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经济论文 > 经济思想论文 >

中国知识溢出效应测度——基于立体几何模型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22 03:37

  本文关键词:中国知识溢出效应测度——基于立体几何模型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溢出 效应测度 立体几何模型 效应立方体


【摘要】:目前知识溢出效应测度方法多是以单一指标来度量溢出效应强度,且都偏重于观测知识溢出的单一方面效应,并且没有将知识溢出对于社会进步的影响纳入到知识溢出的测度范围。为克服这些缺陷,给出基于立体几何模型的知识溢出效应测度方法,可用来同时测度知识溢出在经济、RD和社会三方面的效应。利用该模型测度2010年我国各省区市的知识溢出效应并结合聚类分析,结果发现知识溢出效应与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符。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经济学院;辽宁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知识溢出 效应测度 立体几何模型 效应立方体
【基金】: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科技政策创新视角下的辽宁建设‘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研究”(L10BJY020) 辽宁大学青年科研基金项目“辽宁区域创新能力评价及地区之间比较研究”(2011LDQN29)
【分类号】:F062.3
【正文快照】: 新经济增长理论将知识视为核心要素,并将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全部建立在新知识不断溢出的基础之上。知识溢出是一个过程,知识溢出效应则是知识溢出的影响和结果,该效应产生的根源在于知识溢出的外部性。即知识的生产者生产的知识能为他人所利用并获益,而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生产者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温素彬;;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空间几何模型[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春伟;;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三重企业绩效矢量评价模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2 蔡敬梅;;产业集聚对劳动生产率的空间差异影响[J];当代经济科学;2013年06期

3 李婧;;区域创新集聚的空间计量分析——来自中国的实证[J];工业技术经济;2013年11期

4 霍江林;刘素荣;;可持续发展视阈下资产管理三重绩效评价研究[J];价值工程;2010年14期

5 李志国;王伟;;知识溢出与企业集群:文献综述[J];技术经济;2013年08期

6 范柏乃;余钧;;资源投入、区域环境对高校技术转移的影响——基于1994-2009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J];科学学研究;2013年11期

7 曾春媛;范奇伟;王锦;杨妮娜;;高校R&D对中关村科技园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体制改革;2013年06期

8 杨刚;杨孟禹;;中国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空间关联效应——基于静态与动态空间面板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地理;2013年11期

9 任志安;李勇刚;于霞;;大学研发、溢出效应与区域经济增长——基于省际空间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10 孙伦轩;曹清峰;;中国R&D经费投入中高校所占比重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1999-2011)[J];教育与经济;2013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胡星辉;我国农业上市公司综合绩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2 韩春伟;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3 刘勇;产业集聚对我国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及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4 夏茂森;辽宁高技术产业基地成长中的政府干预研究[D];辽宁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刘俊荣;施工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9年

2 曹志红;我国银行类上市公司绩效评价方法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王琛;可持续发展下的煤电企业综合绩效评价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鹏;广东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5 陈琪;基于专利合作分析的广东省产学研创新网络结构与知识溢出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6 黄秀霞;重庆市产业转移承接力度的影响因素研究[D];重庆大学;2013年

7 杨营贺;基于空间效应的湖南省房地产价格影响因素研究[D];湘潭大学;2013年

8 曹馨予;我国科技进步的金融支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辉;技术创新对中国出口贸易商品结构区域差异的影响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刘思华;可持续发展经济学企业范式论[J];当代财经;2001年03期

2 李桂荣;矿区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评价方法与对策[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3 温素彬;薛恒新;;基于科学发展观的企业三重绩效评价模型[J];会计研究;2005年04期

4 刘艳清;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协调度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5期

5 孟庆松,韩文秀;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6 张晓东,朱德海;中国区域经济与环境协调度预测分析[J];资源科学;2003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杰;龙志和;;知识溢出研究的比较分析[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2 周华;韩伯棠;;基于技术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应用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年07期

3 赵景峰;黄志启;;知识溢出效应研究新进展[J];经济学动态;2011年01期

4 邬滋;;知识溢出的局域性与区域创新绩效:基于地理距离的知识溢出模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14期

5 任晶;杨青山;;产业多样化与城市增长的理论及实证研究——以中国31个省会城市为例[J];地理科学;2008年05期

6 程开明;;专业化、多样性与技术创新:一个文献综述[J];自然辩证法研究;2011年09期

7 张玉明;李凯;;基于空间知识溢出的经济增长模型[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2期

8 吴玉鸣;;官产学R&D合作、知识溢出与区域专利创新产出[J];科学学研究;2009年10期

9 王立平;孙韩;;知识外部性与知识溢出[J];科学经济社会;2007年01期

10 王立平;陈琛;;创业、知识过滤与区域经济增长[J];产业经济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孙兆刚;知识溢出的发生机制与路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2 孙伟;基于产业群的技术创新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昊英;组织的共同进化,集聚与区域经济[D];厦门大学;2008年

2 雷森;集群规模与绩效基于知识异质性的调节作用[D];西南财经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89860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89860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af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