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23:10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相互关系 教条主义


【摘要】: 近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并取得显著成就,而与此同时,大量西方经济学著作被引入国内,在许多高校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对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特别是《资本论》的研究有所淡化。如何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特别是《资本论》的现实意义,同时正确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合理部分及有用方法,以便有效地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本论文研究的意义就是要使大家明确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反对和克服西方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和不良影响。我们不仅要看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在阶级性、科学性、体系结构和方法论等方面的本质区别,而且要看到它们之间的必然联系,即存在继承性、共同性、互补性和借鉴性。因此,只有把两种理论中有利于生产力和市场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综合起来,并用以指导实践,才能使社会主义经济更好地健康发展。本论文针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存在的两种教条主义:一个是迷信、空谈马克思主义,而不是与时俱进地发展马克思主义;一个是迷信、崇拜西方资产阶级的主流学派,盲目照搬照套他们的理论和观点。实践表明,只有清除“左”的和右的两种教条主义,才能正确解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问题,才能使理论经济学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和完善。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为主线,共分七章加以分析和论述。第一章:导论,,主要阐述论文的研究目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第二章: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主要讨论如何坚持和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第三章: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及其危害,主要论述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实质及其危害,以及批判和清除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影响。第四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区别,从阶级性、科学性、体系结构和方法论等四个方面的不同加以论述。第五章: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必然联系,从继承性、共同性,互补性和借鉴性等四个方面加以论述。第六章:反对两种形式的教条主义,分别论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及其危害,以及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及其危害,表明要同时反对“左”和“右”两种教条主义的观点。第七章: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主要是对完善和创新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提出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西方经济学 相互关系 教条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F091.91;F091.3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一章 导论10-13
  •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10-11
  • 二、文献综述11
  • 三、论文的结构框架和研究方法11-13
  • 第二章 坚持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13-17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3-14
  • 第二节 维护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主导地位14-17
  • 第三章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及其危害17-22
  • 第一节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17-19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的经济思潮的危害19-22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本质区别22-26
  • 第一节 阶级性不同22-23
  • 第二节 科学性不同23-24
  • 第三节 体系结构不同24-25
  • 第四节 方法论不同25-26
  •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必然联系26-33
  • 第一节 继承性27-29
  • 第二节 共同性29-30
  • 第三节 互补性30-32
  • 第四节 可借鉴性32-33
  • 第六章 反对两种形式的教条主义33-39
  • 第一节 反对对待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条主义34-36
  • 第二节 反对对待西方经济学的教条主义36-39
  • 第七章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39-44
  •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存在的缺陷39-41
  • 第二节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学41-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戈;杨玉生;;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经济人”思想比较研究[J];经济纵横;2011年06期

2 彭五堂;张建刚;;“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管理学刊;2011年04期

3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1年08期

4 姚丽;;论西方经济学“教”与“学”的意识形态功能[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5 常永胜;;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创新与应用——南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论坛(第二届)会议综述[J];海派经济学;2009年01期

6 张建刚;彭五堂;;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第一次研讨会综述[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7 刘鸿明;;“经济人”假设: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不同认识[J];理论学刊;2011年06期

8 谭芝灵;;坚持基本经济制度 深入反对经济学“西化”——纪念刘国光先生“7·15谈话”发表五周年理论研讨会综述[J];海派经济学;2010年03期

9 ;北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青年论坛研讨会[J];经济纵横;2011年08期

10 卫兴华;;一位经济学家的高尚品德与无私奉献——悼念宋涛同志[J];经济学动态;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明俊;;关于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思考[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8年第25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李松龄;黄玉龙;;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辩证关系[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3 王仕军;;西方经济学企业理论科学性的三大体现[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4 白永秀;马小勇;;加强政治经济学学科建设要开展“六个一”活动[A];中国《资本论》研究会第13次学术研讨会代表论文集[C];2006年

5 胡代光;;西方经济学者论计划与市场和我们的思考[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深化企业改革[C];1987年

6 李娟;邓海潮;;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地位不动摇[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汪虎虎;;浅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创新发展中的数学应用[A];《资本论》与经济学的发展——陕西省《资本论》研究会2006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张建君;;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的思想基础[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9 梁东黎;;若干重要理论观点的比较研究:马克思经济学、中国化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10 马涛;;孔子中庸观与马克思经济学西方经济学理论的综合[A];中国经济思想史学会第十届年会论文[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肇光;正确认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关系[N];光明日报;2002年

2 何干强;纠正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一种误解[N];社会科学报;2000年

3 王秋石;我是这样看待西方经济学的[N];北京日报;2002年

4 刘国光;八十心迹[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3年

5 柳红 自由撰稿人,专栏作家;开讲西方经济学[N];经济观察报;2009年

6 陕西师范大学教授 韩星;补西方经济学之缺[N];北京日报;2010年

7 冯新祥 黑龙江省政协研究室;关于西方经济学的学习与借鉴[N];北方时报;2011年

8 文建东;西方经济学在中国[N];河南日报;2002年

9 武京闽 刘晔;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新[N];人民日报;2001年

10 金小明;再解西方经济学[N];财会信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江;西方经济学的综合与回归[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2 索红;新制度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企业理论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杨建飞;科学哲学与西方经济学思想发展演化的关系[D];西北大学;2004年

4 王宏伟;资本效率与经济增长[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5 刘建其;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厦门大学;2003年

6 林建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经济利益和谐的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7 徐颖莉;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的多元演变研究[D];云南大学;2012年

8 郭冠清;企业制度演进大纲[D];中国人民大学;2002年

9 郑若娟;经济伦理:理论演进与实践考察[D];厦门大学;2006年

10 李东;家族理性与家族企业[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柏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相互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王玉;断裂与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比较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3 苏会敏;工业劳动方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4 彭金柱;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制度变迁理论的比较研究[D];河南大学;2001年

5 曲薇;西方经济学中的减税理论及其借鉴意义[D];吉林大学;2004年

6 王春晓;马克思主义资本理论发展历程研究[D];河南大学;2005年

7 秦亚冰;我国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D];河南大学;2009年

8 刘健;概论20世纪30年代西方经济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陈兴建;高校西方经济学教材建设的思考与探索[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10 杨懋;高职高专《西方经济学》自主学习型网络课程的设计[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8658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658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6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