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发布时间:2017-09-07 05:11
本文关键词: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摘要】: 大卫·休谟(1711——1776)是18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和伦理学家。伦理思想是休谟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经济正义思想又是其伦理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人们从多个学科角度对休谟的正义论进行了探究,但是从经济伦理的角度来探讨的尚为少数。事实上,休谟的正义主要是维护和保障私人财产权,关注如何公平、公正的分配所有物,因而可以说是一种经济正义。它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为资产阶级实行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政策提供了伦理辩护。今天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逐步完善,但其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道德失范现象。因此,深入研究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是具有理论意义和借鉴价值的。 正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产生的社会背景。梭伦、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经济正义思想为休谟提出自己的经济正义思想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借鉴。1707年苏格兰与英格兰政治上的合并,促进了两地经济上的融合,以及苏格兰启蒙运动的兴起构成了休谟经济正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第二部分,分析了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前提。休谟正是通过研究知性,并以其为出发点,开始了对道德学的研究,为他的经济正义思想的阐述提供了理论前提,而他的情感主义伦理学则为经济正义提供了道德基础。他关于人性的外部和内部预设则为其阐述经济正义思想提供了人性论前提。 第三部分,阐明了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经济正义产生的前提——人类协议。在休谟这里,正义是在“人类协议”的基础上产生的,而协议就是人类共同利益感的表达。只有人类利益得到协调的基础上,正义法则才成为可能。第二,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的三大法则。这三条法则是财产稳定地占有的法则、根据同意转让所有物的法则、履行许诺的法则。这三条法则是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核心内容。第三,经济正义的维护者:政府。政府的主要职能就是强制人们遵守经济正义法则,从而维护人类和平和社会秩序,促进人类普遍、实际利益的实现。 第四部分,论述了休谟经济正义法则的作用。首先,经济正义法则确立和保护了私人财产权,反对平等分配财产。其次,维护社会稳定。第三,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最后,经济正义法则从秩序、效率和互利三方面为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伦理辩护。 第五部分,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影响和借鉴价值。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影响在于两个方面:第一,对功利主义理论的影响。第二,对罗尔斯正义理论的影响。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反映了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了合理性和合法性的论证。因此,对于正处在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时期的当代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要求我们要明晰产权关系。第二,要稳定和尊重私有财产权。第三,要诚实守信,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信用机制。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一,以文本为基础,在理论上忠实于休谟的真实意图。第二,历史的方法与逻辑的方法相结合。本文把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置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中去分析,展现其产生的客观性和必然性。第三,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方法。一方面对休谟经济正义思想进行宏观把握,对其来源、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另一方面对理解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的关键性概念进行分析。第四,文献法。通过参考各类文献汲取前辈学者对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休谟 经济正义 财产权 政府 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F091.3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8
- 前言8-10
- (一) 选题缘由和意义8
- (二) 研究现状8-9
- (三) 研究方法9-10
- 一、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和产生的社会背景10-16
- (一) 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渊源10-14
- (二) 休谟经济正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14-16
- 二、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的哲学前提16-21
- (一) 知性论的认识论前提16-17
- (二) 情感主义伦理观17-18
- (三) 人性论预设18-21
- 三、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的内容21-31
- (一) 经济正义产生的前提——人类协议21-23
- (二) 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三大法则23-26
- (三) 经济正义的维护者:政府26-31
- 四、经济正义法则的作用31-37
- (一) 确立和保护财产权31-32
- (二) 维护社会稳定32-33
- (三) 促进公共利益的实现33-34
- (四) 经济正义法则为促进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伦理辩护34-37
- 五、休谟的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影响和当代借鉴价值37-45
- (一) 休谟经济正义思想的理论影响37-41
- (二) 休谟经济正义思想对现阶段我国经济建设具有的借鉴价值41-45
- 注释45-48
- 参考文献48-51
-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51-52
- 后记52-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建华;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亚里士多德制度伦理思想初探[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刘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财产权制度的构建[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11期
3 黄济鳌;休谟的政治哲学及其人性基础[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4 赵修义;试论休谟的经济伦理思想[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6期
5 林桂榛;论休谟的正义性质说和正义起源说[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6 黄济鳌;对休谟正义理论的一种解读[J];江汉论坛;2004年09期
7 周洪祥;;雅典民主与梭伦经商考[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7年06期
8 王泽应;;新世纪中国诚信建设的思路与对策[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袁永林;;梭伦改革述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6期
10 谌章明;;试论英国启蒙运动兴起的历史条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本文编号:807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0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