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产业分工、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发布时间:2017-09-21 23:36

  本文关键词:产业分工、工业化与经济增长


  更多相关文章: 供给推动式分工 需求拉动式分工 工业化 经济增长


【摘要】: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生产力发展的过程,就是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顺次产生发展的过程。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上,这三次产业分别占居了不同的地位。 农业发展生产率的提高导致了产品(粮食和原料)和资源(资本和劳动力)的剩余,并且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这种供给推动式分工从第一产业中分离出第二产业。工业的发展,需要有便利的物流运输,快速的融资渠道以及技术的持续进步,这种需求拉动式分工从第二产业中产生了第三产业。工业化是大部分国家经济增长、实现现代化的必经阶段。工业与农业、服务业紧密相联,成为经济增长中的核心部门。 工业本身具有的特性,例如工业品自身可贸易程度大,收入需求弹性高,导致对工业品的最终需求和中间需求随收入的上升而上升,以及制造业导致技术进步,是工业化在经济增长中发挥主要作用的原因。 中国和美国的数据都证明:三大产业中工业与农业、服务业均密切相关,但农业对服务业的推动作用不大。由于我国农业刚刚进入稳定阶段不久(1997年),还处在一个第一产业剩余资源向第二产业转移的阶段,因此我们的产业政策必须以工业化为中心,以工业产业和技术向第一产业渗透的同时,拉动第三产业的发展。 另外,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必须理顺两条渠道:一条是第一产业剩余资源向第二产业转移的渠道,即农业产生的产品剩余和资源剩余(尤其是其中的劳动力剩余)能够顺利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只有剩余资源转移的渠道理顺了,第一产业的剩余资源才能得到合理配置,第二产业所需资源也能得到满足;另一条是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渗透的渠道。第三产业渗透到第二产业生产的链条中去,不仅是第三产业发展的要求,也是第二产业发展必须。只有坚持工业化的中心地位,理顺产业分工的障碍,合理的产业结构才能自然形成,经济才能保持持续快速的增长。
【关键词】:供给推动式分工 需求拉动式分工 工业化 经济增长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F061.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前言8-9
  • 第0章 综述9-14
  • §0.1 分工思想综述9-10
  • §0.2 产业分工与工业化思想综述10-12
  • §0.3 本选题的意义及结构安排12-14
  • 第一章 产业分工与工业化的意义14-19
  • §1.1 三次产业顺次分化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的一般规律14-15
  • §1.2 供给推动式分工与第二产业的发展15-16
  • §1.3 需求拉动式分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16-18
  • §1.4 基本结论18-19
  • 第二章 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19-28
  • §2.1 经济增长阶段的划分19-21
  • §2.2 工业化对经济增长作用的机制21-27
  • §2.3 基本结论27-28
  • 第三章 实证分析28-34
  • §3.1 我国产业产值构成的实证分析28-30
  • §3.2 美国产业构成实证分析30-34
  • 第四章 结论34-36
  • 参考文献36-39
  • 致谢39-4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京;我国银行信贷与产业结构调整关联性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2 张祥庭;泛珠三角产业分工与合作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97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97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7a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