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认知及综合评价

发布时间:2017-09-14 14:05

  本文关键词: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认知及综合评价


  更多相关文章: 青海湖流域 人类福祉 多指标评价


【摘要】: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是全球范围内第一个针对人类福祉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联系,通过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多尺度、综合评估各个组分之间相互关系的重大项目.以MA框架中对人类福祉的定义为依据,通过参与式农户评估,初步探讨了青海湖流域居民对日常生活满意度的认知,采用多指标评估法综合评估了青海湖流域的人类福祉水平.结果表明:受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环湖居民对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收入等方面的认知程度差别明显;总体来看,青海湖流域人类福祉综合分值仅为0.454,收入状况和食物安全是其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对人类福祉的贡献值分别为0.074和0.147;分县域而言,共和县人类福祉得分最高,为0.483,海晏县略低,其次是天峻县,刚察县得分最低,仅为0.448.收入状况和食物安全也是制约分县域居民福祉的关键因素.因此,改善青海湖流域居民家庭层面的物质资产是提高其福祉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兰州文理学院;
【关键词】青海湖流域 人类福祉 多指标评价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1125019)资助
【分类号】:F062.2
【正文快照】: 0引言福祉一直是经济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是指收人、财富给人们带来的效用,或者说是指人类的需要得到满足的程度.它反映的是一种人类理想的生活状态,包括健康、幸福和繁荣等元素,并且人们感觉良好和满意.福祉的内涵决定其存在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客观福祉指增加或减少福祉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中民;程国栋;;生态经济研究中的整体性视角[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2 程怀文;徐中民;李玉文;;基于幸福生活预期评价黑河流域各地社会发展[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3 张丽;赵雪雁;侯成成;江进德;;生态补偿对农户生计资本的影响——以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为例[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4 张娟;沙占江;王静慧;祁永发;陈晓琴;宋昌斌;;基于遥感和GIS的青海湖流域冻融侵蚀研究[J];冰川冻土;2012年02期

5 赵士洞,张永民;生态系统评估的概念、内涵及挑战——介绍《生态系统与人类福利:评估框架》[J];地球科学进展;2004年04期

6 赵士洞;张永民;;生态系统与人类福祉——千年生态系统评估的成就、贡献和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2006年09期

7 郑中;祁元;潘小多;葛劲松;聂学敏;;基于WRF模式数据和CASA模型的青海湖流域草地NPP估算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8 宋晓谕;徐中民;祁元;尹小娟;葛劲松;;青海湖流域生态补偿空间选择与补偿标准研究[J];冰川冻土;2013年02期

9 李琰;李双成;高阳;王羊;;连接多层次人类福祉的生态系统服务分类框架[J];地理学报;2013年08期

10 张志,朱清科,朱金兆,张宇清,李永芳;参与式农村评估(PRA)在流域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以晋西黄土区吉县蔡家川为例[J];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5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丽;刘友全;;观赏植物南天竹园林景观效果的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0期

2 王斌;赵帮宏;郑桂茹;;灰色关联分析在小麦成本收益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24期

3 霍鹏;赵建林;王立;丁学德;;]煽谡虿斡胧皆炝种柿抗芾淼牡鞑橛胙芯縖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09期

4 尹小娟;钟方雷;;生态系统服务分类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13期

5 郝银;;论基于土地利用的参与性农村评估[J];现代农业科技;2008年20期

6 钟方雷;徐中民;程怀文;盖迎春;;黑河中游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管理的历史演变[J];冰川冻土;2011年03期

7 徐中民;钟方雷;;生态经济方向研究生的培养和教育初探[J];冰川冻土;2011年05期

8 程国栋;徐中民;钟方雷;;张掖市面向幸福的水资源管理战略规划[J];冰川冻土;2011年06期

9 董光前;高新才;;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的指标[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10 徐中民;;风行水上——论科研人员之道[J];冰川冻土;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叶晓梅;;科技研发项目优选评价系统的建立[A];贵州省软科学研究论文选编(2005-2008)[C];2009年

2 吴正佳;杜义贤;;基于熵权的施工机械选型研究[A];湖北省机械工程学会青年分会2006年年会暨第2届机械学院院长(系主任)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3 邓华;;论高校教师绩效评价系统的构建[A];中国企业运筹学[C];2009年

4 邵景波;张明立;;基于品牌效用的多品牌企业顾客资产测量模型研究[A];中国市场学会2006年年会暨第四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集[C];2006年

5 邵丹;王向东;;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方法的化工企业设备维修策略[A];中国通信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9年

6 李正图;;试论城市生态文明的建设[A];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专刊——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一)[C];2013年

7 黄源协;庄俐昕;;社会资本与社区生活质量关联性研究[A];回归社会:中国社会建设之路[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宁;黑龙江省科技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0年

2 宋晓梅;常规公交网络运行可靠性多层次评价模型与算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3 唐丽;湖南南天竹遗传多样性及园林利用评价体系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7年

4 王玉宝;节水型农业种植结构优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5 罗文斌;中国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影响因素及其改善策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吴泽斌;耕地保护利益冲突及其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闫磊;中国西部区域自我发展能力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8 曹建军;青藏高原地区草地可持续利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佟长福;鄂尔多斯市综合节水技术和需水量预测研究[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1年

10 夏志远;浦东新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信息化水平综合评价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波;一串红穴盘育苗控释肥施用效应评价[D];山东农业大学;2010年

2 周松;博兴水库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3 李莎莎;我国船舶企业国际化经营风险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4 仝好林;EPR下第三方逆向物流商选择与激励机制设计[D];河南师范大学;2010年

5 许世鹏;基于IE-UM的建筑施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效果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丽;高校教师教学质量评价的实证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7 朱文宇;贡山县森林生态保护与财政转移支付[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8 强露露;我国工程设计院信息化战略实施绩效评价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崔方;康洁公司顾客资产价值管理策略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10 阳文华;福建武夷山区生物多样性生态补偿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祁元;陈正华;马明国;李净;黄春林;;基于遥感技术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评估模型研究[J];冰川冻土;2006年05期

2 王澄海;师锐;;青藏高原西部陆面过程特征的模拟分析[J];冰川冻土;2007年01期

3 赵雪雁;董霞;范君君;戴其文;;甘南黄河水源补给区生态补偿方式的选择[J];冰川冻土;2010年01期

4 陈生云;赵林;秦大河;岳广阳;任贾文;李元寿;赵拥华;;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高寒草地生物量与环境因子关系的初步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5 李红梅;马玉寿;白彦芳;;气候变化对青海高原植被演变的影响分析[J];冰川冻土;2010年02期

6 高荣;钟海玲;董文杰;韦志刚;;青藏高原积雪和季节冻融层的突变特征及其对中国降水的影响[J];冰川冻土;2010年03期

7 朱宝文;张得元;哈承智;刘吉宏;张盛魁;;青海湖北岸土壤温度变化特征[J];冰川冻土;2010年04期

8 唐增;徐中民;武翠芳;刘建国;;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最小数据法及其在民勤的应用[J];冰川冻土;2010年05期

9 高荣;钟海玲;董文杰;韦志刚;;青藏高原积雪、冻土对中国夏季降水影响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10 彭雯;高艳红;;青藏高原融冻过程中能量和水分循环的模拟研究[J];冰川冻土;2011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世杰;青海湖流域开发与环境保护[J];青海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晓峰;向促进人类福祉的人们学习如何支持创新[J];中国科技奖励;2001年02期

3 何伟;;我国新拨1.5亿元治理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J];资源与人居环境;2010年03期

4 李秀贞;;青海湖流域生态现状及其生态保护治理措施[J];中国集体经济;2010年12期

5 冠声;;为了避免青海湖成为第二个罗布泊——多学科专家联合考察青海湖流域及周边地区纪实[J];中国招标;2005年47期

6 李靖华,郭耀煌;主成分分析用于多指标评价的方法研究——主成分评价[J];管理工程学报;2002年01期

7 王芳;;青海湖生态旅游与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年18期

8 谢胜智;多目标决策和多指标评价中综合方式的选择[J];财经科学;1997年04期

9 王立亚;;环青海湖流域四县草地生态监测技术人员培训班圆满结束[J];青海草业;2010年03期

10 郭晓娟;朵海瑞;;青海湖流域耕地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J];青海农林科技;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育军;李小雁;;青海湖流域典型河谷灌丛生态水文过程及其水分收支研究[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2 朱延龙;王芳;;青海湖流域气候变化特点及水文生态响应[A];首届中国湖泊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王乃昂;杨萍;程弘毅;李卓仑;董春雨;;青海湖水面波动对小冰期气候变化的响应[A];地理学核心问题与主线——中国地理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建所五十年庆典论文摘要集[C];2011年

4 冯宗炜;冯兆忠;;青海湖流域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防治对策[A];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2006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6年

5 李广英;赵生奎;;青海湖流域生态环境现状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卷)[C];2006年

6 王如松;;生态学与人类福祉——新千年生态系统评估与复合生态系统研究[A];生态学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生态学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论文摘要荟萃[C];2004年

7 朱辉;;青海湖流域自然生态保护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策[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8 周筠s,

本文编号:8504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04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55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