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演化

发布时间:2017-09-20 21:35

  本文关键词:人类的亲社会行为及其演化


  更多相关文章: 亲社会行为 同情心 正义感 合作 共生演化


【摘要】:对弱者表示同情、对不公正的事情表示愤慨,是人类显著的行为特征,行为经济学把这种行为称作"亲社会行为"。但从进化论角度看,这些带有利他主义性质的行为为什么能够存在,却是一个有待解释的难题。通过计算机仿真,我们模拟了狩猎-采集社会原始人类合作劳动的随机演化过程。仿真结果显示,以同情心和正义感为主要表征的人类亲社会行为与合作行为可以实现共生演化。我们的研究表明,只有依靠"惩恶扬善"的双重机制,人类才能建立起稳定的合作秩序。在现代社会,这种机制就表现为道德规范与法律制度在维系社会秩序过程中不可缺一的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浙江大学跨学科社会科学研究中心;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 同情心 正义感 合作 共生演化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关于新兴经济学理论创新的综合研究”(13AZD061)阶段性研究成果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行为经济学与中国社会变迁研究”(06JJD790031)的资助
【分类号】:F069.9
【正文快照】: 一、引言如果看见一个溺水者,我们是否会施以援手?如果看见一个虐婴者,我们是否会挺身指责?尽管这些行为会给我们带来风险,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每个人都不会无动于衷。对弱者表示同情、对不公正的事情表示愤慨,似乎是人类非常显著的行为特征。行为经济学家把这种行为称作“亲社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叶航;;公共合作中的社会困境与社会正义——基于计算机仿真的经济学跨学科研究[J];经济研究;2012年08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怀峰;;社会资本视野下的公平心理与群体合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05期

2 付才辉;林民书;陈林;刘名远;;产权变迁理论的变迁及其在中国的变迁——悼念科斯先生[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3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谢峰;多重治理困境下的政策失灵[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叶航,汪丁丁,罗卫东;作为内生偏好的利他行为及其经济学意义[J];经济研究;2005年08期

2 叶航;汪丁丁;贾拥民;;科学与实证——一个基于“神经元经济学”的综述[J];经济研究;2007年01期

3 陈叶烽;叶航;汪丁丁;;超越经济人的社会偏好理论:一个基于实验经济学的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12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惠珍;;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7年11期

2 刘畅;;浅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0年04期

3 张海兰;杜瑞;;观点采择的研究进展[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年01期

4 朱静敏;张慧影;李亚伟;;情绪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综述[J];价值工程;2010年08期

5 朱莉;曲丽丽;;“钓鱼执法”对公众亲社会行为的影响[J];管理工程师;2010年05期

6 张秋菊;胡娜;肖婷;;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1年19期

7 田雨;;同伴关系对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09期

8 宗岚;李锐;刘毅;;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现状及培养途径[J];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03期

9 彭宇;傅鑫媛;王雪;;如何有效促进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J];知识经济;2010年12期

10 惠春丽;;幼儿园孝道教育问题[J];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2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晓东;;地震救灾中的表演性亲社会行为对心理层面的作用[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罗洪菊;;初中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的研究综述[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毕长城;;亲社会行为与社会交换论[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8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吴鹏飞;;论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心理学途径[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记者 章会 通讯员 张春蕾 记者 林慎 陈学辉;中小学生心理问题多[N];温州日报;2005年

5 陈上(华夏心理网心理咨询师);《海神号》:人在灾难中会暴露本性[N];北京科技报;2006年

6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赵红梅 张军玲;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 党国英;慈善事业社会化才能健康发展[N];南方周末;2007年

8 王东;人教社驶出“新品旗舰”[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9 陈劲邋梁英;公众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N];学习时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张迪;一个“邻里节”的示范意义[N];桂林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3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4 高倩;网络环境中利他惩罚的特点、影响因素和发生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5 陈叶烽;社会偏好的检验:一个超越经济人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6 张婵;青少年积极品质的成分、测量及其作用[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张劲松;儿童的自我调控能力[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萍;感恩情感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D];上海师范大学;2012年

9 朱火弟;企业经营者绩效评价及其激励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10 齐贵云;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视野中的移情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牛素枝;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小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3 高志才;基于亲社会行为的企业成长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4 贾海燕;小学生亲社会行为特点及其学校干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年

5 赵爱玲;混龄教育对3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苗娜娜;初中思想品德课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蒋柳;培育听障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干预实验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吴玮;大学生道德提升感状况及其与亲社会行为的关系[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9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10 班兰美;大学生成人依恋与感戴、亲社会行为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8905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905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53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