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比较

发布时间:2017-08-04 06:08

  本文关键词: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比较


  更多相关文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李斯特经济理论 经济哲学


【摘要】: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是古典经济学的怀疑者和批判者,是德国历史学派的先驱者。李斯特的民族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指引了德国经济的腾飞。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通过对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哲学比较,探讨二者之间的异同,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市场经济理论。 本文以经济哲学的研究视角出发,从理论模式、经济价值观、历史视野和学术境界四个方面对邓小平和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进行比较和分析。理论模式是经济学观点的外在表述形式,直接体现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在方法。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抽象模式是一个以实践为检验标准的、具有自我完善能力的发展性循环体系;李斯特将历史的研究纳入到经济学的研究当中,开创了通过分析经济发展史来研究经济学的理论先河。经济价值观是指经济行为和经济意识中内含的、与经济行为和经济意识有必然联系的价值判断。邓小平的经济价值观主要表现在弃穷求富、优化经济体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等经济学观点上;李斯特的经济理论体现了经济民族主义和以国家为本位的经济价值观。对于以实践经验和经济发展史为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历史视野决定了研究水平的高低,即所谓的学术境界。学术境界又决定了经济理论的适用范围和对人们的启发作用。邓小平同志的历史视野广阔,既总结了我国自明朝起到近代贫穷落后的发展教训,也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经验;李斯特详尽分析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市场经济由萌芽到繁荣的经济发展过程。邓小平同志敏锐的观察力、坚定的价值倾向、广阔的历史视野以及伟人特有的气魄决定了其市场经济理论划时代的学术境界。对于李斯特的经济理论既要充分肯定其对于后进国家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也不能忽视其过分宣扬民族主义而走向种族主义的潜在威胁。 通过以上的研究和对比分析,我得出了关于经济学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方面的启示。对于经济学理论而言,本文揭示了经济学理论抽象性与现实性辩证统一的特点、经济学分析单元多样性的发展趋势、分析单元对经济理论适用范围的决定性作用。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而言,本文论证了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力理论和价值理论的统一性、经济发展的整体性,进而论证了以市场经济体制为主体的社会发展阶段是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前不可跨越的历史进程!
【关键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李斯特经济理论 经济哲学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091.93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引言11-13
  • 第1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概述13-29
  • 1.1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背景13-16
  • 1.1.1 时代背景13-14
  • 1.1.2 理论背景14-16
  • 1.2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思想16-19
  • 1.2.1 市场经济是中性的16-17
  • 1.2.2 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17-18
  • 1.2.3 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18-19
  • 1.3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背景19-23
  • 1.3.1 时代背景19-20
  • 1.3.2 理论背景20-23
  • 1.4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23-29
  • 1.4.1 关税理论24-25
  • 1.4.2 经济发展阶段论25-26
  • 1.4.3 生产力理论26-29
  • 第2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比较29-44
  • 2.1 理论模式比较29-33
  • 2.1.1 邓小平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29-31
  • 2.1.2 李斯特市场经济的理论模式31-32
  • 2.1.3 理论模式的异同及评析32-33
  • 2.2 经济价值观比较33-38
  • 2.2.1 邓小平的经济价值观33-35
  • 2.2.2 李斯特的经济价值观35-37
  • 2.2.3 经济价值观的异同及评析37-38
  • 2.3 历史视野比较38-40
  • 2.3.1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视野38
  • 2.3.2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历史视野38-39
  • 2.3.3 历史视野的异同及评析39-40
  • 2.4 学术境界比较40-44
  • 2.4.1 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学术境界40-41
  • 2.4.2 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的学术境界41-42
  • 2.4.3 学术境界的异同及评析42-44
  • 第3章 邓小平与李斯特市场经济理论比较研究的意义44-56
  • 3.1 关于经济学理论的启示44-48
  • 3.1.1 经济学理论抽象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44-46
  • 3.1.2 经济学分析单元的多样性与经济理论的适用性46-48
  • 3.2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启示48-56
  • 3.2.1 生产力理论与价值理论的统一性48-50
  • 3.2.2 经济发展的整体性50-52
  • 3.2.3 市场经济的历史使命52-56
  • 结语56-57
  • 参考文献57-59
  • 致谢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红梅;罗良文;;李斯特经济思想述评[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2 张雪魁;李斯特生产力理论:唯物史观研究中被遮蔽的视界[J];河北学刊;2005年01期

3 许新三;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回顾及评述[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3年04期

4 张雪魁;;李斯特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兼与张一兵先生商榷[J];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03期

5 梅俊杰;后进国发展理论的先声——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发展学说评估[J];学术界;2002年01期

6 宫敬才;论经济价值观[J];学海;2000年01期



本文编号:6180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180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9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