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
本文关键词: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分析
【摘要】:研究在一定生产关系下的生产,研究反映生产关系的整体经济系统,称为政治经济学。发展与国内外经济现状相适应并适于本国政治经济发展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是当今政治经济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本文以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理论框架为例,详细叙述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的发展,并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对我国政治经济学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科学的预测。分析政治经济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可以极大促进我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与创新,并推动我国对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探讨。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
【关键词】: 政治经济学 理论框架 社会主义 分析
【分类号】:F0-0
【正文快照】: 理论缘起政治经济学不仅仅是简单地将经济学和政治学组合在一起,而是将这两门学科科学、有机地进行融合。凯波拉瑟(J.Caporaso)和莱温(D.Levine)提出:新政治经济学的核心思想发生了变化,是基于历史和制度分析,来对主流经济学的假设和概念进行批判,并强调要全面地分析、理解政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徐现祥;王贤彬;高元骅;;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J];世界经济文汇;2011年03期
2 张宇;张晨;蔡万焕;;中国经济模式的政治经济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刘国光;;关于中国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若干问题[J];政治经济学评论;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菊琴;王慧慧;张振英;;试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人才支撑[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12年01期
2 程霖;宋双杰;;中国模式的历史先声: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发展战略[J];财经研究;2012年06期
3 李超;;基于“劳-资”初次分配效应的美国金融危机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08期
4 卫兴华;侯为民;;2010年理论经济学热点问题研究与进展[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年03期
5 蔡万焕;何干强;;警惕改头换面的新自由主义——“国有企业股权多元化”辨析[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6 刘建华;;扩大消费的瓶颈约束与突破路径[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7 李超;;重读马克思信用分配理论——基于“劳动边际报酬递减”分形效应的维度[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7期
8 赵勇;白永秀;;“中国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历史演变[J];贵州社会科学;2012年10期
9 皮建才;;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组织经济学考察[J];财经研究;2012年12期
10 吴澄秋;;经济治理理念结构的变迁——兼论新兴经济体的影响[J];国际观察;201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建华;;扩大消费的瓶颈约束与突破路径[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19次年会暨外国经济学说与国内外经济发展新格局(会议文集)[C];2011年
2 姜文仙;;中央政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动因、时机与方式[A];《中国区域经济》2013年第1期(总第22期)[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岳阳;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优势[D];吉林大学;2012年
2 张浩然;中国城市经济的空间集聚和外溢: 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2年
3 冯俊诚;中国官员治理与政府支出政策[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兴波;金融—经济危机视野下的美国资本主义变革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5 周靖祥;中国内外经济发展失衡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6 艾德洲;国有经济的“进退”与中国发展道路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7 王安;中国经济转轨中的中央控制力:作用及其调整[D];山东大学;2013年
8 崔妍;中国经济发展的文化动力探源[D];吉林大学;2013年
9 苏常禄;官员激励、政府治理与权力监督[D];南开大学;2013年
10 李敏杰;论廉洁政治的制度基础[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毛强;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问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年
2 刘河北;中国式分权视角下的地方官员激励问题研究[D];广西大学;2013年
3 徐文庆;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政治经济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4 陈静;新世纪美国经济民族主义对我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力;中华人民共和国50年经济发展与制度变革论析[J];当代中国史研究;1999年Z1期
2 蔡f ,都阳;区域差距、趋同与西部开发[J];中国工业经济;2001年02期
3 张学良;孙海鸣;;探寻长三角地区经济增长的真正源泉:资本积累、效率改善抑或TFP贡献[J];中国工业经济;2009年05期
4 张尔升;;地方官员的企业背景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委书记、省长的证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年03期
5 范剑勇,朱国林;中国地区差距演变及其结构分解[J];管理世界;2002年07期
6 贺灿飞,梁进社;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时空变化:市场化、全球化与城市化[J];管理世界;2004年08期
7 徐现祥;舒元;;协调发展:一个新的分析框架[J];管理世界;2005年02期
8 傅勇;张晏;;中国式分权与财政支出结构偏向:为增长而竞争的代价[J];管理世界;2007年03期
9 杨海生;罗党论;陈少凌;;资源禀赋、官员交流与经济增长[J];管理世界;2010年05期
10 陶然;苏福兵;陆曦;朱昱铭;;经济增长能够带来晋升吗?——对晋升锦标竞赛理论的逻辑挑战与省级实证重估[J];管理世界;2010年1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武力 温锐;[N];中国经济时报;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中坚;李沐杉;;对生态会计的几点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下半月);2007年06期
2 马运全;朱宝丽;;金融创新中的制度因素:理论框架与实证分析[J];南京财经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3 郑军;;中国农村养老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理论框架:基于制度文化的视角[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年10期
4 杨依山;;语言经济学理论框架初探[J];山东社会科学;2007年10期
5 刘建平;曹学文;;监狱旅游开发初探[J];人文地理;2007年06期
6 李平;张庆普;;从知识共享到知识和谐:一种知识管理观念[J];商业经济与管理;2008年03期
7 常华兵;新经济下会计性质和理论框架探讨[J];铜陵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尹波;刘明理;鲁若愚;;组织文化创新理论框架研究[J];管理现代化;2010年04期
9 杜楠;张闯;;组织层面的社会资本:理论框架、研究主题与方法[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1期
10 朱庆林;揭力勤;朱华珍;;军民融合研究:视角选择与理论框架重构[J];中国军转民;2013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鞠正山;张凤荣;;浅议LUCC研究的理论框架体系[A];中国地理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暨海峡两岸地理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本文编号:53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53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