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态效益补偿ACP方式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生态效益补偿ACP方式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绩效 补偿方式成本 农户意愿
【摘要】:选择交易成本低、可操作性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生态效益补偿方式,不仅是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表现。本文从补偿方式绩效、补偿方式成本、农户意愿3方面对能力补偿、现金补偿、实物补偿3种补偿方式进行比较,探讨不同区域、不同条件下最适宜的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生态效益补偿方式 补偿方式绩效 补偿方式成本 农户意愿
【分类号】:F124;X196
【正文快照】: 生态补偿机制不同于一般的补偿制度,其具有经济激励作用,是以维持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依据生态保护和发展机会成本以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运用政府补偿和市场补偿手段,调整相关利益主体之间关系的环境经济政策。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雪雁;董霞;范君君;戴其文;;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2 杨欣;蔡银莺;;农田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及市场运作——基于武汉市383户农户问卷的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5期
3 赵旭强;穆月英;陈阜;;保护性耕作技术经济效益及其补贴政策的总体评价——来自山西省农户问卷调查的分析[J];经济问题;2012年02期
4 徐中民;钟方雷;赵雪雁;李兴文;;生态补偿研究进展综述[J];财会研究;2008年23期
5 王青瑶;马永双;;湿地生态补偿方式探讨[J];林业资源管理;2014年03期
6 卢艳丽;丁四保;;国外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9年03期
7 陈琳;欧阳志云;王效科;苗鸿;段晓男;;条件价值评估法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J];生态学报;2006年02期
8 聂倩;;国外生态补偿实践的比较及政策启示[J];生态经济;2014年07期
9 戴其文;;广西猫儿山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标准与补偿方式[J];生态学报;2014年17期
10 郑风田,孙瑾;我国部分地区嗜食野生动物的成因探析[J];消费经济;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晓东;常丹东;;水土资源抑损补偿制度探析[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9期
2 陈涵子;严志刚;;城市化进程中江南乡村水体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0年17期
3 程亚丽;;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构建的基本理论问题探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4 于江海;冯晓淼;;评价生态补偿实施效果的方法初探[J];安徽农业科学;2006年02期
5 薛森;张文秀;冉瑞平;;生态建设的正外部性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6 郑敏;张伟;;山地旅游资源生态补偿机制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1期
7 母学征;郭廷忠;;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3期
8 王小鹏;赵成章;王艳艳;;微观尺度湿地生态恢复的条件价值评估[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16期
9 高u!;刘建;吴大千;葛秀丽;王仁卿;;基于条件价值法的行业生态补偿标准研究——以山东日照花岗石材行业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10 蔡为民;杨世媛;汪苏燕;周楠;;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的外部性问题及其对策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元元;;资源型地区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陕北为例[A];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10年学术年会暨商洛率先突破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蒋良勇;邹冬生;胡长青;李林;;从系统的高度构建草原生态补偿机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马放;赵泽斌;王立;;我国流域水环境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与政策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刘弘;刘雨林;;论在主体功能区建设视角下的西藏生态补偿制度[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菊娥;刘洪涛;曹春辉;席酉民;;生态资源补偿费征收的影响效应研究:以陕西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刘敬民;邹骥;周景博;李海萍;;北京生态城市建设研究总报告[A];2005课题调研成果汇编[C];2005年
7 曹明德;王凤远;;跨流域调水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库区水源区(河南部分)为例[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施燕;陈原笑;苏倪;;生态补偿概念辨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王伟;戚道孟;;农产品禁止生产区生态补偿机制基础研究[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德林;秦静;;日本水资源补偿机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瑶;中国湿地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文红;欠发达地区森林旅游开发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3 巩芳;政府主导型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及在内蒙古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0年
4 金京淑;中国农业生态补偿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彭诗言;中国环境产业发展中的生态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王燕;水源地生态补偿理论与管理政策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7 张恒义;中国省际建设用地空间配置效率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张艳丽;民勤县生态安全综合评价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9 斯丽娟;甘肃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10 刘兴元;藏北高寒草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价值评估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雍新琴;耕地保护经济补偿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怯志豪;长沙市城市湿地利用保护策略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王燕鹏;流域生态补偿标准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5 吴菲菲;流域内产业间生态补偿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6 石平;应用效益转移法评价森林旅游资源价值[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唐君;基于产品属性偏好的消费者绿色购买决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8 崔姣;我国海洋生态补偿政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朱丽华;生态补偿法的产生与发展[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王新力;论生态补偿法律关系[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宴朋,杨志峰,徐琳瑜;天津市乡镇工业企业大气污染健康损失估算[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3年01期
2 徐中民,张志强,苏志勇,程国栋;恢复额济纳旗生态系统的总经济价值——条件估值非参数估计方法的应用[J];冰川冻土;2002年02期
3 蔡为民;杨世媛;汪苏燕;周楠;;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及生态补偿问题研究——以七里海湿地为例[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4 许振成;叶玉香;彭晓春;周广飞;;流域水质资源有偿使用机制的思考——以东江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7年05期
5 蔡银莺;张安录;;江汉平原农地保护的外部效益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年01期
6 蔡海生;肖复明;张学玲;;基于生态足迹变化的鄱阳湖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定量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06期
7 黄蓓佳;杨海真;;中国碳减排承诺解读及碳交易发展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0年S2期
8 丁四保;王晓云;;我国区域生态补偿的基础理论与体制机制问题探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9 钱水苗,王怀章;论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构建——从社会公正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10 徐中民,张志强,程国栋,苏志勇,鲁安新,林清,张海涛;额济纳旗生态系统恢复的总经济价值评估[J];地理学报;2002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臧俊梅;农地发展权的创设及其在农地保护中的运用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虹;生态补偿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实施机制的构想[D];兰州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年,彭丽娟;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及其立法思考[J];时代法学;2005年03期
2 刘超;;关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思考[J];天津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李平;高原;;发达国家生态效益补偿经验借鉴[J];环境保护;2011年04期
4 徐丽媛;;流域生态效益补偿与循环经济理念的创新思考[J];改革与战略;2010年07期
5 黄颖;霍敬裕;;政府主导的生态效益补偿研究[J];环境保护;2011年13期
6 康建辉;毛平;;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若干问题探析[J];商业时代;2007年35期
7 冯达;郑云玉;温亚利;;我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需求分析[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年09期
8 常丽霞;吕志祥;陈海啸;;生态效益补偿的法理辨析——基于生态综合管理的研究进路[J];农村经济;2011年09期
9 杨莉菲;郝春旭;温亚利;王昌海;;世界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政策与模式[J];世界林业研究;2010年03期
10 ;苏州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机制[J];林业与生态;201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怡圃;;有关我国生态效益补偿立法的探讨[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陶燕格;刘艳华;王磊;宋乃平;;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A];中国地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3 张润昊;;生态效益补偿问题片论[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4 窦玉珍;冯琳;;美洲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比较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5 李怀钦;;关于濮阳市建立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的思考[A];濮阳市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选编[C];2006年
6 曾华锋;项卫东;祁大化;;基于生态效益补偿创新的生态会计核算模式构建——以江苏溧阳龙潭林场为例[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肖爱;曾炜;;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探悉[A];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与环境资源法的热点问题研究——2006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三)[C];2006年
8 吴志文;;西部大开发与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创新[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吴志文;杨淑军;;CDM机制对中国林业发展和生态效益补偿的启示[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10 唐军;;白龙江迭部国有林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的探讨[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邹渠;“森林补偿是政府的责任”[N];四川日报;2007年
2 孙永刚 记者 牟景君;黑龙江垦区自设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助力林业发展[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3 侯天智 杨华周;雷公山生态效益补偿80万元[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4 通讯员 张木松 李雷;灌南获生态效益补偿基金42万[N];连云港日报;2010年
5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张海丽 白永秀;生态效益补偿的机理及实现路径[N];光明日报;2012年
6 本报记者 吴林红 黄永礼;建立湿地生态效益补偿机制[N];安徽日报;2014年
7 周芙蓉 杨洪涛;我省推进生态效益补偿工作巩固林业建设成果[N];经济信息时报;2009年
8 记者 王英敏;吉林生态草地纳入生态效益补偿范围[N];中国绿色时报;2007年
9 记者 单憬岗 通讯员 麦匡耀;每亩森林可获20元“抚养费”[N];海南日报;2012年
10 李扬;我市年获生态效益补偿金231万元[N];安阳日报;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奥京;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计量方法及其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2 孟璐;矿区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3 彭丽娟;生态效益补偿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研;生态效益补偿机制下贸易与环境的协调发展[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5 陆维研;中国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6 贺畅;我国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效益补偿的立法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7 王楠;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2年
8 孙树才;生态效益补偿立法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年
9 谢艳慧;我国西北地区草原生态效益补偿政策法律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1年
10 付良鹏;三峡库区水资源生态效益补偿制度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14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714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