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南地区面板数据
本文关键词: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对碳排放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西南地区面板数据
更多相关文章: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的调整
【摘要】:产业结构变迁是一个产业结构合理化、高级化发展的过程,它不仅是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也是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促进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基于产业结构变迁视角,引入反映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泰尔熵指数和反映产业结构高级化的经济服务指数,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了1997~2012年西南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变动可以有效抑制碳排放量增加和降低碳排放强度水平,从减排效果来看,产业结构高级化变动更能促进节能减排的实现;对外开放程度是降低碳排放的重要影响因素,而提高财政支出与人均GDP水平会增加碳排放量,但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强度。
【作者单位】: 广西师范大学西南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级化 碳排放 碳排放强度 产业结构的调整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桂滇黔地区碳排放实证研究——现状评价与对策”(12YJA630101)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F121.3;X196
【正文快照】: 导论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速度加快使温室气体尤其是碳排放(CO2)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为应对气候变化,世界主要国家相继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等系列条约,并制定了严格的碳减排标准,这无疑给中国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如何实现从能源要素投入和牺牲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德旭;姚战琪;;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效应、优化升级目标和政策措施[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5期
2 王群伟;周鹏;周德群;;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的动态变化、区域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1期
3 干春晖;郑若谷;余典范;;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和波动的影响[J];经济研究;2011年05期
4 韩坚;盛培宏;;产业结构、技术创新与碳排放实证研究——基于我国东部15个省(市)面板数据[J];上海经济研究;2014年08期
5 江洪;赵宝福;;低碳视角下能源效率变动与产业结构演进非线性动态关系——基于1990-2012年面板数据[J];经济问题探索;2015年07期
6 付凌晖;;我国产业结构高级化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J];统计研究;2010年08期
7 刘建翠;;产业结构变动、技术进步与碳排放[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3年05期
8 周荣蓉;;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对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分析——基于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J];学术界;2013年10期
9 张雷;李艳梅;黄园淅;吴映梅;;中国结构节能减排的潜力分析1[J];中国软科学;2011年02期
10 朱永彬;刘昌新;王铮;史雅娟;;我国产业结构演变趋势及其减排潜力分析[J];中国软科学;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宜钟;;产业结构理论综述[J];北方经济;2010年24期
2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J];数据;2010年03期
3 陈万明;石丽;;江苏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J];商业研究;2012年05期
4 荣幸;陈月;杨汇潮;;我国经济周期对非寿险承保周期的影响研究[J];保险研究;2012年04期
5 赵阳;;山东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投资支持策略[J];中国城市经济;2012年02期
6 张永葵;;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与扩大出口的关系[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
7 宋斌斌;;“后金融危机”背景下河南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1年09期
8 陈本凤;周敏;;基于产业视角的劳动收入份额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7期
9 陈宏伟;李桂芹;陈红;;中国三次产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及比较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0年02期
10 曾铮;;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实证和战略——基于供给视角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岚岚;杨小琼;朱昊阳;;北京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研究[A];北京市第十五次统计科学讨论会获奖论文集[C];2009年
2 程桂荣;;河北制造业增长因素的实证研究[A];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经济规律[C];2010年
3 陈明爱;钟式玉;周德群;张雪;;我国碳排放的空间差异问题研究综述[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Public Health(CEPPH 2012)[C];2012年
4 沈岱岱;孙久文;;天津开发区产业结构和竞争力的动态偏离 份额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5 罗若愚;张龙鹏;;四川自贡市产业转型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6 雷明;虞晓雯;;资本动态效应下中国区域能源—经济—环境绩效研究(1998—2011)[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7 胡荣才;黄晓璐;陈雪琪;;长汀中游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8 杜国祥;;中新生态城生态产业考核体系研究[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9 杨永福;朱泯静;朱蕾;;产业转型升级与政府职能转变——以设备制造业为例[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10 欧燕;何兴强;陈平;;FDI影响产业结构的渠道与机制——理论和实证研究[A];市场经济与政府职能转变——2012年岭南经济论坛暨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军;企业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许涛;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劳动收入改进[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张璞;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王庆丰;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5 董锋;中国能源效率及能耗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荣薇;中心城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1年
7 汪克亮;基于非参数前沿方法的中国省际全要素能源效率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8 李军;企专多重异质性与出口行为:Melitz模型的拓展与来自中国制造业的证据[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10 张阳;技术进步与中国服务业结构优化:理论与实证[D];湖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凯;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1年
2 王丽;环境约束下中国区域工业技术效率与生产率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李亚楠;基于共生的山西省乡村旅游产业整合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4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5 陈小红;我国钢铁产业结构优化策略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朱晓红;危机后中国发展服务贸易的战略选择[D];沈阳理工大学;2011年
7 彭良燕;我国各地区不同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效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李红佳;广东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1年
9 郭晓丹;基于环境DEA方法的碳减排绩效评价[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李莉;资源约束下唐山市的产业结构优化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风庆;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偏离分析[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蒋振声,周英章;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国的实证分析与政策含义[J];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3 许广月;;我国碳排放影响因素及其区域比较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财经论丛;2011年02期
4 帅通;袁雯;;上海市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的变动对碳排放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9年10期
5 李冠霖,任旺兵;我国第三产业就业增长难度加大——从我国第三产业结构偏离度的演变轨迹及国际比较看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增长[J];财贸经济;2003年10期
6 顾乃华;1992-2002年我国服务业增长效率的实证分析[J];财贸经济;2005年04期
7 张雷;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J];地理学报;2003年04期
8 王强;郑颖;伍世代;李婷婷;;能源效率对产业结构及能源消费结构演变的响应[J];地理学报;2011年06期
9 刘卫东;张雷;王礼茂;赵建安;马丽;唐志鹏;高菠阳;余金艳;;我国低碳经济发展框架初步研究[J];地理研究;2010年05期
10 史丹;结构变动是影响我国能源消费的主要因素[J];中国工业经济;1999年1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徐宏毅;服务业生产率与服务业经济增长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施美霞;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联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文博;;“工业强省”战略下贵州省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度化分析[J];北方环境;201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彭丹;;县域经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理论研究[A];湖南省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也;山西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的途径[N];山西经济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张淑君;赵民:盛世之下更要有危机感[N];人民政协报;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副所长 李平;转变发展方式 我国工业前景看好[N];福建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余亭;我国海洋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增长效应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花园园;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东北大学;2009年
3 段全英;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经济增长效应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4 张桂英;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1年
5 李洪春;攀枝花市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03年
6 张银风;能源和环境约束下浙江省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2年
7 张大儒;我国政府投资与产业结构合理化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4年
8 陈嘉佳;转移支付对中国企业发展和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影响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194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19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