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评估
本文关键词:公共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评估
【摘要】:公共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矛盾已经成为一个突出的经济社会问题,直接影响到资源合理配置、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正义。如何通过政府规制,规范资源开发秩序,调整收益分配结构,是一个重要的管理问题。本文采取理论探讨、模型构建、实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对公共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收益分配核算和公共利益评估方法进行了研究。 着眼于以技术手段辅助行政管理,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估价问题、保护问题和利益分配问题,提出基于现实的国情,有必要将政府干预作为加强公共资源管理的主要手段,通过政府规制,规范政府在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议价行为,从而达到保护资源环境、保障公共利益的目的。界定了公共资源、公共资源资产化和公共利益等概念,提出了以可逆资产化为判别标准界定公共资源范畴的观点;分析了公共利益的构成及表现形式,依托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按照统筹经济核算与环境核算的思路,构建了一个能够系统反映各利益主体收益分配关系的项目收益分配账户。借鉴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思路,构建了公共利益评估模型,用于衡量和控制项目开发对资源环境造成的系统性风险,同时也作为议价模型,用于公共资源资产化项目的价格估算和收益分配调整。以采石场项目为例,对公共利益评估模型的应用进行了实例验证,证明了资源环境是影响公共利益的主要因素,控制环境的系统性风险能够有效调整收益分配,从而保障公共资源资产化中的公共利益。
【关键词】:公共资源 资产化 公共利益评估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F061.6;F224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第1章 绪论8-20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8-10
- 1.1.1 研究背景8-9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10-17
- 1.2.1 公共资源的管理问题研究11-13
- 1.2.2 公共资源的估价问题研究13-14
- 1.2.3 环境影响经济评价问题研究14-15
- 1.2.4 公共利益的衡量问题研究15-16
- 1.2.5 相关理论评价及本文的研究方向16-17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17-20
- 1.3.1 主要研究内容17-19
- 1.3.2 本文的结构19-20
- 第2章 公共资源资产化的收益分配分析20-32
- 2.1 研究对象的界定20-23
- 2.1.1 公共资源的概念界定20-21
- 2.1.2 公共资源资产化的概念界定21-22
- 2.1.3 公共利益的概念界定22-23
- 2.2 收益分配主体的分析23-25
- 2.3 公共利益方的收益类型及表现形式25-27
- 2.4 项目收益分配账户的构建27-30
- 2.4.1 项目收益分配账户的构建思路27-29
- 2.4.2 项目收益分配账户指标的内涵设定和计算方法29-30
- 2.5 公共利益评估的研究假设30-31
- 2.6 本章小结31-32
- 第3章 公共利益评估模型的构建32-44
- 3.1 模型的评估目标32
- 3.2 模型的基本假设32-37
- 3.3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思路借鉴37-38
- 3.4 公共利益评估模型的建立38-39
- 3.5 模型的最优解分析39-42
- 3.6 模型求解结果的讨论42-43
- 3.7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公共利益评估模型应用的实例研究44-54
- 4.1 案例背景44
- 4.2 指标体系44-45
- 4.3 数据收集、整理与分析45-48
- 4.3.1 数据收集45-46
- 4.3.2 数据整理46-48
- 4.4 模型验证48-50
- 4.4.1 β系数的测算48-49
- 4.4.2 模型应用的有效性验证49-50
- 4.5 研究结果的分析50-52
- 4.6 模型一般性应用的理论探讨52-53
- 4.7 本章小结53-54
-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59
- 附录1 采石场数据表59-62
- 附录2 采石场治理和生态恢复费用表62-64
- 附录3 第二次经济普查中采石场企业有关数据表64-66
- 附录4 采石场评估数据整理表(组一)66-68
- 附录5 采石场评估数据整理表(组二)68-69
- 附录6 采石场项目的收益率表69-71
- 附录7 模型应用的有效性验证表71-73
- 致谢73-74
- 个人简历7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宪;;中国有公共资源吗[J];探索与争鸣;2007年10期
2 卢凤玲;;湖北省 宜昌市夷陵区“六处”着手规范交易行为[J];中国政府采购;2007年07期
3 杨灏;;国家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问题分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透析国家风景名胜区门票涨价现象[J];经济师;2007年10期
4 高燕;刘亚军;;中西方绩效审计现状分析[J];知识经济;2007年10期
5 乔玉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需失衡成因及对策探析[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4期
6 乔蛟;;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产权市场[J];产权导刊;2009年09期
7 冯亚明;王慧芳;;基于科技人才流动视角的产业集群风险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年07期
8 赵希男,朱春红,王奇;社会对企业的评价研究[J];管理评论;2005年09期
9 刘启春;;资源公平与社会和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10 刘晓薇;孙晓霞;刘元胜;;倡导绿色消费发展循环经济[J];时代经贸(下旬刊);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池;;北京人口分布与公共资源配置研究[A];2011城市国际化论坛——全球化进程中的大都市治理(论文集)[C];2011年
2 沈晓;郭欣红;;对公共资源管理工作的研究和探索[A];责任与使命——七省市第十一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联席会优秀论文集[C];2011年
3 王金强;;权力、制度与国际公共资源的产权分配——基于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思考[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4 楼惠新;王晓平;;论西部地区公共资源安全问题[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5 王怀军;;对建立和发展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的思考[A];跨越发展:七省市第十届建筑市场与招标投标优秀论文集[C];2010年
6 黄平;;小康社会建设:公共资源与公共管理[A];前沿 创新 发展——学术前沿论坛十周年纪念文集(2001-2010年)[C];2011年
7 张友国;;风景名胜区保护——公共资源管理的经济学原理[A];抓住2008年奥运会机遇进一步提升北京城市园林绿化水平论文集[C];2005年
8 柯荣住;方汉明;;轮流拍卖在公共资源配置中的应用——兼与讨价还价模型比较[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赵希男;王淇;孙世敏;;企业的社会评价与宏观管理研究[A];中国企业运筹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黄平;;小康社会建设:公共资源与公共管理[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巧瑛;慎重执槌“公共资源”[N];中国商报;2005年
2 记者 王龙飞 通讯员 杨志俊;河津让公共资源在“阳光下”运行[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3 记者 邹海斌;樟树农村公共资源“阳光交易”[N];江西日报;2009年
4 ;国企身份不是掳掠公共资源的理由[N];中国房地产报;2010年
5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三部主任、研究员 罗文东;构筑公共资源交易中的防腐屏障[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9年
6 滕朝阳;公共资源去公共化危险[N];中国税务报;2010年
7 本报记者 四建磊;便民自行车考验公民文明素质[N];河北日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张雪飞;让市民充分享有公共资源权利[N];云南日报;2010年
9 特约通讯员 杨志俊;河津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N];运城日报;2011年
10 记者 熊清;创公共资源交易南昌品牌谱写廉政阳光工程新篇章[N];南昌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芳晨;城市公共资源运营机制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磊;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新疆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3 呼显岗;中国财政风险研究[D];西北大学;2006年
4 王智斌;行政特许的私法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5 欧文汉;公共支出管理的制度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5年
6 张雪梅;诸神的居所—西部中国的信仰社区[D];四川大学;2007年
7 路军伟;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的双轨制政府会计体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殷红;几类特性物品的拍卖机制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9 周勇;中国政府绩效审计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闫越;我国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华卫;公共资源资产化过程中的公共利益评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2 连一燃;吉林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3 刘俊;常德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管体系建设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4 刘旺鸿;“两委”格局下农村公共资源治理博弈分析[D];石河子大学;2011年
5 郭骏祥;我国城市公共资源优化配置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6 成梅;公共养老资源的分配过程分析——基于后单位的研究视角[D];清华大学;2004年
7 言彦;公共资源交易问题—碳排放权交易系统研究[D];江南大学;2010年
8 严伟;公共资源拍卖中的共谋防止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9 王舒明;我国公共资源的法律控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10 杨莉;“难点社区”的治理与公共资源的均衡配置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632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663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