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本文关键词:传统习俗对市场经济的影响
【摘要】: 在经济学领域,长期以来,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更多地将注意力集中在经济因素上,而漠视对伦理规范、道德、意识形态等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进入20世纪50年代,欧美大部分经济学家开始意识到,经济发展和经济停滞过程中,一些非经济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论述了国内外经济学家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的研究,分析了二者的特点及关系。本文对非正式制度中的习俗进行了具体的分析,给出了其定义,分析了习俗的特征、功能,指出习俗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它对市场经济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比正式制度对市场经济的影响更大更持久,在本文中以行业组织习俗、借贷习俗及信仰习俗为例,对习俗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及负面影响进行了分析。在运用文献分析及比较分析后,运用实证分析法,对山东省威海市前白鹿村的习俗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研究,进一步验证了本文的研究结论。具体来说,行业组织习俗、借贷习俗及信仰习俗对于市场经济的影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行业习俗促进了行会、行规的形成。同时也分析了行会、行规对市场经济的正负面影响。 第二方面,借贷习俗促进了民间融资市场的形成。同时也分析了民间融资对市场经济的正负面影响。 第三方面,分析了信仰习俗。指出了其对市场经济的正负面影响。 本文作者希望通过习俗对市场经济影响的研究,能够更好地认识传统习俗对市场经济的作用,加强对传统习俗的建设,有效地安排正式制度,构筑制度体系,使之更好地为经济服务。
【关键词】:正式制度 非正式制度 习俗 市场经济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G05;F014.3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英文摘要9-11
- 第1章 绪论11-14
- 1.1 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11
- 1.2 研究的意义11-12
- 1.2.1 理论意义11-12
- 1.2.2 实践意义12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限制12-14
- 1.3.1 研究方法12-13
- 1.3.2 研究限制13-14
- 第2章 文献综述: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14-22
- 2.1 国外的研究现状14-17
- 2.2 国内的研究现状17-19
- 2.3 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特点及关系19-22
- 第3章 传统习俗与复兴现象22-27
- 3.1 习俗的定义22
- 3.2 习俗的特征22-23
- 3.3 习俗的功能23-24
- 3.4 复兴现象24-27
- 第4章 传统习俗与市场经济的影响27-40
- 4.1 引言27
- 4.2 行业习俗促进了行会、行规的形成27-31
- 4.2.1 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29-30
- 4.2.2 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0-31
- 4.3 借贷习俗促进了民间融资市场的形成31-34
- 4.3.1 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32-33
- 4.3.2 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3-34
- 4.4 信仰习俗对市场经济的影响34-40
- 4.4.1 信仰习俗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34-38
- 4.4.2 信仰习俗对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38-40
- 第5章 案例分析40-47
- 5.1 地点的选择40
- 5.2 研究方法40-41
- 5.3 资料收集方法41
- 5.4 社会个案概况41-42
- 5.5 采访记录42-45
- 5.6 分析结论45-47
- 第6章 结论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52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筱飞想养个像郎小宇一样勤快的小鬼;;习俗大讲堂 鬼仔[J];男生女生(金版);2009年08期
2 好奇宝宝;;西藏的习俗[J];课外生活(小学版);2005年Z2期
3 杜贵晨;;数字与习俗[J];学问;1999年03期
4 苏晓红;;回族爱护生物的习俗及其推广意义[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1期
5 王德福;;“送灯”习俗中的价值意蕴[J];寻根;2011年03期
6 张舒;;试论中日年节习俗及其文化异同[J];青年作家(中外文艺版);2011年06期
7 王广才;;二轮志书对社会部类几项重点内容的记述之弊及对策[J];中国地方志;2011年07期
8 周传家;;言之有物 持之有据——戴申新著《中国戏曲习俗》[J];中国京剧;2010年11期
9 佚名;;请客吃饭的奇异风俗[J];政府法制;2011年20期
10 肖楚楚;;客家文化探索——江西南康“耍龙灯”习俗研究[J];群文天地;2011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升宝;;清流县元宵“摆五坊、送瘟船”习俗探源[A];闽台岁时节日风俗——福建省民俗学会第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1年
2 戴雅玲;;驻地文化与风俗对驻军的群体人格、行为及决策的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曲崇明;;市场经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与统一——非正式制度视角下的文化建设刍议[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事业——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8年学术年会文集(2)[C];2008年
4 刘为直;;惠北风俗采摭[A];惠安民俗研讨会论文集[C];1992年
5 蔡丰明;;上海都市中的清明习俗[A];清明(寒食)文化的多样与保护——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寒食)论坛文集续编[C];2011年
6 秦海林;;论非正式制度失灵[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7 周纪昌;;区域循环经济的制度分析[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李永宪;;吐蕃“赫面”习俗的考古学观察[A];中国边疆考古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C];2005年
9 杜江;张兵锋;;苗医预防保健的方法浅谈[A];全国首届侗医药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4年
10 韩学平;刘兆军;;非正式制度对当前农村法治建设的影响[A];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2006年年会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辑;各地端午习俗[N];安庆日报;2005年
2 庄稼;年初岁尾话习俗[N];贵州民族报;2005年
3 宋志平;企业发展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N];经理日报;2005年
4 何琦峰;趣谈端阳节习俗[N];兰州日报;2005年
5 蒋万胜;重视非正式制度建设和谐发展社会[N];陕西日报;2005年
6 张民;少数民族五月五日习俗[N];西部时报;2005年
7 陈友义 汕头职业技术学院;潮汕拜年习俗的流变及其引发的若干思考[N];汕头日报;2009年
8 张哲;莫让习俗变成陋俗[N];陕西日报;2009年
9 白热且 本报记者 贾巴尔且;金阳沙马待客习俗[N];凉山日报(汉);2009年
10 张贵;旧时吉林 除夕习俗[N];吉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甄志宏;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冲突与融合——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4年
2 刘健;我国农村信用社发展的制度与实证分析[D];山东大学;2008年
3 罗昌瀚;非正式制度的演化博弈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胡钦晓;大学社会资本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杨红军;非正式制度与企业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周骏宇;加入WTO与我国的制度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陆冰然;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D];南开大学;2010年
8 包艳;行动与制度实践[D];上海大学;2008年
9 王理;制度转型与传统平原农业区工业化路径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10 尹斌;中国广播电视规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传统习俗对市场经济的影响[D];山东大学;2007年
2 蒋兰兰;我国政府组织运行中的非正式制度研究[D];广西大学;2007年
3 张帆;非正式制度对西藏经济制度变迁方式的影响[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志辉;信用的制度基础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龙云;非正式制度对农村集市发展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6 黄中南;中国证券投资基金市场制度创新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7 马丁娜;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失效分析[D];河北大学;2005年
8 刘迟;东北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的制度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银玉;我国公共政策制定的制度保障分析[D];黑龙江大学;2008年
10 张羽;论国有企业改革中“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的协调发展[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446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44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