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2 20:32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研究
【摘要】: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根本旨趣在于赋予人的劳动以真正的意义,为人的劳动展现出一种崭新的道德意境。它是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主体要求赋予人的劳动以“正义”意蕴、使劳动获得人的身份和尊严、从而实现自由全面发展的价值理想和人学旨趣的自觉澄明。 本文解析了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科学内涵、基本原则以及伦理价值,深入透视了我国现阶段的劳动问题,并就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和实现劳动正义进行了探索。社会主义劳动正义有着科学的内涵。它拥有深厚的历史渊源,直接产生于马克思主义劳动正义思想;它承载着劳动正义和社会主义双重价值诉求,包涵劳动权利得到正义分配、劳动条件得到正义配置、劳动过程得到正义规范、劳动成果得到正义交换以及劳动关系得到正义调适;它的理念依据和现实依据表达了社会主义对劳动正义的价值诉求,凸显其存在的道德理由。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必须坚持自主性原则、平等性原则、公正性原则以及互利性原则等基本原则。自主性原则诉求选择职业、决定劳动目的以及完成劳动任务的权利自主;平等性原则诉求劳动主体与非劳动主体之间、劳动主体与劳动主体之间以及劳动关系中各主体与后代主体之间的平等;公正性原则诉求劳动过程中劳动目的、劳动手段、劳动效率以及劳动产品的公正性;互利性原则诉求劳动成果在劳动主体与企业主之间、劳动主体、企业主与最不利者之间、当代各主体与后代主体之间的分配要用互利性原则进行规束。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具有丰富的价值。其对个人的价值体现在扩大劳动者自主选择、提升劳动者职业素质以及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其对社会的价值则体现在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及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其对自然的价值则体现在彰显自然的为人本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维护自然的生态平衡。现阶段我国的劳动在劳动权利、劳动关系、劳动成果分配以及劳动过程等方面与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诉求基本一致,但也存在诸多的问题,需要作出严肃反思和匡正缺失。实现社会主义劳动正义应当选择有效的路径:一是健全劳动法规,维护劳动权利自主;二是完善协商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三是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劳动成果共享;四是建设监控体系,达致劳动过程公正。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研究是就如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实现劳动正义而进行的理论探索。这些探索有助于解蔽劳动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为劳动者诉求自由全面发展提供伦理支持;有助于政府设计以人为本的劳动制度体系,为劳动者劳动权利的实现提供制度保障;有助于用人单位超越市场经济规则的利益考量,为劳动者劳动价值的实现提供目标指向。
【关键词】:劳动正义 社会主义 价值 实现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14.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9
- 第一章 绪论9-15
- 1.1 选题的背景9-10
- 1.2 选题的意义10
- 1.3 国内外研究状况分析10-13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13-15
- 第二章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科学内涵15-28
- 2.1 劳动正义思想的渊源15-19
- 2.2 劳动正义概念的厘定19-23
- 2.3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涵义23-26
- 2.4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依据26-28
- 第三章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基本原则28-40
- 3.1 自主性原则28-31
- 3.2 平等性原则31-33
- 3.3 公正性原则33-37
- 3.4 互利性原则37-40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价值分析40-52
- 4.1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个体价值40-44
- 4.2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社会价值44-48
- 4.3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自然价值48-52
- 第五章 现阶段我国劳动正义状况透视52-62
- 5.1 劳动权利的正义审视52-54
- 5.2 劳动关系的正义分析54-57
- 5.3 劳动成果分配的正义思考57-59
- 5.4 劳动过程的正义考察59-62
- 第六章 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的实现路径62-74
- 6.1 健全劳动法规,维护劳动权利自主62-65
- 6.2 完善协商机制,促进劳动关系和谐65-68
- 6.3 落实按劳分配原则,,实现劳动成果共享68-72
- 6.4 建设监控体系,达致劳动过程公正72-74
- 第七章 结论74-76
- 参考文献76-78
- 致谢78-79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7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子富;;劳动关系的协调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6年01期
2 陈春萍;;论和谐社会的和谐劳动[J];道德与文明;2006年05期
3 沈晓阳;体制正义·法律正义·道德正义[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3年04期
4 陈学明;;马克思所构建的“意义世界”是当代人的指路明灯[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12期
5 张长生;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广东”的重点工程[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毛勒堂;;批判和超越“生产主义”[J];教学与研究;2007年07期
7 胡海波;正义与正义观的哲学理解[J];教学与研究;1997年08期
8 毛勒堂;;劳动正义: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伦理诉求[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05期
9 任雅静;步娅婷;;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及对策研究[J];企业活力;2006年07期
10 何中奎;论法治社会中的平等就业[J];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勒堂;经济正义:经济生活世界的意义追问[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主义劳动正义研究
本文编号:5111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111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