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本文关键词: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需求因素 消费 出口 投资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结构变迁
【摘要】: 本文主要探讨总需求因素在长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在传统宏观经济学理论中,一般认为需求因素只影响短期经济波动,而不影响长期经济增长,需求因素与长期增长之间的关系很少被讨论。 本文试图在总需求和增长之间建立一个系统性的联系,从而将有效需求原理扩展到长期增长分析视角中。本文的基本观点是:消费需求和经济长期增长存在相互反馈效应,首先,消费需求作为投资的诱发机制,拉动经济增长;其次,消费需求和增长之间的反馈是通过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来实现的;最后,消费需求通过影响经济体系的结构变迁也会拉动经济增长。 本文主要采用比较分析、统计分析、计量分析和数理建模等方法从经验和理论两方面展开论述,得到如下结论: (1)二战后经历持续高增长的经济体在初始增长阶段大多数均依靠经济体内部的资本积累和居民的消费需求拉动。这些经济体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均实行了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但大部分经济体仍然是本文所称的弱内需导向的增长模式(即出口和内需同时增长,但内需的拉动作用更主要)。 (2)对这些经济体的出口、消费和产出三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检验后发现,消费对于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是存在的。总体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过程中,出口和产出之间存在相互促进和反馈,同时消费和产出之间也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3)从总量层面来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是内需拉动型。虽然在1990年代之后,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开始上升,但是仍是“弱内需拉动”的经济增长模式。而从行业层面的考察同样证实内部需求的贡献是主要的。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也发现消费和产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基于上述实证检验的结果,本文的理论分析部分着重考察消费需求影响经济增长的三种机制:诱致投资、拉动技术创新以及引致结构变迁。 (4)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消费需求变化刺激投资,另一方面,投资会产生新的市场,不仅因为它所创造的额外收入,而且也因为它导致产出构成的变化。因此投资决定产出增加,而其又被消费需求所维系。 (5)消费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主要来自如下效应:一方面,消费需求被视为“纯激励机制”。这种机制特别适合于分析过程创新或增量产品创新;另一方面,消费需求通过减少不确定性来推动创新,主要是通过减少企业对预期利润的不确定性来刺激创新。 (6)消费需求对结构变迁的引致作用,表现在国内的消费需求增加推动产业在“干中学”的过程中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引致该行业的快速增长,而且消费者对现有消费品的饱和以及对新消费品需求的增加,也会加快产业结构的变迁过程。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是: (1)本文对高速增长经济体进行了比较研究,不仅对高速增长时期各经济体的需求结构进行了比较,也对二战后与中国经历相同人均GDP水平变动的经济体的需求结构进行了比较。 (2)本文采用边界检验方法对这些经济体在高速增长时期出口、消费与产出增长进行了协整检验,使用时间序列VAR对经济体的三变量因果关系进行检验以发现各经济体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对这11个经济体在1978-1997年间三变量之间的关系采用面板向量自回归方法进行因果性检验,从而得出高速增长经济体需求结构对产出影响的更为一般性的观点。 (3)本文在分析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贡献时,使用投入产出表,采用结构分解分析方法从8个行业对产出和结构变迁中的需求贡献进行了分析。 (4)在产品质量阶梯模型的基础上,引入消费者偏好的不确定性和产品质量升级程度的不确定性来考察消费需求对创新的影响。 (5)在等级需求的设定下,系统分析消费需求和收入不平等程度对行业结构变迁和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键词】:需求因素 消费 出口 投资 经济增长 技术创新 结构变迁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F061.2;F22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导论12-30
- 1.1 问题的提出12-17
- 1.2 需求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一个经济史考察17-23
- 1.3 需求引导经济增长的机制23-27
- 1.4 本文的思路与方法27-30
- 2 高速增长经济体的经验比较30-50
- 2.1 需求面核算方法论32-34
- 2.2 需求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高速增长经济体的比较34-43
- 2.3 高速增长经济体同一发展阶段需求结构的比较43-48
- 2.4 小结48-50
- 3 需求因素对经济增长影响的计量分析50-75
- 3.1 出口、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51-54
- 3.2 Granger 因果检验54-69
- 3.3 面板向量自回归检验69-73
- 3.4 小结73-75
- 4 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分析75-92
- 4.1 需求因素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分析76-82
- 4.2 需求成分对中国行业产出增长的贡献82-86
- 4.3 消费、出口和产出的因果性分析86-90
- 4.4 小结90-92
- 5 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与经济增长92-108
- 5.1 消费增加与经济增长:中国的经验(1978-2006)93-100
- 5.2 消费需求诱致的投资与经济增长:模型分析100-107
- 5.3 小结107-108
- 6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与经济增长108-140
- 6.1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文献述评109-115
- 6.2 消费需求拉动假说:基于中国制造业企业调查的实证分析115-124
- 6.3 模型分析124-134
- 6.4 消费需求拉动的创新及对经济增长的影响134-139
- 6.5 小结139-140
- 7 消费需求引致的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140-175
- 7.1 文献综述140-150
- 7.2 消费需求与结构变迁:中国经验150-158
- 7.3 模型分析158-173
- 7.4 小结173-175
- 8 总结175-180
- 8.1 主要结论175-178
- 8.2 本文的创新点178-179
- 8.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179-180
- 致谢180-182
- 参考文献182-195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195-196
- 附录2196-20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军;;国际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因素分析[J];现代商业;2011年11期
2 杨怀保;;从供求角度分析房地产价格稳中上涨的成因[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3 张钧;;浅析当前形势下我国房地产价格的影响因素[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年03期
4 肖文;樊文静;;产业关联下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基于需求规模和需求结构的研究[J];经济学家;2011年06期
5 胡恩同;我国电力短缺根源研究[J];经济纵横;2005年09期
6 “提升服务业竞争力的财税政策”课题组;尚铁力;王娜;;中国医疗服务需求:理论模型、实证分析与政策思路[J];经济研究参考;2006年26期
7 金成晓;徐卓顺;刘燕;;我国石油行业需求影响因素动态计量分析[J];税务与经济;2008年03期
8 李树德;李瑾;;文明生态村建设公共产品投资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对天津农户的调查分析[J];乡镇经济;2008年08期
9 李金垒;靳军会;;边限检验理论下需求要素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10 魏津瑜;袁婷;;我国商品房价格影响因素探析[J];价格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玉;;名牌,要定位于“民牌”——让消费者说好[A];用户满意度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2 陈维智;周桂名;;我族感、敌对感与收视意愿关系之研究——以台湾体大学生为例[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3 潘景文;谌世雄;王松林;;如何打造我市“12315”品牌[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4 ;给消费者一片蔚蓝的天空[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5 蒋西旺;;浅析消费诉权的滥用[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6 瞿维民;;浅谈消费者权益保护[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7 上海市工商局消保处等联合课题组;;关于完善消费者申(投)诉、举报处理系统的调研报告[A];工商行政管理论文选[C];2004年
8 汪路;;电子商务中有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法律问题初探[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9 蒙俊;;刍议消费者反悔权——兼论中英街商业欺诈之克服[A];纪念《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颁布十周年有奖征文获奖文集[C];2004年
10 陈志;;浅议如何打造我市的“12315”品牌[A];诚信·维权论坛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见习记者 郭晶;上海通用:渴望与消费者亲密接触[N];中国汽车报;2005年
2 小米;精明消费者造就好零售商[N];国际商报;2005年
3 辰 西;百安居“天天低价”玩噱头[N];中国商报;2005年
4 吴厚斌;康洁送检产品全部合格终结“质检风波”[N];北京商报;2007年
5 王万利;天津一汽威姿面临滞销危机[N];北京商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管学军;东南指责中质协:有失公允[N];中国工业报;2006年
7 本报特约记者 金满;华晨首例全款退车 强咽的螃蟹[N];财经时报;2006年
8 陈荣富 余养林;品牌PC升级是一场秀?[N];中国税务报;2007年
9 欧阳波;奇瑞代工车瞄准低端消费者[N];中国证券报;2007年
10 林鸣;寄希望于“黑发消费者”[N];中国质量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佳强;需求因素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王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消费者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金玉芳;消费者品牌信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4 施娟;企业内部顾客需求差异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孙志敏;中国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6 傅东平;中国生产率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颜景辰;中国生态畜牧业发展战略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7年
8 胡瑾;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消费心理和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传媒大学;2009年
9 赵晓民;基于选购品的商业集聚印象对店铺印象的影响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10 吴秀敏;我国猪肉质量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吉山;消费者法律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陈洁;产品语义与消费者认知心理[D];东华大学;2005年
3 范振国;消费者知情权的法律保护[D];吉林大学;2004年
4 王阳;大连消费者OTC购买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谢蔓蕙;惩罚性赔偿制度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6 唐军荣;我国消费者的信息消费行为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7 陈宝莹;品牌——电影的名片[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8 帅晋钰;北京市中高档健身俱乐部消费者满意度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8年
9 张艳娟;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10 常良;论消费欺诈中的经营者与消费者[D];四川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851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1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