];农村工作通讯;2010年10期
7 银翠莲;;关于社会主要矛盾中需求变化的分析[J];阴山学刊;2006年06期
8 吴宣恭;;根据所有制实际重新分析当前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2年01期
9 陈丽君;;略论“九七”前后香港社会主要矛盾[J];当代港澳;1997年01期
10 任立强;;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重新概括与内涵解读[J];商业时代;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马镔;;50年来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A];探索新路构筑辉煌——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五十周年论文集[C];1998年
2 吴宣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A];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集萃——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的战略思维(2011)[C];2011年
3 杨建伟;;从社会主要矛盾到社会主义本质——略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及其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系[A];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十周年理论研讨会专辑[C];2002年
4 孙培龙;于维丽;张建泽;赵洪丽;;浅谈安全生产的四个特点[A];山东水利学会第十届优秀学术论文集[C];2005年
5 杨纪武;;公平正义与科学发展[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康伟;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表述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2年
2 广东省委党校教授 郑志国;如何理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N];人民日报;2013年
3 王作全;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N];学习时报;2007年
4 彭清;深刻认识“三个没有变”[N];新疆日报(汉);2012年
5 程建国;从“三个没有变”历史方位看坚持科学发展[N];解放军报;2012年
6 中共周口市委党校 刘士欣;保持清醒头脑 牢记“两个没有变”的基本国情[N];周口日报;2007年
7 边文;“片言只字”有讲究[N];杭州日报;2011年
8 绍兴市委党校 陶坚;以求真务实精神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N];绍兴日报;2007年
9 记者 薛平;达旗开展助农创业“四进”活动[N];鄂尔多斯日报;2007年
10 自治区党委党校副教授 程建江;“两个没有变”是观察国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N];新疆日报(汉);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谦;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动力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刘晓灿;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任务[D];郑州大学;2011年
2 赵象举;中国共产党的社会主要矛盾理论历史演进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3 赵大亮;中国共产党探索社会主要矛盾的历程、启示与意义[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4 朱晓露;中国民主同盟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关系研究(1941-1949)[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5 姜术俊;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兴国;毛泽东关于建国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工作中心认识过程探析[D];河南大学;2007年
7 倪倩;过渡时期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和党的工作重心问题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关系的原理及其在经济新常态下的现实意义,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76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4376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