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理论视角下的Living Lab的创新实践分析
本文关键词:场域理论视角下的Living Lab的创新实践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Living Lab 创新理论 场域理论 实践场域
【摘要】:以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场域理论为视角,结合Living Lab自身的特征,提出了Living Lab实践场架构,并基于场域理论对Living Lab实践场架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包括创新主体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创新活动过程和创新活动各阶段的不同成果。研究成果将为Living Lab理论与实践的整合提供一个全新的研究框架,也为将来Living Lab的创新实践提供更加清晰的实践指导,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教育学院;
【关键词】: Living Lab 创新理论 场域理论 实践场域
【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10DFA12780)
【分类号】:F062.4
【正文快照】: 一、引言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化过程,它是信息社会的推动力和生产力。知识经济时代的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化发展等问题都与创新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时代对创新提出了新的需求,以及创新概念的不断发展,催生了Living Lab创新模式。Living Lab改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青;娄秋艳;;Living Lab国外研究概况综述[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祝智庭;王佑镁;顾小清;;教育技术的实践场分析[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3 李青;李淼;曹静;;Living Lab创新理论架构[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4 李艳培;;布尔迪厄场域理论研究综述[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06期
5 陈林生;;市场场域:经济社会学对市场研究的新转向[J];江淮论坛;2012年02期
6 宋刚;;钱学森开放复杂巨系统理论视角下的科技创新体系——以城市管理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为例[J];科学管理研究;2009年06期
7 陈宇光;论布尔迪厄社会实践理论的三个核心概念[J];南通职业大学学报(综合版);2003年04期
8 王进;;毕摩场域论——布迪厄理论在毕摩研究中的运用[J];学术论坛;2008年10期
9 李全生;布迪厄场域理论简析[J];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10 毕天云;布迪厄的“场域-惯习”论[J];学术探索;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志华;谢雪娇;;唐卡符号在社会变迁中的建构与解读——以德格八邦噶玛噶孜唐卡画的田野调查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1期
2 吴克领;;新农村集贸市场化缓慢的原因探析——基于淮安市W村的社会学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8期
3 黄剑;;自我的建构与认同——以林妈残疾身体为社会文本分析[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7期
4 苑国华;;论布迪厄的社会语言学——“语言交换的经济”理论[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5 张美川;;布迪厄的实践理论及其反思效果[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康丽颖;;教师教育研究的实践意蕴——布迪厄实践理论对我国教师教育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6年07期
7 阎光才;教育过程中知识的公共性与教育实践——兼批激进建构主义的教育观和课程观[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2期
8 陈向明;;理论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9 马维娜;文化再制中的教育公平——在现实与虚拟中跃迁的教育解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10 宋惠芳;;场域、惯习与文化资本——农村妇女城市社区参与边缘化的原因与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德敏;杜辉;;环境法范式变革的哲学思辨——从认识论迈向实践论[A];生态安全与环境风险防范法治建设——2011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三册)[C];2011年
2 淡乐蓉;;“赔命价”习惯法——多元法律文化下的共识性规则[A];民族法学评论(第七卷)[C];2010年
3 刘松;刘中发;;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探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4 刘中发;刘松;;论刑事诉讼法修改与检察执法理念的发展[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其他[C];2013年
5 刘彤;;实践过程中的理想——“新闻专业主义”的当代景观[A];中国传媒大学第六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6 ;场域视角下的微博草根话语权探究——以新浪微博为例[A];第三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2年
7 张志安;;新闻场域的历史建构及其特征——以《南方都市报》为个案(1995-2008)[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9)——1949-2009:共和国的媒介、媒介中的共和国论文集[C];2009年
8 李圆圆;;信息安全价值惯习场域决定信息安全行为[A];档案管理与利用——方法 技术 实践[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李长娟;社会性别视角下乡村女教师生涯发展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卞国凤;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社会民间互助变迁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赵方杜;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南开大学;2010年
5 黄庐进;转型时期中国中产阶层消费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谢华;《长物志》造园思想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7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占伟;布尔迪厄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陈治国;布尔迪厄文化资本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晓;形式反思的抽象方法[D];吉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同;从布迪厄的惯习、场域理论看网络论坛中网民话语权[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吴丹;协同学习系统中思维工具集的设计与开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朱婉君;科技创新引领县域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丽丽;河北曲周新义务教育法实施状况考察[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晓博;社会学知识客观性的实现途径—布迪预先构建与参与性能象化的重新解读[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吴澄;乌里·希克中国当代艺术收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杨秀骞;辽宁装备制造业技术升级与科技创新纽合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8 李冬卉;学校团体辅导:场域的营造与惯习的重构[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张建桥;基于场域理论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价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刚;李明升;;移动政务推动公共管理与服务创新[J];办公自动化;2006年11期
2 宋刚;;复杂性科学视野下的城市管理三维结构[J];城市发展研究;2007年06期
3 李立明;宋刚;曹杰峰;张骥;朱斌;程永强;周达;;电子公务eGBCP初探[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6年01期
4 李立明;宋刚;刘琨;杨嘉明;曹杰峰;;和谐城市运行模式研究[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02期
5 宋刚;;超越还原论:现代城市管理之路[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02期
6 宋刚;纪阳;陈锐;唐蔷;;欧洲Living Labs创新模式对中国城市管理科技应用园区建设的启示[J];城市管理与科技;2007年06期
7 孟红娟,郑旭东;对AECT2005教育技术定义的批判分析与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王怀武;;场域理论与远程教育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9 邵云飞,唐小我,陈光;我国技术创新研究综述[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2年01期
10 朱国华;习性与资本:略论布迪厄的主要概念工具(上)[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保胜;;知识源学习与创新之间的递进关系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07年11期
2 苏大军;;创新,历史的轮回与必然(下)——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看未来社会的经济发展[J];中外企业文化;2006年12期
3 刘奇;;对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初探[J];经营管理者;2010年21期
4 柳杰;产业集群的创新机制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5年09期
5 梁捷;;经济周期:回归古典的视角[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2期
6 孙俊杰;;浅议创新理论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发展[J];商业时代;2008年19期
7 熊远光;;基于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经济危机应对措施探析[J];学术论坛;2009年05期
8 丁焕峰;;区域创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J];科技管理研究;2007年09期
9 刘红玉;彭福扬;;马克思关于创新的思想[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7期
10 李世闻;;熊彼特提出创新理论的时间分歧及其成因[J];前沿;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韦庆儿;;论邓小平的“先富”论[A];伟人智慧 强国丰碑——纪念邓小平百年诞辰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郑贵斌;;“创新爆炸”轨迹及其启示[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3 徐琳;;技术创新理论演化研究(摘要)[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杜以芬;张佳刚;;怀疑与批判:科技创新之源[A];科学发展观:理论·模式·实践——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6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6年
5 魏枫;;仿陷阱与经济赶超——基于水平创新理论的基准模型[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马倩美;;政府在区域创新系统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7 司虎克;何志林;赵丙军;朱昆;秦曼;周李莉;;体育科技成果转化空间、时间与强度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8 于树江;戴大双;王云峰;;区域产业创新的集群模式研究[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9 周艳榕;江旭;;技术创新理论研究综述[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第7届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媒体人 资深财经评论员 周子勋;诺奖得主创新理论凸显市场与政府的边界[N];上海证券报;2011年
2 陈晓彬;熊彼特创新理论的启示[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申子言;创新由企业家实现[N];国际商报;2001年
4 本报记者 葛洪才;新资本理论:消费者即是投资者[N];中国改革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黄天香;“中国现象”呼唤“中国理论”[N];中国改革报;2006年
6 张晓林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经济系;《资本论》揭示的一般规律仍适合于当今经济[N];中国改革报;2008年
7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卫兴华 张建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几个概念辨析[N];光明日报;2009年
8 ;经济周期理论[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8年
9 理论;什么叫做“熊彼特增长”[N];中国改革报;2009年
10 谢富胜 《政治经济学评论》编辑部;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发展中国的政治经济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庆东;产业创新系统协同演化理论与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智;创新理论与政策的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2 史庭怡;创新生态观视角下的产业创新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宋红坤;信息技术驱动的新兴产业形成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4 莫晓燕;区域创新体系建立与能力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5 谢忠泉;产业创新评价系统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7年
6 汪凡;金融中介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7 姜巍;网络经济对国民经济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8 张鹏;基于广义虚拟经济视角的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理论与实证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3年
9 吴洁;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及其政策选择[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10 马宁;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述评[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8102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102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