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自然资本的新探索—ENC大循环

发布时间:2017-09-16 15:00

  本文关键词:自然资本的新探索—ENC大循环


  更多相关文章: 自然资本 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 ENC大循环


【摘要】:自然资本理论及应用研究经历了萌芽——发展——成熟的历程,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倍受关注。本文在深入分析生态系统、自然资本和循环经济的内涵及其相互作用关系的基础上,构建了三者相互作用的ENC大循环系统,提出了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全面实施循环经济战略和促进ENC大循环良性运作的对策。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关键词】自然资本 生态系统 循环经济 ENC大循环
【基金】:山西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山西省资源综合利用十二五规划项目”(项目编号:1005917)
【分类号】:F062.1
【正文快照】: 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它为人类提供了可以满足其生产、生活需求的一切。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无休止、无节制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并企图征服自然,掠夺自然,使自然环境急剧恶化,生态平衡受到破坏。无数次自然对人类的报复,迫使人类不得不重新审视对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洪革;;中国森林自然资本指数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2 陈亮;王如松;李爱仙;林翎;;区域自然资本与自然资本持续度评价——以北京市为案例[J];城市发展研究;2009年12期

3 周淑景;;自然资本与农业的可持续增长[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4 陈艳莹,原毅军;基于自然资本的经济增长可持续条件研究[J];当代经济科学;2003年04期

5 仇睿,姚俭建;自然资本简论[J];东南学术;2002年01期

6 王翊;邹方斌;李碧花;;自然资本理论与生态服务跨区补偿标准[J];系统工程;2008年06期

7 王美红;孙根年;康国栋;;我国自然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资本的空间错位分析[J];科学学研究;2009年01期

8 王学全,卢琦;生态足迹理论在青海省共和县荒漠化自然资本核算中的应用[J];林业科学;2005年03期

9 刘梅娟;温作民;;森林自然资本公允价值计量问题述评[J];林业科学;2009年09期

10 诸大建;朱远;;循环经济与自然资本稀缺条件下的中国发展[J];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8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任正晓;中国西部地区生态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Comparison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atus in Western 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cological Footprint[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11年08期

2 王涛;刘磐修;;从水利建设审视魏晋南北朝生态农业发展[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30期

3 杜慧莹;董宏林;金波;;生态足迹视角下西部可持续发展状态纵横向比较[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0期

4 段晓峰;许学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网络版(预印本);2006年02期

5 段晓峰;许学工;;区域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以山东省为例[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6期

6 刘梅娟;温作民;雷新途;;森林生态资产公允价值计量模式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朱洪革;;中国森林自然资本指数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6年S2期

8 戴业强;;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兼论传统价格理论中的矛盾观点[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9 蔡俊年;乔鸿波;;煤矿生产中循环经济的应用与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张伟明;龙瑞军;;基于项目管理的草地资源管理制度在扶贫项目管理中的应用[J];草原与草坪;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翊;;生态服务跨区补偿标准及其测算方法研究[A];第二届生态补偿机制建设与政策设计高级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黄和平;谢小英;;新世纪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建设[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8年

3 商照荣;;生态安全与核能工业的可持续发展[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4 王树明;;玉溪市农业面源污染的成因分析与对策建议[A];2006年玉溪市“生态立市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余平;;基于HEA方法的受损植被的生态补偿评估研究——以陕西省为例[A];“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黄和平;谢小英;;新世纪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建设[A];森林可持续经营与生态文明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郑颖铟;;中山水环境浅析[A];2007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暨中国可持续发展学术年会论文集(3)[C];2007年

8 王远坤;;乡村旅游与乡村生态[A];区域旅游:创新与转型——第十四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海南国际旅游岛大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苏舰;;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A];2012·学术前沿论丛——科学发展: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下)[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宏汝;福建省矿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田静;教育与乡村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王瑞波;生命周期条件下水资源增值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1年

4 姜秉国;中国深海战略性资源开发产业化发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5 李虹;中国生态脆弱区的生态贫困与生态资本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6 谢慧明;生态经济化制度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7 安晓明;自然资源价值及其补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董捷;退耕还林绩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9 王海滨;生态资本及其运营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10 任群罗;基于生态经济观的总需求—总供给分析[D];新疆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静;杭州市生态足迹动态分析与预测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飞;抚顺矿业集团油母页岩产业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9年

3 文黎照;浙江省饮用水源保护的法律规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4 江秀娟;生态补偿类型与方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5 陆新玉;精益循环型生产系统的分析与设计[D];天津理工大学;2010年

6 李明晓;昆明高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实证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8年

7 施燕;环境法视野下海洋生态补偿制度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9年

8 张国斌;湖南会同退耕还林不同造林模式碳吸存及分布[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9 吴小玲;基于生态足迹的醴陵市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10 刘健;河北省矿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石家庄经济学院;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新辉;比较优势战略与“恭城模式”——对一个典型山区农业发展模式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年02期

2 史培军,张淑英,潘耀忠,王静爱,洪世奇,沈培平,朱文泉,叶涛;生态资产与区域可持续发展[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3 赵鹏,邢振纲,张宏伟;中国发展循环经济的研究[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年03期

4 李延明,郭佳,冯久莹;城市绿色空间及对城市热岛效应的影响[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4年01期

5 孟伟庆,李洪远,朱琳,陈小奎;城市绿化的发展思路——绿色空间建设[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年02期

6 杨建新,王如松;产业生态学基本理论探讨[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8年02期

7 李刚,王礼平,张晓仑;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产权安排[J];财经科学;2002年01期

8 大循环成本理论及运用课题组;可持续发展与自然资源消耗的成本补偿——大循环成本理论具体运用的研究[J];财经研究;1996年12期

9 安体富;任强;;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问题与对策[J];财贸经济;2007年08期

10 邵益生;城市水系统控制与规划原理[J];城市规划;2004年10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贾华强;[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向玉乔;[N];光明日报;2006年

3 记者 赵辉 通讯员 柯冬林;[N];中国绿色时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郅振璞 吴坤胜;[N];人民日报;2002年

5 高洁;[N];人民日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汪志球;[N];人民日报;2005年

7 孙秀艳;[N];人民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朱洪革;森林自然资本管理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玉兰;吴雪莹;;对自然资本、经济增长与循环经济的再思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2 陈志斌;;循环经济、和谐管理、可持续发展视角下企业内控战略目标[J];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05期

3 王荭;陈龙华;;对自然资本会计计量问题的探讨[J];财会月刊;2008年18期

4 张伟;;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冯之浚教授访谈录[J];理论参考;2005年08期

5 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6 包英姿;循环经济与末端治理的比较研究[J];天津科技;2004年05期

7 张伟;发展循环经济势在必行——冯之浚教授访谈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3年12期

8 冯之浚;;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循环经济发展[J];群言;2004年09期

9 孙勇;从“空的世界”到“满的世界”——对循环经济理论假设的思考[J];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12期

10 莲果,王淑芳;循环经济的生态经济学基础[J];东岳论丛;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诸大建;;探讨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及其政策意义——基于生态经济学的视角[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经济·管理学科卷)[C];2007年

2 李会泉;关雪;包炜军;柳海涛;张辉;;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低碳排放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构建[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刘艳华;;关于循环经济的思考[A];河北省首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7年

4 李伟;苏向前;李连强;;发展循环经济 构建绿色鹤煤[A];第十届中国科协年会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5 陈瑞宝;侯风英;;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研究与探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河南省第四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6 刘晖;;钢铁工业运用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A];第二届中国质量学术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季昆森;;落实科学发展观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A];生态健康与循环经济——第二届中国生态健康论坛文集[C];2005年

8 张扬;胡秀英;欧阳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的多形态问题研究——湖南省发展循环经济的调研[A];三湘循环经济发展理论与实践——湖南省首届《三湘循环经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5年

9 刘洪新;冯舫女;;加快构建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A];“科学发展观与历史唯物主义”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郝树华;;走节能减排 发展循环经济之路[A];矿山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发展中国循环经济的战略思考[N];中国信息报;2005年

2 张小梅 吴明;丰原集团 用循环经济赚钱[N];中国企业报;2004年

3 杨中华 魏大鹏;多方努力走循环经济之路[N];人民日报;2005年

4 本报特约记者 刘选武;铜陵:循环经济唱大戏[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5 本报记者 李莎;循环经济何时走向市场[N];云南日报;2005年

6 冉慧敏;发展循环经济利好实实在在[N];证券时报;2005年

7 刘若景(作者单位:广西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发展县域循环经济[N];广西日报;2006年

8 人资环;视察循环经济发展情况[N];江淮时报;2007年

9 记者 :张建平;循环经济不能流于形式[N];经济参考报;2006年

10 记者  张显峰;“循环经济”为何一头热?[N];科技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育红;循环经济引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鲁明;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3 臧漫丹;城市循环经济的治理理论与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4 彭善枝;环保产业与可持续发展[D];武汉大学;2004年

5 熊德国;系统科学理论在区域可持续发展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6 周生军;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财税政策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7 王文娟;企业绿色逆向物流决策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王玉涛;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生态环境政策研究与案例分析[D];山东大学;2011年

9 冯华;怎样实现可持续发展——中国可持续发展思想和实现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10 周玉梅;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鹏;发展循环经济的手段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刁沙沙;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域下的石油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0年

3 李慧;对循环经济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4 张永安;城市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实证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5 黄炯炬;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视角下福建农村循环经济发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1年

6 张龙香;企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的实证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丁淑杰;沙河市玻璃工业园循环经济模式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8 杨银涛;甘肃省风电产业循环经济产业链培育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9 马汝慧;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循环经济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10 郭安斌;延边地区循环经济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637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637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29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