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基于福利视角的不同减排政策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2 23:43

  本文关键词:基于福利视角的不同减排政策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碳税 气候保护支出 社会福利


【摘要】:从福利角度对气候保护支出和碳税政策进行比较研究。研究发现,碳税征收能有效降低单位GDP的碳强度,提高可再生能源比例。与气候保护支出政策相比,碳税能够通过降低减排成本来提高社会总福利,但碳税征收会降低居民和企业福利,需要通过提高政府转移进行返还支付的方式增加福利水平,结合返还的碳税政策效果更好但增加了减排成本。比较而言,起征碳税定在20元/tCO2最为合适。出于预算约束的考虑,建议优先返还居民。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 碳税 气候保护支出 社会福利
【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博士后研究基金项目“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农林碳汇政策研究”(14X100030025)
【分类号】:X196
【正文快照】: 中国作为世界碳排放量最多的国家,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态度和动向受到了国际社会的关注。王铮等[1]指出温室气体减排主要有两种政策途径,即能源税和气候保护支出(Climate Protection Expendi-ture),其中能源税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经济的发展速度而不被发展中国家所接受。王铮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艳鸣;黄涛;雷明;;“西电东送”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基于三区域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分析[J];中国工业经济;2007年10期

2 曹静;;走低碳发展之路:中国碳税政策的设计及CGE模型分析[J];金融研究;2009年12期

3 周晟吕;石敏俊;李娜;袁永娜;;碳税政策的减排效果与经济影响[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1年03期

4 袁永娜;石敏俊;李娜;周晟吕;;碳排放许可的强度分配标准与中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基于30省区CGE模型的分析[J];气候变化研究进展;2012年01期

5 翟凡,冯珊,李善同;一个中国经济的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7年03期

6 贺菊煌,沈可挺,徐嵩龄;碳税与二氧化碳减排的CGE模型[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年10期

7 王铮,胡倩立,郑一萍,康淞万;气候保护支出对中国经济安全的影响模拟[J];生态学报;2002年12期

8 王铮,郑一萍,蒋轶红,刘扬,孔祥德;CO_2排放控制的动态宏观经济模拟分析[J];生态学报;2004年07期

9 吴静;王铮;吴兵;郑一萍;黎华群;;中国增汇型气候保护政策实施对经济的影响[J];生态学报;2007年11期

10 薛俊波;王铮;;中国17部门资本存量的核算研究[J];统计研究;2007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秀;吴开亚;刘晓薇;朱勤;;碳减排经济手段及其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34期

2 余康;郭萍;;第三产业地区间差距的实证研究[J];商业研究;2009年10期

3 沈可挺;李钢;;CGE Model Measures Carbon Duty's Impact on China's Exports[J];China Economist;2010年06期

4 张志仁;中国能源税制改革的趋势分析[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1期

5 张阳;;中国流转税税负归宿分析[J];财经论丛;2008年05期

6 李岩岩;赵湘莲;;我国开征碳税的税率问题研究——以石化塑胶行业为例[J];财经论丛;2011年01期

7 王文举;范允奇;;碳税对区域能源消费、经济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实证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2年04期

8 李洪心;生产者模型的求解与比较[J];财经问题研究;2005年05期

9 王德发;;能源税征收的劳动替代效应实证研究——基于上海市2002年大气污染的CGE模型的试算[J];财经研究;2006年02期

10 蔡跃洲;;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效应的CGE模拟分析[J];财经研究;2007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唯;赵娜;;基于社会福利效应分析的碳关税征收研究[A];2010年(第十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赵永;王劲峰;;土地利用变化CGE模型及模型中对土地要素的处理[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新时期河南土地供需态势与城乡统筹发展”论坛文集[C];2008年

3 王发曾;王新涛;吴国玺;万年庆;张本昀;王岩松;赵永;高建华;王倩;;第十一章 中原城市群土地利用与土地承载力[A];中原城市群科学发展研究[C];2008年

4 赵博;倪红珍;;基于CGE模型的北京水价改革影响研究[A];变化环境下的水资源响应与可持续利用——中国水利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胡秋阳;乐君杰;;东部地方经济发展转型的政策组合研究——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综合模拟[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范金;郑庆武;;地区社会核算矩阵的平衡技术及其在江苏社会核算矩阵编制中的应用[A];2003年中国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3年

7 黄媛虹;沈可挺;;基于CGE模型的碳关税对中国工业品出口影响评估[A];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李海涛;;基于RICE-2010模型的中国碳减排路径探讨[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9 徐波;纪树东;李青;;农产品价格上涨对通货膨胀的影响——基于CGE模型的分析[A];第九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3年

10 杨仕辉;魏守道;;碳关税对中美两国影响的博弈分析[A];第十五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2 石艳丽;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我国石油开发政策模拟与仿真[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年

3 张晓芳;关于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再分配的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秦湘灵;可再生能源发电政策与环境效益分析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5 陈亮;信息化对工业化的推动作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李元龙;能源环境政策的增长、就业和减排效应:基于CGE模型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朱永彬;排放控制目标下我国最优经济增长路径、减排路径与碳排放趋势研究及模拟系统开发[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陆胜利;世界能源问题与中国能源安全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10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志琼;煤电价格协调机制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罗焕娟;湖南极端降水灾害区划及影响评估[D];兰州大学;2010年

3 韩啸;清洁发展机制的中外经济合作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钟钦才;基于气候变化的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5 杨丽芳;电价链传导机理与电价形成机制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6 安冬青;碳关税的征收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夏志均;中国对外贸易对就业影响的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8 赵娜;京津区域CGE系统开发及区域经济政策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冯薇;地区竞争格局下的产业同构及其演化路径[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金娜;陕西省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机理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丽丽,王铮,刘扬;中国经济受CO_2减排率影响的不确定性CGE模拟分析[J];安全与环境学报;2002年01期

2 薛俊波,王铮,朱建武,吴兵;中国经济增长的“尾效”分析[J];财经研究;2004年09期

3 袁嘉祖,范晓明;中国森林碳汇功能的成本效益分析[J];河北林果研究;1997年01期

4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我国开征碳税的效果预测和影响评价[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5 苏明;傅志华;许文;王志刚;李欣;梁强;;碳税的国际经验与借鉴[J];环境经济;2009年09期

6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分析[J];决策与信息;2005年08期

7 雷明;李方;;中国绿色社会核算矩阵(GSAM)研究[J];经济科学;2006年03期

8 叶裕民;全国及各省区市全要素生产率的计算和分析[J];经济学家;2002年03期

9 何枫,陈荣,何林;我国资本存量的估算及其相关分析[J];经济学家;2003年05期

10 黄勇峰;任若恩;刘晓生;;中国制造业资本存量永续盘存法估计[J];经济学(季刊);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葵 ,牛桓云;美国二氧化碳税的计算与争议(续)[J];环境科学动态;1994年03期

2 邢丽;;碳税国际协调的理论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0年44期

3 ;法国政府将放弃碳税计划[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0年04期

4 蔡博峰;;国际碳税的社会经济影响评价[J];环境经济;2011年04期

5 王文娟;;碳税政策对我国电力系统碳减排的影响分析[J];中国环保产业;2010年12期

6 韦晓倩;唐辰华;;碳税制度研究综述[J];现代商业;2010年33期

7 许光;;碳税与碳交易在中国环境规制中的比较及运用[J];北方经济;2011年06期

8 张景华;;碳税的产业竞争力效应分析[J];财经科学;2011年06期

9 ;有必要择机开征碳税[J];节能与环保;2009年11期

10 蔡博峰;杨姝影;;日本碳税方案勾勒低碳蓝图[J];环境保护;2009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磊;;浅析碳税、碳交易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2 李金凤;赵丽清;庞博;;从理论和实际两方面来看我国征收“碳税”的合理性[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6分会场-绿色经济与沿海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3 丁丽;;节能减排中清洁技术应用的策略分析[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耿伟;徐双双;;碳税、碳排放权与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下)[C];2011年

5 张伟华;;WTO主要发达成员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政策措施评述[A];WTO法与中国论丛(2011年卷)[C];2010年

6 苏苗罕;;美国气候变化立法进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7 黄宇;朱志超;李琳;;发展低碳经济应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导向[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8 刘小平;龙军;曾宿主;解增忠;;炼厂二氧化碳排放研究[A];中国化工学会2011年年会暨第四届全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节水减排技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9 黄德林;蔡松锋;;中国水稻甲烷温室气体减排潜力及其政策意涵[A];十一五农业环境研究回顾与展望——第四届全国农业环境科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10 周永章;杨海生;王祖伟;王鹤立;刘祥伟;王音;;中国发展碳排放交易市场研究[A];2011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1年专刊(一)[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云威;“碳税”方案因何凤凰变鸡[N];经济参考报;2011年

2 环境保护部对外合作中心气候变化与清洁发展机制工作组 谈尧;中国该实行怎样的碳税制度[N];中国财经报;2009年

3 农工党中央;制定碳税政策 促进产业升级[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何爽;法国搁置碳税计划 转而寻求欧盟统一碳税[N];中国税务报;2010年

5 大卫·霍恩 编译 王林;澳大利亚碳税之路在何方[N];中国能源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王林;澳能源公司敦促政府重修碳税提案[N];中国能源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蔡若愚;“碳税比碳交易更适合中国”[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8 南方日报记者 钟啸;欧盟决意明年开征航空碳税[N];南方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刘洋;欧美上演航空碳税之战[N];中国能源报;2011年

10 记者 施智梁 实习生 刘坤领;气候大会渐远碳税话题又起[N];经济参考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瑞彬;美国气候政策之辩(2001-2008):支持联盟框架视角[D];外交学院;2009年

2 陈志建;中国区域碳排放收敛性及碳经济政策效用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拟[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3 姜海洋;促进发电环节节能减排的煤电产业链合作优化模型[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0年

4 方国昌;一类新型节能减排系统的分析和应用[D];江苏大学;2013年

5 杨冕;生产要素/能源品种替代对中国节能减排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6 曲艳伟;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中国能源生态足迹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2年

7 刘兰翠;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6年

8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9 迟金玲;IGCC电站二氧化碳捕集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2011年

10 张纪录;消费视角下的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叶坤;我国碳税法律制度构建[D];浙江农林大学;2011年

2 赵丽清;我国征收碳税的政策效应分析与路径选择[D];天津财经大学;2012年

3 杨亚辉;构建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3年

4 李书聪;我国碳税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3年

5 吴宏伟;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碳税立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3年

6 张秀平;征收碳税对广东省的能源供需及居民福利的影响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7 吕斯琳;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碳税制度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8 蒋君芳;我国碳税立法问题研究[D];河北大学;2013年

9 石爱璇;碳税对碳密集型行业竞争力的效应分析[D];厦门大学;2014年

10 钟钦才;基于气候变化的我国碳税法律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402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402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e05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