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技术进步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7-09-15 22:37

  本文关键词:技术进步对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基于变参数模型的实证分析


  更多相关文章: 碳排放 技术进步 变参数模型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摘要】:从STIRPAT方程出发,运用1997—2010年中国省市区面板数据建立变参数模型,对我国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着重研究技术进步对碳减排的动态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人口数量与中国的碳排放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其中,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人口数量对碳排放的影响呈现双向特征,而技术进步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碳排放。要从根本上解决碳排放问题,则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加大RD活动中对低碳技术的研发投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管理学院;徐州工程学院经济学院;
【关键词】碳排放 技术进步 变参数模型 单位根检验 协整检验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区域二氧化碳排放绩效、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及减排对策研究”(4110156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基于空间分异的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特色化研究”(12YJA790025) 徐州工程学院校级课题“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机制研究”(XKY2012603) 徐州市科技计划一般项目“协同创新培育徐州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路径与对策研究”(XM13B033)
【分类号】:X196;F124.3;F224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但与此同时,中国的碳排放量也在不断地增加,已经成为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如何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增长速度、减少碳排放成为当前中国的主要任务之一。目前,作为协调经济发展与实现碳减排目标基本途径的低碳经济发展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林伯强;蒋竺均;;中国二氧化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J];管理世界;2009年04期

2 陈劭锋;李志红;;科技进步、碳排放的演变与中国应对气候变化之策[J];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09年06期

3 胡恩华;刘洪;张龙;;我国科技投入经济效果的实证研究[J];科研管理;2006年04期

4 张永军;;技术进步,结构变动与碳生产率增长[J];中国科技论坛;2011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颖;任燕燕;;基于VEC模型的中国CO_2库兹涅茨曲线分析[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2 王永明;;经济增长、环境因素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赵爱文;李东;;中国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协整与因果关系分析[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4 牛晓耕;王海兰;;黑龙江省能源消费结构与碳排放关系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11年08期

5 邵帅;杨莉莉;曹建华;;工业能源消费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基于STIRPAT模型的上海分行业动态面板数据实证分析[J];财经研究;2010年11期

6 仲云云;仲伟周;;我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驱动因素分析——基于脱钩和三层完全分解模型的实证研究[J];财经研究;2012年02期

7 高红贵;;低碳经济结构调整运行中的财税驱动效应研究[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8 陈诗一;严法善;吴若沉;;资本深化、生产率提高与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变化——产业、区域、能源三维结构调整视角的因素分解分析[J];财贸经济;2010年12期

9 刘国平;诸大建;;中国碳排放、经济增长与福利关系研究[J];财贸研究;2011年06期

10 何吉多;;中国城市化与碳排放关系实证分析[J];西部论坛;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军;;中国制造业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因素研究[A];第七届中国科技政策与管理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李芬;于文金;张建新;朱凤琴;胡景高;;我国能源消费对气候变化的影响初探[A];S3 聚焦气候变化,,探索低碳未来[C];2012年

3 王迪;聂锐;龙如银;;能源消费结构的战略调整及其节能减排效应分析[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管理科学与工程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渠慎宁;郭朝先;;基于STIRPAT模型的中国碳排放峰值预测研究[A];2010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0年专刊(一)[C];2010年

5 周葵;戴小文;;中国城市化进程与碳排放量关系的实证研究[A];2012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2012年专刊(一)[C];2013年

6 宋德勇;王萱;;从相对减排到绝对减排的碳排放阶段划分与国际经验启示[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8 李标;;能源消费、污染控制与低碳经济发展——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区域经济学学科建设年会暨生态文明与区域经济发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9 李芬;张建新;;山西煤炭开采消费与气温变化的灰色关联分析[A];创新驱动发展 提高气象灾害防御能力——S5应对气候变化、低碳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C];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海波;R&D投入绩效评价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2 闫云凤;中国对外贸易的隐含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薛睿;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4 蔡伟光;中国建筑能耗影响因素分析模型与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吴开尧;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中国能源核算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涛;节能减排管制下中国低碳经济转型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7 万建香;环境政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传导机制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李军军;中国低碳经济竞争力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1年

9 许泱;中国贸易、城市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卢娜;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效应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成;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2 刘长信;中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碳排放:影响因素、减排潜力及预测[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3 骆旭华;基于技术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绩效研究[D];东华大学;2011年

4 吴彼爱;河南省低碳发展水平时空差异与碳排放驱动力分析[D];河南大学;2011年

5 张云;绿色信贷对我国环境质量改进效应的计量分析[D];吉林大学;2011年

6 邵咪咪;中国城市化和工业化阶段的环境污染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D];南京大学;2011年

7 杜鸥;我国碳排放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8 孙耀华;大关中地区碳排放“隧道”模式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武;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的中国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10 李鑫;西部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实证研究[D];云南财经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虹;中国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以大气污染为例[J];财经研究;2000年10期

2 鲍健强;苗阳;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2008年04期

3 林毅夫;苏剑;;论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J];管理世界;2007年11期

4 齐志新;陈文颖;;结构调整还是技术进步?——改革开放后我国能源效率提高的因素分析[J];上海经济研究;2006年06期

5 金乐琴;刘瑞;;低碳经济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J];经济问题探索;2009年01期

6 张军;道格拉斯·诺斯的经济增长理论述评[J];经济学动态;1994年05期

7 周黎安;;中国地方官员的晋升锦标赛模式研究[J];经济研究;2007年07期

8 蔡f ;都阳;王美艳;;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节能减排内在动力[J];经济研究;2008年06期

9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刘世锦;张永生;;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理论框架和解决方案[J];经济研究;2009年03期

10 陈诗一;;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与中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J];经济研究;2009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芳艳;;征收碳税的可行性分析[J];时代经贸(中旬刊);2008年S8期

2 田月;;碳排放与发展权益[J];中国船检;2008年12期

3 沙澧一翁;;“碳交易”——花点儿钱就可以作孽的混账游戏[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0年01期

4 段红霞;;中国的碳排放、减排潜力及低碳发展政策[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10年04期

5 魏云捷;;碳税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中国证券期货;2011年05期

6 ;芬兰将建首个“零碳排放”购物中心[J];洁净煤技术;2010年02期

7 ;我国将开展碳排放交易试点 力促节能减排[J];农业工程技术(新能源产业);2011年07期

8 谢

本文编号:8593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593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1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