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主权债务危机反思宏观经济学理论困境
本文关键词:从主权债务危机反思宏观经济学理论困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金融危机后,波及欧洲发达国家的主权债务危机又使欧洲经济陷入低迷。面对危机,宏观经济学中的治理路径如增加政府收入、减少政府支出和以债养债的做法都面临现实的困境。主权债务危机困境久久无法解决,既显示了欧洲社会面临着艰难的利益博弈,也反映出宏观经济学在危机治理和对政府行为假设和研究方面存在的一些缺陷。
【作者单位】: 中共山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关键词】: 主权债务危机 发达国家 宏 观经济学
【分类号】:F015
【正文快照】: 主权债务危机发展的历史脉络梳理债权债务关系来源于信用的发展,最初,只是在作为市场主体的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之间产生,随着国家的出现,特别是随着国家职能的不断扩大和强化,在政府税收不能完全满足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等需要时,政府开始举债,从而开始出现政府的主权债务问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志君;;对宏观经济学与增长理论框架的反思和批判[J];经济学动态;2010年05期
2 董建新;政府是否是“经济人”?[J];中国行政管理;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先;;关于艾毕曼德悖论的思考——政府“利己”与“利他”的假设分析[J];重庆行政;2009年06期
2 王圆圆;;经济人理论及其在公共管理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9年07期
3 李雅萍;叶映红;;从政府的“经济人”假说看待公共财政[J];东方企业文化;2011年14期
4 龙朝双,王小增;准公共经济组织角色下我国地方政府横向合作关系探析[J];湖北社会科学;2005年10期
5 黄茂兴;;冲突与和谐:经济人与政府人——兼论和谐社会中政府“经济人”的行为模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陈玲;公务员激励机制研究——模型与实证[J];公共管理学报;2005年02期
7 苗建军;崔俊富;;基于投资理论的中国地方政府社会性支出不足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09期
8 杨华;殷东萍;龙海波;;区域经济合作背景下地方政府行为定位分析[J];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何继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价值失配及其协同策略分析[J];长白学刊;2013年01期
10 杨洪泉;;我国政府地理信息资源共享的现状研究[J];测绘科学;201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尚成;我国社会医疗保险谈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孙泽兵;党政领导干部竞争性选拔考试制度创新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周尚成;我国社会医医保险险判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龙海波;信用政府的建构:社会资本与政府信用的关系视角[D];浙江大学;2012年
5 赵宇鸣;城市区大遗址保护中外部性治理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6 孙世强;经济人人性演化、跃进与制度构建[D];吉林大学;2006年
7 刘美彦;激励视角下的政府绩效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8 张力;我国公务员工资收入决定机制转换[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秦海林;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模式研究:一个制度理论的解读[D];吉林大学;2007年
10 汪继红;中国公开选拔领导干部考试制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圆;我国地方政府信用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2 祁樱;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政府行为外部性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1年
3 马友鹤;乡镇政府公共产品供给能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4 范鹏飞;中国居民金融资产增长的实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祖会英;长江三角洲深度一体化发展中利益均衡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姬学敏;新公共管理及其对中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7 吴兴智;“经济人”假说及其对我国行政改革的启示[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8 柳杨;政府行为外部性与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6年
9 董小平;地方公共治理视野中的公民行政参与[D];苏州大学;2007年
10 耿晓丹;专业技术类公务员激励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杨文进;;略论“经济人”假说片面性的合理性[J];东岳论丛;2006年02期
2 张红;政府的“经济人”特性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3年12期
3 经济增长前沿课题组;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累积效应与资本形成——当前经济增长态势分析[J];经济研究;2003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积业;经济模式转换与宏观调控问题[J];经济纵横;1989年04期
2 刘鸿儒;;关于金融改革与宏观调控的几点思考[J];西南金融;2006年02期
3 黄志亮;;宏观调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规定[J];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11期
4 郭志娇;发挥政府功能与应对绿色壁垒[J];辽东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敏生;信息辑萃(刊中报)[J];西南金融;2005年08期
6 周学;;我国宏观调控应从粗放干预转为精确干预[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10期
7 佚名;;2009年中国经济运行预测[J];农产品市场周刊;2008年46期
8 周学;;我国的宏观调控应有新的提高[J];中国经贸导刊;2006年12期
9 李海波;;从经济周期看中国房地产发展[J];经济问题;2006年09期
10 方栓喜;宏观调控 势在必行[J];北京观察;200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家澍;;关于财务会计基本假设的重新思考[A];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姬永强;刘海东;;成本控制使地产精英突出重围[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8卷)[C];2007年
3 田益祥;谭地军;;中国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分析[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4 张晋光;;对“珠三角”物流园区建设中宏观调控问题的反思[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姬志玲;;浅谈农业机械化事业宏观调控的手段和措施[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郑新立;;当前经济走势与明年宏观调控政策取向[A];中国生产力学会第十五届年会专辑[C];2009年
7 杨德炎;;试论宏观调控下的微观竞争——新时期总编辑工作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A];中国编辑研究(2003)[C];2003年
8 吴京辉;肖峰;;本轮宏观调控为国有房企提供“复兴”机遇[A];投资增长速度研究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9 陈献勇;;会展经济发展中的政府职能解析[A];2006首届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郭其友;陈婧;;土地供给与经济周期:土地政策参与宏观调控的理论诠证[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济;发达国家的宏观调控[N];浙江日报;2004年
2 副教授 徐振海;宏观调控对经济发展有何促进作用[N];解放军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张翼 李金桀;中国经济:用行动点燃信心[N];光明日报;2008年
4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 招商证券顾问 王建;随时做好宏观调控从紧向松的准备[N];中国证券报;2007年
5 王宇;发展服务业是宏观调控应有之意[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4年
6 陈东琪;熨平经济周期:10.5%下的宏观调控[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7 本报记者 宗新建;浙江民营经济蜕变主旋律:重组、规模、品牌[N];第一财经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任春;宏观调控成效明显[N];中国改革报;2006年
9 ;宏观调控的数据支持有待改善[N];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
10 欣华邋任民;宏观调控不力论不符合事实[N];南方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澜波;宏观调控法治化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2 刘满平;中国宏观调控系统运行、转换与绩效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3 罗斯丹;中国金融安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谢戈力;土地参与宏观经济调控的理论与实践[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6 刘家义;宏观调控与财政政策[D];西南财经大学;2000年
7 王云川;消费需求的宏观调控[D];四川大学;2002年
8 李萌;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韩高举;中国奶业发展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10 安起光;非完全竞争市场的宏观经济优化模型[D];山东大学;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飞;国家干预比较研究:理论与实践[D];南昌大学;2009年
2 盛阳;对当前中国物价波动分析及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周永远;中日企业所得税调控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4 吴老二;中国房地产业宏观调控政策选择[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5 邱军平;国家棉花储备宏观调控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冯博;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调控房地产市场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7 唐琦;我国土地增值税制度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8 张玉先;我国房地产市场的非均衡统计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9 李洪生;红光房地产公司土地增值税清算实务的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建楠;20世纪末中国两次通货膨胀的比较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主权债务危机反思宏观经济学理论困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0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10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