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创新探析
本文关键词:建设碳交易市场的金融创新探析
【摘要】: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遍处于忽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下,将商业银行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市场,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量的发放、低碳融资模式以及低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可使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增加,促进碳排放责任划分方式由"生产责任"向更为公平的"共担责任"的转变。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质量发展战略研究院;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研究院;
【关键词】: 碳排放 责任划分 金融创新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07311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JZD0018)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0-064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2&ZD059)
【分类号】:X196
【正文快照】: 一、引言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低碳经济是当前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为应对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发展的市场化运行的机制与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温室气体排放交易体系将使得碳排放权成为一种适于交易的资产。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发展与培育需要政策、技术、金融资本三位一体的支持,而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卉彤;高岩;;全球银行业百强可持续发展的比较研究[J];银行家;2008年09期
2 周茂荣;谭秀杰;;国外关于贸易碳排放责任划分问题的研究评述[J];国际贸易问题;2012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Shaozhou Qi;Banban Wang;;Fundamental issues and solutions in the design of China's ETS pilots:Allowance allocation,price mechanism and state-owned key enterprises[J];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2013年01期
2 闫云凤;赵忠秀;;消费碳排放与碳溢出效应:G7、BRIC和其他国家的比较[J];国际贸易问题;2014年01期
3 张伟伟;马海涌;杨蕾;;国际碳市场对接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财经科学;2014年02期
4 闫云凤;;国际贸易、碳溢出与我国外贸结构低碳转型——基于非竞争进口型投入产出模型的实证研究[J];会计与经济研究;2013年03期
5 张娇娇;张伟伟;;中国碳交易市场发展路径构想[J];经济视角(下旬刊);2013年09期
6 陈华;薛莎莎;;低碳工具国内外实践及研究述评与展望[J];山东财政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7 齐绍洲;王班班;;碳交易初始配额分配:模式与方法的比较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8 何晶晶;;构建中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初探[J];中国软科学;2013年09期
9 赵定涛;杨树;;共同责任视角下贸易碳排放分摊机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3年11期
10 徐盈之;郭进;;开放经济条件下国家碳排放责任比较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浩;陈操操;刘春兰;;碳排放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分析[A];2013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廖润雪;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评价[D];厦门大学;2009年
2 王伟;低碳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家玮;伊藤敏子;;我国碳排放权市场发展路径之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亚宇;;刍议低碳经济下完善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规制[J];商业时代;2011年19期
2 于天飞;沈文星;黄喜;;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分析[J];林业经济;2008年05期
3 张君;;广东省将建立中国首个碳排放交易所[J];能源与节能;2011年01期
4 王晟;刘青青;霍恺欣;;基于影子价格的碳排放权交易价格机制探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1年10期
5 于天飞;;碳排放权交易的制度构想[J];林业经济;2007年05期
6 汪晓文;李杰;;中国关于清洁发展机制问题研究综述[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7 杨晓妹;;应对气候变化:碳税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比较分析[J];青海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8 付强;黄毅;;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选择:碳税还是碳排放交易?[J];金融教学与研究;2010年06期
9 侯瑜;;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路径选择[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1年08期
10 肖序;张宗友;;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J];企业家天地;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少军;杨丽;;国际气候合作与我国碳金融创新[A];国际经济分析与展望(2010-2011)[C];2011年
2 白文娟;周晨光;姚立英;;关于我国实行碳排放权交易的建议[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3 王磊;;浅析碳税、碳交易与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二卷)[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纯忠;节能减排呼换金融创新[N];中国经济导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李梅影;碳排放权交易试点或广东先行[N];21世纪经济报道;2010年
3 本报记者 郭锦辉;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合法性急需解决[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张焱;碳排放权交易的市场规则有待完善[N];中国经济时报;2011年
5 证券时报记者 周宇;中国进行碳排放权交易条件尚不成熟[N];证券时报;2010年
6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 杜放;探索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体系[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特约撰稿 李桂琴;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平台之争初启[N];中国经营报;2009年
8 记者 原玉红 通讯员 肖宏伟;印台区念好创卫“五字经”[N];铜川日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刘莉;热议组建“气候交易所”成都再鸣低碳“集结号”[N];四川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陈祖洪 见习记者 孙秀英;世界经济需要绿色复苏[N];中国环境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聂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博弈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
2 赵捧莲;国际碳交易定价机制及中国碳排放权价格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刘婧;基于强度减排的我国碳交易市场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飞;我国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张建;我国运输行业碳排放权交易流程与定价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3 荆哲峰;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路径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1年
4 谭婷莉;推进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思考[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张志磊;论我国碳排放权交易制度的构建[D];河北经贸大学;2011年
6 郑萍;推进安徽省碳排放权交易发展的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张t 媛;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研究及启示[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8 田艳秀;中国电力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9 冯晓婷;后金融危机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法律制度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10 王雪洁;我国碳交易核算体系研究[D];北方工业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9887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lunwen/jjsxs/988700.html