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
发布时间:2017-07-02 18:11
本文关键词: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
【摘要】: 所有制问题是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所关注的最重要的问题。个人所有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阐述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时指出:“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从而资本主义的私有制,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是个人所有制的经典表述。学界关于此著述颇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因此,也被认为是“经济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研究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按照历史和逻辑相统一、文本分析与问题式解读相结合、整体分析与层次分析相结合、抽象分析与具体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的文本及内涵进行全面分析和探索。 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介绍选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及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之处及其难点。 第二部分:从纵向上(历时态)对马克思所有制思想进行阐述、梳理、总结及分析。根据马克思、恩格斯的有关论述所有制内容的著作,来全面把握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的思想。主要包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德意志意识形态》、《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资本论》、《反杜林论》等著作。 第三部分:从横向上探索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内涵,重点在于怎样理解共同占有基础上的个人所有制。包括马克思个人所有制思想的价值基础、其主体自由人联合体、马克思设想的个人所有制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社会构想、对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理解。 第四部分:着重在于对我国现阶段学术界的个人所有制理论的反思,并指出研究个人所有制思想对我国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 重建 个人所有制 共产主义 文本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91.9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一、绪论8-12
- (一) 文献综述8-10
- (二) 主要研究方法10-11
- (三) 写作本文的创新点及难点11-12
- 二、马克思所有制思想的历史演变及内涵12-33
- (一) 概述12-14
- (二)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哲学根据14-18
- (三)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所有制思想18-23
- (四) 《1857——1858 年经济学手稿》中的所有制思想23-27
- (五) 《资本论》中的个人所有制思想27-31
- (六) 《反杜林论》中对杜林责难的反驳31-33
- 三、对个人所有制思想的全面解读33-47
- (一) 个人所有制思想的价值基础33-36
- (二) 对联合起来的“自由体”的分析36-40
- (三) “个人所有制”的理论构想40-44
- (四) “对土地等生产资料共同占有”的理解44-47
- 四、对个人所有制思想理论现状的反思及启示47-53
- (一) 对个人所有制思想理论研究成果的反思47-50
- (二) 个人所有制思想对我国现阶段的理论和现实意义50-53
- 致谢53-54
- 参考文献54-55
【引证文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闫何清;财产、制度与人[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本文关键词: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个人所有制理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10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